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运用一个简单的理论框架分析了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的影响效应,并实证检验了省以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的影响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而专项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补效应,并且地方政府并不存在反应过度问题。本文的政策建议是:从短期来看,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基层政府的财政债务负担,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可以有效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和质量;从长期来看,应进一步完善分税格局,给予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更多与其事权相匹配的税权能力。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进现代财税体制构建不仅有利于地方政府摆脱"为增长而竞争"的发展模式桎梏,更能从长期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与实现国家良治.首先,本文立足于中国式分权这一典型事实,从理论层面系统诠释财政纵向失衡、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治理之间的多重作用渠道与影响机制.其次,构建综合指标体系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进行全面测度,发现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相对偏低与提升缓慢,且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最后,分别选择转移支付结构与规模作为中介变量,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与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展开实证考察发现:一是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虽然都会显著影响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但二者的作用方向截然相反;二是财政纵向失衡与转移支付规模的增加显著抑制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但转移支付结构的优化却能显著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三是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抑制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亦能够通过转移支付规模和结构间接阻滞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税收分成、 转移支付和预算外收入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分税制改革后政府间财政分配对地方财政努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转移支付不利于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水平.税收返还和一般性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财政努力激励作用为负,专项转移支付同样会抑制地方政府提高财政努力积极性.(2)税收分成比例和地方财政努力正相关,且不同税种的分成比例对财政努力影响具有差异性.(3)预算外收入的大量存在抑制了地方政府筹集预算内收入的积极性.(4)财政净流出地区少量的转移支付能够提高地方财政努力程度,财政净流入地区转移支付对财政努力具有负向影响;税收分成对财政努力正向影响,且相比财政净流出地区,净流入地区更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0-2007年我国中西部地区15个省份中1054个县域数据,分析了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选择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政策的准自然实验进行地理位置模糊断点回归分析,发现中央对西部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高于中部地区,然而西部地区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却没有因此得到缓解,反而扩大了20%.转移支付对城乡收入差距呈现扩大效应,该结果在不同带宽以及在距离或经纬度作为断点回归执行变量的情况下均具有稳健性.同时,机制分析发现,城镇居民收入从转移支付中受益程度高于农村居民.因此,本文认为转移支付应更有针对性地投向农村地区,同时中央政府应尽快合理调整转移支付结构,并纠正地方财政支出城镇偏向及结构偏向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激励效应与地区间财政支出竞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别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和两情势空间德宾面板数据模型全面考察了我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及其构成对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特别是不同类型支出的竞争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995-2008年间,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竞争性支出行为总体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税收返还与财力性和专项转移支付的激励效应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政府效率值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政府效率与财政分权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效率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中,地区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负相关,而转移支付制度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除外)的政府效率值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政府效率与财政分权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效率存在空间外溢效应;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中,地区固定效应的空间面板误差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回归结果表明,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负相关,而转移支付制度与地方政府效率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刚 《财贸研究》2013,24(1):110-114
基于1996—2010年中国大陆省级政府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模型,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成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东中西部三个地区来讲,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力性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专项转移支付、地方政府预算内非税收入、地方政府预算外非税收入和地方政府各税种收入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的影响程度和方向具有差异性。要缩减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需完善财力性转移支付制度等相关财税制度。  相似文献   

9.
贺颖 《财贸研究》2021,32(7):69-82
在测算2001-2009年市县级税收留成比例及转移支付强度的基础上,基于效率视角考察转移支付对市场整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表明:市县级政府在较高的税收留成比例下有动力保护本地税基,加剧市场分割;转移支付,尤其是专项转移支付通过政府间财力再配置促进市场整合.机制分析表明,转移支付主要通过纵向财力集中和策略性财力下移效应调节地方政府具有外部性的行为,促进市场一体化.与之相反,转移支付通过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推动市场整合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0.
教育事权和支出责任在政府间的合理配置对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没有激励将本地自有财政收入投入教育领域,这些具有空间外溢性的公共服务成为中央财政的政策目标,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填补了地方财政对教育投入的不足.本文将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宏观财政数据进行匹配,即以出生年份和地区为基础,构造在其所属的义务教育阶段受益的财政转移支付占地方总财力的比重,以评估转移支付对教育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每提升10个百分点,本地区居民的受教育年限能够增加约0.2年,在三大类转移支付中,专项转移支付的作用更为明显.在机制检验中,我们也发现财政转移支付能够有效增加地方的教育支出,产生了明显的结构效应.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长期受教育水平,本文认为要以教育领域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为前提,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共同事权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传统经济型政府向流程型政府转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青  王树文 《财贸研究》2004,15(5):8-11
由于目前政府改革正在进行 ,本文提出了以“服务链”为核心 ,通过政府流程再造 ,建立流程型政府的思路。文章对“服务链”为核心的服务流程的核心思想进行了相关分析 ,指出了传统经济型政府流程的特点、存在的缺陷 ,在分析传统经济型政府与流程型政府差异的基础上 ,提出了构建流程型政府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Business History》2012,54(4):99-102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any company that must bridge the gap between production and sales ultimately rests in the hands of the consumer.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advertising surrounding a product can gain a stay of execution; but ultimately the public alone, through ignorance of a product's existence, indifference, or dislike, decides that a product is going to die.

