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黑龙江省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省,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本文在综合分析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运用地方政府职能相关理论,提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公益性主体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协会,提高信息服务水平及农村人才培养渠道诸多对策。本文在提出政府为主导的信息化建设中,强调提高农民的自我意识和参与意识,提出了建立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信息化是推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助推器",地方政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引导者、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为乡镇企业的信息化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大力支持.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离不开环境和政策支持,结合乡镇企业的实际问题,地方政府可以采取加强宣传引导且提供政策支持、改善投资环境且提供更多信息化环境支持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为农村实现电子商务实践运行提供了网络信息化基础,再加上政府主导的农村信息化示范建设也为电子商务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行经验。本文意图从四川省内江地区的农村电子商务实践出发,探索适合西部农村实际的电子商务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4.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新农村建设物质条件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原因的分析,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政策倾斜,打破垄断,吸引多方面力量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的主导作用;优化结构,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完善农村信息市场,为农民提供可靠便捷的信息服务;加大信息化人才培养,完善信息化人才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湖南新农村流通服务网络整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7个县市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被调查地区的农村流通市场已经呈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流通渠道和经营业态多样化的格局,但同时也存在投入不足、布局不合理、经营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不高、物流费用不经济、品牌建设滞后、信息化水平低、市场监管乏力的现象.为合理利用农村市场现有存量流通网络设施,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文章提出了实施"农村流通网点整合工程"和"县域农产品品牌整合工程"的设想,并设计了品牌整合方案和实施策略:为各级地方政府推动项目实施提供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政府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信息化包括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设施建设、信息需求者和信息服务提供者之间关系的构建和协调,具有很强的公共物品性质,因此农村信息化建设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而且需要政府一定程度的干预.事实证明,政府的准确定位及制度资源的供给是农村信息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的审计工作出现了极大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政府审计作为国家开展审计活动的典型代表,迫切需要在大数据环境下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变革。因此,本文拟通过探究地方政府部门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典型案例,分析数字化审计建设的策略和实施路径,以期为地方政府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和理论支持,优化审计信息化改革思路,实现审计理论在新时代的优化和进步。  相似文献   

8.
商业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在农村商业信息化建设还十分落后,可以通过使用系统科学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在政府的宏观规划与行业指导下进行商业信息化建设,同时重视农村信息化发展目标的研究,建立规范基础信息,发挥企业信息化的多种实现方式作用,可达到农村商业信息化快速崛起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商》2015,(46)
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是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多种层次的养老服务方式,帮助老年人规避各种养老风险,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作为主导性的决策者与管理者,应承担起其应有的管理责任与历史使命。目前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基层政府的责任定位不清,职能发挥有限。基层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职能能否正确有效的发挥,直接体现整个地方公共事务的管理水平,更关乎整个国家、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权威与公信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点的内涵与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点是我国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各级政府对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点的科学认识和正确理解,规范和指导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点建设工作,分析了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点的意义和地位,给出了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点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阐述了其体系结构和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11.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信息化管理,是充分利用集成化的综合信息技术,开发研制的监督办公自动化系统,通过局域网站,凭借信息媒体的作用达到监督站与工程建设主体之间的信息互动,实现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为单位与建设主体提供联合办公的工作环境,为各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运用信息技术可有效提高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促进建设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动建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寿光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金融因素和地方政府因素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以达到农户、农村企业、当地政府等各经济主体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按照国家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基本建设项目将划分为三大类,即竞争性项目、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地方政府要逐渐放开竞争性项目这一块,集中主要精力,抓好基础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的建设。目前,作为地方政府的投资主体——各级投资公司的建设却相对滞后。无法担负起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重任。地方政府面临着投资主体缺位的危险,这是很不利于国家经济体制配套改革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严重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5)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这是我国社会信息化发展时代的里程碑时刻。在政务领域,20世纪80年代,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开展办公自动化(OA)工程,1993年开启"三金工程"(金桥工程、金卡工程、金关工程),这些工程拉开了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帷幕。工商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1],面对整个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势必采用信息化的工作、服务方式,这是工商联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云南省工商联信息化建设为例,阐述其信息化建设现状,为当前工商联信息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物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而制约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问题还比较多。文章提出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运作主体;加强农村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的投入;加快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农产品物流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村供水是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如何以市场化方式支持农村供水项目融资成为现阶段工作面临的难题。信贷支持农村供水时要推动地方政府建立农村供水水价财政补贴制度,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重点支持地区,选择有实力的投融资运营主体。  相似文献   

17.
皖北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整个安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农村财务治理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将管理会计信息化引入皖北农村财务治理中,将有效解决农村财务治理中的问题,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水平.现从财务会计信息化水平、信息化人才需求、信息化软件建设三方面分析了皖北农村实行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因素,提出政府应加大对农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支持力度,并推进财务会计信息化共享平台建设;积极利用皖北高校人才,积极推动皖北地区校企合作等建议,促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在皖北农村财务治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农村医疗卫生发展重点是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心是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则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肩负起主导责任。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效能提升路径依靠的不再是单方政府的权威,而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通过制度安排,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效能实施"共同治理",通过合作网络的互动和协调,在多方主体之间建立一种"多向交叉的网络合作关系",从而保证人民获得期望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实现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治理与善治。  相似文献   

19.
旁观者言     
信息化建设不能脱离企改 管理信息化,政府不但自己搞“电子政务”,也呼吁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国的国有企业多,在一些市场化不发达地区,政企紧密接触一起的现象大量存在。这时候,这些地方的企业在听到政府信息化建设号召后,为了达  相似文献   

20.
刘燕  孙海涛  曾雄丰  刘娜 《商》2014,(4):255-255
近年来,在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地方政府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因很多,包括地方政府自身改革的需要、社会制度环境的变化、改革主体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追求等。本文将从地方政府改革主体的视角,分析在中央政府授权和强制推动、地方政府自主改革和社会力量推动下改革主体的不同动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地方政府改革主体的I—CLS利益动因模型,以期能对我国地方政府改革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