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典的美林证券投资时钟原理可以将实体经济增长与大类资产配置联系起来,利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预期指标对经济周期进行划分,并在经济周期各个阶段提高该阶段内收益较高的资产配比,能极大提升整体资产组合的长期收益率。运用该理论对我国的大类资产配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指标与成熟经济体的不同,指出投资时钟原理在我国实践应用中采取国家统计局的领先和滞后指数来划分经济周期更符合我国经济的特点。根据这一经济周期划分结果考察我国四类资产(现金、债券、商品、股票)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表现,得出我国经济同样具有周期轮动性,利用投资时钟原理和经过蒙特卡洛模拟优化后均值方差模型,可以优化资产配置,取得较高收益和较低最大回撤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与经济周期性波动之间有密切关系,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应对经济周期变化的对策主要应有:1.建立负责研究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政策专门机构,为商业银行提供可靠的决策咨询;2.调整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加强利率风险管理,建立适应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最优资产组合;3.加大银行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4.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监管体系,加强风险预测;5.加快金融创新,增强适应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经济金融发展新形势对票据业务带来机遇和挑战(一)宏观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全球经济金融形势不景气,我国GDP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造成部分行业、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企业在资金周转和去库存上存在较大问题,实体经济仍存较大困难。票据使用缺乏真实贸易背景支撑,商业银行票据资产逾期、公示催告票据激增、票据纠纷诉讼等情况有增不减。  相似文献   

4.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中国能源类行业运行指数,考察能源类行业的周期波动态势,进一步使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能源类行业周期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时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能源类行业周期波动滞后于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平均周期长度约为3年;能源类行业冲击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顺周期性,在行业发展的繁荣期,其正向冲击可以持续提升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而在萧条期,其正向冲击仅具有短期效应,长期而言则不利于产出水平的增长和价格水平的回升;能源类行业周期波动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价格效应明显强于产出效应,对PPI的影响大于CPI.坚定不移地推进能源类行业去产能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可以作为未来扭转供需失衡和价格水平下行现状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快递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发现快递行业有运营规模大、快递配送速度快、经营方式灵活等优势,但是员工素质比较低、资金不足和快递网络有限。中国快递行业应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共建回收体系,采用标准化、现代化和集约化的包装,利用信息化和自动化设备等措施实现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阐述了经济周期与各类资产投资收益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国内经济周期与证券资产投资收益的关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理论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以收益最大化为原则制定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证券资产配置策略,同时指出在策略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宏观经济事件、政策及资金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市场时机选择理论出发,以上市企业负债水平为研究对象,用时间序列数据从盈利能力、行业特征、亲周期性等角度分析经济(周期)上升阶段上市企业的负债水平特征,发现我国上市企业总体资产账面值负债水平有明显的亲周期性,形成了经济下行的内在隐患。为此,把握微观经济主体行为与宏观经济运行的内在联系仍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效率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评价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分析资源是否流向有价值创造能力的行业.借鉴Jeffrey Wurgler(2000)及经济增加值(EVA)方法,对2002-2005年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在36个工业行业的配置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与我国工业行业价值创造能力总体上呈现出较低相关性,配置效率较差.提出了加强行业运行机制的研究,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配合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1年到2003年,宏观经济的上升周期使上市公司所借贷款中问题贷款比率呈下降趋势。但随着经济过热导致的宏观调控的逐渐深入,2004年和2005年上市公司的还款能力将有所恶化,问题贷款比率上升。在宏观经济平稳发展的背景下,如果不考虑核销和清收,2005和2006两年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呈上升趋势,不良贷款的上升势头将在05年达到顶点。经济过热带来的新增不良贷款使得上市银行的拔备压力短期内无法缓解,因此,银行应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将资产投向安全的行业,以保证银行资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消费需求的增长乏力是制约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要拉动我国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必须重视消费需求的作用。如何扩大消费需求的问题如果从西方经济理论角度加以研究,一般是首先研究消费函数方程的形式。经典的消费函数是关于消费支出与收入的描述,但本文拟将居民资产作为影响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即在消费方程中引入资产因素。通过运用现代动态计量方法,客观准确地测量出资产在消费函数中的系数,能够清晰地看到资产在扩大消费需求中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利于促进我国消费理论的深入研究,同时也可以大大开阔我国刺激消费需求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一个基于习惯形成的离散时间的资产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惯形成对资产定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以往的研究都没有讨论消费小于习惯形成水平的情况。本文结合经济学中的稳态分析,构造了一个包含消费大于习惯形成水平和消费小于习惯形成水平的离散时间的统一模型。我们的研究表明,当金融市场处于一般均衡状态的时候可能存在多个均衡解;剩余消费比率是股票市场内部波动性的一个来源。这些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金融市场的内在波动性以及全面了解习惯形成对资产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有关资产配置的研究对如何确定最优化资产种类结构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分析体系,但对于如何决定投资经理人结构,使其有效地执行资产配置、最优化资金收益,却少有研究。通过把传统的构造证券组合风险—收益优化方法应用到投资经理人选择问题中,从而将投资经理人一次性选择过程转化为组合优化构造问题,从雇用组合经理人的机构投资者或其他资产管理者角度来看,借重投资经理人风格分析和信息率优化框架,就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开放式基金赎回现象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成熟市场不同,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行为未能发挥“优胜劣汰”机制。面临赎回压力较大的是业绩良好的基金而不是业绩较差的基金,这种现象被我们称为中国开放式基金“赎回之谜”。这将使基金管理人面临大量抛售股票的困境,造成证券市场非理性下挫,形成恶性循环。这一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有关开放式基金赎回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在借鉴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我国基金“赎回之谜”可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可行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对保险资金进行资产配置时,必须考虑其负债约束的特点。其主要的解决方法是以盈余收益率的均值及其方差为研究对象,确定有效边界及最优资产配置结构。通过具体的例子,给出了盈余最优化的解决方案,说明了在引入负债的情况下,盈余最优化所得到的最优资产配置结构不同于未引入负债时的资产配置结构,因而在实践中需要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根据消费生命周期理论假说可知,在消费者远见和信贷市场完备条件下,只有预期外的冲击才会对消费产生影响,房地产财富不具有担保效应;从消费者行为金融理论可知,盈利和损失对消费者的影响是不对称的。随着我国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房地产财富效应日益凸现,为了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具有担保和非对称性效应,对我国房地产财富和消费进行经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房地产财富对消费的影响不支持恒久生命周期假说,基于房地产财富的消费市场存在流动性约束及"近视"现象,房地产财富对消费具有较为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和担保效应。  相似文献   