American industry for the past five years has been under continuous attack. That attack has come in many forms. Some of this outcry against advertising is simply an extension of the on-going attack on American industry. The attackers thrive on visible targets, and in this case, national advertising. Stripped of all the excess verbiage, what is really being attacked is not advertising itself but the business function of selling its products.

We don't need a bureaucratic screen to keep buyer and seller apart.  相似文献   

14.
王春元 《财经论丛》2016,(10):29-39
R&D活动是创新的引擎,制度安排以及R&D投资是影响创新的关键因素,也是重要的约束条件。文中探讨了地方政府行为及其R&D投资对创新的影响作用,利用引入虚拟变量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前者对创新的作用及存在地区差异性,并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该差异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和政府R&D投资存在理论上的最佳值,偏离最佳值会影响到创新水平。因此,保持适度的财政分权及确保合理政府R&D投资规模非常有必要,并以此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靳晓黎  齐心 《商业研究》2003,(6):151-152
加入WTO要求我国政府必须进行适应性改革 ,然而政府改革不能仅服从于加入WTO的要求 ,它具有更为广阔的背景和深远的意义。在当代 ,政府改革的推进与发展 ,与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信息技术革命和民众的国家理念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此背景下开展的政府改革 ,要求政府将统治型管理转变为服务型管理 ,而完成这一改革的关键是政府管理制度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round the world “public relations” is confused with “propaganda.” Although “propaganda” has negative connotations today,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history of propaganda studies, which is tied to the government-sponsored study of communication. Then they offer a recent example of how the U.S. government used children as messengers of propaganda. By abandoning our prejudices against propaganda, the authors argue we can reconnect public relations with a tradition of scholarship on communication audiences,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s, and government propaganda efforts.  相似文献   

17.
田默 《广告大观》2005,(10):66-71
第一届全国运动会 筹备委员会成立时间:1965年1月9日  相似文献   

18.
杨金含 《中国市场》2009,(19):118-120
县级政府作为我国政府体系中的承上启下的关键基层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始终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要发挥县级政府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进行政府机构改革。而改革的最主要方向就是要加大服务型政府建设力度、规范政府服务、准确定位政府职能,营造一个高效的政务环境。本文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性和实现服务型政府的途径两个方面,论述了建设公共服务型县政府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服务型政府的框架下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县级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三条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政务微博以其即时、快速、使用方便的特点,在政务公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务微博的功效,提升政务微博问政能力,应认真解决当前政务微博运用中存在着的缺乏规范化管理、社会影响力不足、对事件的跟进不够、问政效果较弱等问题,对政务微博的功能准确定位,并实施集群化整合,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加强与政府网站的有机结合,开展政府和部门微博应用绩效评估,提升各级领导干部的全媒体应用能力,增强政府、公众的互动交流,营造积极向上、宣传正能量的舆论平台。  相似文献   

20.
The U.S. government embraces the concepts of privatization and market competition, but the realm of contracting shows that it has not always been able to put its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 Although the contracting system is supposed to be open and competitive,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has often awarded contracts with little or no competitive bidding, has chosen to award mostly cost-plus type contracts that force the government to assume more of the risk, and lacked efficiency in monitoring and overseeing private contractors. While the number and value of contracts have increased, the workforce to oversee these contracts has been reduced, preventing the government from adequately enforcing compliance with the contractors, and the government has not made use of past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in its contracting system. Private contractors that do business with the U.S. government are for the most part well-established firms with ample resources and inside contacts; many contracts are still being awarded on preferential treatment and to the larger and well-established contr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