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制度、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制度可确立人们行为选择的基本规则,形成社会经济活动的激励结构,有效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创造合作效益。制度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构成。包括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习俗习惯和意识形态在内的非正式制度是社会约束体系的重要构成,它既是正式制度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又是正式制度发挥作用的必要补充和条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制约作用。中国经济改革正确路径的选择和经济发展正确方向的确立,都与非正式制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从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要的角度看,现有技术基础上的资源是不稀缺的。人类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着人类摆脱了绝对的资源稀缺束缚;现有资源的“稀缺”是制度性的。人类在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基础上的经济性福利或幸福,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相对比较利益变化基础上的,这种情况决定了在制度性资源稀缺基础上,经济学和经济发展难以实现促进人类幸福的目标,甚至有可能阻碍该目标的实现。只有进行彻底的制度变革,人类幸福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3.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稳定的”“安全阀”。东莞作为举世闻名的制造业名城和经济发展大市,研究东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不断完善东莞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对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为其他地方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借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地方税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方税体系作为公共财政体制中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与完善应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和导向。虽然转移支付制度是均衡地方财力的有效手段,但完善的地方税体系才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实基础。我国现行的“以经济总量为导向”的地方税体系和地方政府缺乏税收立法权制约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应通过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和符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主体税种的选择,完善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高度关联的地方税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大背景下,中部地区贫困县域能否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到中部省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以江西省国家级贫困县广昌县为分析个案,对江西特定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进行针对性研究.立足基本县情和面对的发展机遇,提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进而明确选择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并通过具体的战略定位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农民权益缺失透视及政策选择和制度供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又是农民的权益问题。农民权益的缺失,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痼疾,保护农民权益已是当务之急。其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是:要端正指导思想,切实保障农民的各项基本权益;提高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的维权意识,建立符合法律规范的农民权益保护组织。同时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相似文献   

7.
我国应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其原因在于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是人类社会追求平等的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符合经济全球化及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在模式选择上,应采取一般破产主义,因为这种模式是破产法律制度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市场主体地位平等化、贯彻公平竞争原则的要求;它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规则接轨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最初的制度设计原则是追求效率、兼顾公平,发展方针为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这与当时经济发展理念一致。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历经30多年的运行,目前基金出现当期收不抵支,各级政府财政补贴额逐年上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出现可持续性发展危机。此外,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制度现存的危机。在贫富差距较大、经济发展又处于转型时期,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需要继续强化广覆盖、保基本的发展方针,通过改革统筹基金的保基本功能,借助与养老保障相关的政策制度强化其基本保障能力;通过建设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继续扩展企业年金的普及率,强化商业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式养老保险基金在富有群体中的推行,最终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筹集到足额的资金,关乎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康运行。筹资模式选择需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因素。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加速化、高龄化的特征,同时,由于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难度大,部分积累制度成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模式的必然选择。为使部分积累的筹资模式有效率地运行,需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确保现行退休者的养老金支付;二是设计合理的个人筹资激励机制,保证个人缴费的稳定性;三是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风险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有深厚的人性基础。斯密的“利已心”成为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戈森发现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享乐最大化定律。凯恩斯利用人的基本心理规律成功实现了宏观调控。贝克尔从人性出发对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解决了许多发展难题。制度经济学健全人性:以制度的激励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制度的约束机制制约人的消极行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全面发展人性,人性发展对经济发展也有巨大的反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就业为中心的发展观是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失业问题的客观要求,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为此,应以人为本,改革妨碍就业的体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鼓励民营经济的兴起,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全面推动就业,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西方经济学将“经济人”视为人类的本质属性的观点是错误的.“经济人”不过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内在机制.与“经济动物”相比,“经济人”具有五个特征.按照不同标志,“经济人”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别.深化“经济人”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生态型服务强调通过服务来补充、替代产品对人们需要的满足,以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和人类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由重数量、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重质量、集约型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发展生态型服务则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发展经济学发展观的理论评析及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观经过了50多年的演变和深化.20世纪50年代是传统的发展观即经济增长发展观,60年代则改良为经济发展发展观,70年代演化为强调贫困、失业和分配的综合发展观,80年代深化为可持续发展观.进入20世纪90年代,发展观是以人为核心,充分考虑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人类发展观.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应包括经济和谐、政治和谐和文化和谐。经济和谐指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够逐步提高各阶层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和谐还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政治和谐指政治体制要符合本国国情,具有良好的政治运行机制,能够适应经济体制并促进经济发展。文化和谐指具有有效顺畅的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和教育手段,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能促进政治体制的有效运行,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其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教育管理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人本主义思想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之中。通过明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指出当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求人本主义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重要性。将人本主义理念渗透到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设之中,确立一切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性化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不断挑战自然和勇于创新的结果,但是人类的健康状况却是阻碍社会有序循环的约束。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分三类对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研究,即膳食结构的不健康状况、生活节奏的健康干扰、高科技的健康倒退等,结论是经济生活的改善在某种程度上干扰了人们的健康生活。因此,从健康需求角度提出的政策建议和解决办法是提升健康教育水平和完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科技和生产力进步的前提条件。开发人力资源,增加社会人力资源现实存量,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是世界各国一致的呼声和目标。然而,人力资源的载体是有思想、有社会性、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而人是存在于特定的宏观环境中,人的发展会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也会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其中文化环境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最为深远。分析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是如何受到文化环境各因素影响的,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对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适度人口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的自身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或制约、延缓作用。整个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也同样受到人口数量、质量、密度和构成的影响,人口的过快增长必然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适度地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持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宜居城市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什么样的城市,怎样建设城市是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宜居城市是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相互交织、融合形成的一个复杂巨系统。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市应当成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方向之一。基于宜居城市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宜居城市的判别标准理应包括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居住舒适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等多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