16.
根据行业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运用资本结构自然实验法,以沪深上市的防守型行业为样本,研究了宏观经济波动对防守型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宏观经济波动显著地改变了防守型上市公司资本的结构和融资来源。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是商业改革的必然结果。本针对目前武汉商业在规模实力、管理水平、营销方式等方面的差距,提出了政府及相关行业应转变观念,及时调整国有资产布局结构,重点发展大集团,加快企业改革,加大物流配送及管理技术投资,尽快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完善市场管理法规,建立适应性市场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相似文献   

19.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放缓的"生产率之谜"根源之一在于企业金融化行为,表现为企业越来越偏好配置金融资产。理论上,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储蓄"和"挤出"的双重作用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08-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GMM方法,实证了"生产率之谜"来自金融化假说的一个解释。实证结果显示:(1)金融资产配置与TFP二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说明金融资产配置在"TFP增速下降"之谜中扮演了促进因子的角色;(2)金融资产配置的挤出效应大于储蓄效应,表明企业套利动机强于储蓄动机,意味着长期来看TFP增长动力趋于弱化;(3)对TFP作用大小随企业所有权性质呈现出较大差异,非国有制造业企业的"储蓄"效应更加显著,而国有制造业企业则更多的是挤出效应;(4)融资约束越小、杠杆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集中、企业规模越大和托宾Q值越低的企业更加偏好金融资产配置,其通过"挤出"效应而对TFP的负向作用也越大。因此,警惕企业金融活动的过度化,并采用差别化的"疏""堵"结合的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制造业企业能"安心做好主业"。  相似文献   

20.
单位GDP能源消耗与产业结构特征——来自江苏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7年江苏省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表明,江苏重化工业仍处于景气繁荣运行阶段,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但依旧维持在2000年至2004年同一单位GDP能耗的平台上,真正的能耗再转折可能要推迟到2008年之后。结合单位GDP能耗的国际证据,江苏省应坚持以技术效率为基础,以经济效率为主导,促进单位GDP能耗持续降低。计量分析表明,能源价格对单位GDP能耗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