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30年来我国宏观调控:经验、趋势与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历了六个阶段的宏观调控。30年来宏观调控的经验表明:调控要见势快,力度得当,调控手段要以经济手段为主并积极关注价格波动。30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显示出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从行政手段向经济手段过渡、从注重单一总量调控向总量与结构并重转轨等趋势,完善我国宏观调控要沿着管理体系、目标体系与政策体系三条路径出发逐步进行。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公债政策方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已经对中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极大负面影响。扩内需、保增长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的主导方针。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公债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分析了公债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对公债政策、公债规模选择和投资方向选择等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后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有进口输入通胀、危机管理中的巨额投资拉动、税负和用工成本上升以及自然灾害等。深层原因有:政府投资驱动型与出口导向型交替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导致经济结构扭曲,弱化了市场的自我修复功能;"一松一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担负过多的使命,多重目标困扰等。针对后危机时代通货膨胀的治理现状,必须多管齐下,长短期结合。为此,一要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提升产业结构,打破行业垄断,继续推动市场化改革;二要减少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担负的过多使命,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三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发挥好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着投资过热、房价过高和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相关举措,使我国这一轮的宏观调控政策得以真正落到实处.目前,保险资金投资房地产业的政策障碍已经扫除,汇率弹性增强使外资更多地进入房地产市场,这都为新时期房地产业步入理性发展提供了动力.今后,应改变房地产增量与存量市场的不平衡状态,通过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来加快保障住房供应.  相似文献   

5.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博弈会直接影响宏观调控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钢铁产业是我国上一轮紧缩性调控的重点产业之一,调控过程中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博弈也表现得较为突出。河北省是我国的钢铁大省,同时也存在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雷同、技术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众多民营中小钢厂遍地开花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中央钢铁产业调整的重点地区。通过分析2004年~2008年河北钢铁调控过程中的中央和地方博弈,可以得出:中央行政性的调控会遇到地方政府和企业较为严重的抵制;中央调控政策并不一定符合经济实际,地方政府和企业更能感受到经济环境和产业形势的变化;行政的手段远不如市场的手段更能够有效的调节企业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特征是内外部经济失衡,宏观经济调控出现了实现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的政策冲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性的或体制性的内在根源,又有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的因素.解决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另一方面要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纵观近十年,中国与全球经济共同走过金融危机,逐步迈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等八大特征;宏观经济政策也随之发生一定变化:从"双防"到"四万亿"强刺激,从强刺激到定向调控,从微刺激再到供给侧改革;从过度强调有效需求不足和危机管理向强调潜在供给能力下降和结构性改革,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帮助我们首先从金融危机中走出,也越来越呈现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特点:"三位一体"调控模式更加强化,调控目标的多元化决定了调控手段的泛化,在一定程度过多干预常态,同时也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根源之一等等。而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十分严重,以需求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不断降低,破解发展难题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宏观调控短期目标与改革长期目标的协调、正确认识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正确认识培育、建立中国优势产业体系的长期性等六大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1年初以来,中央政府为了“抗通胀、保民生”战略,实施了全国范围内的严厉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此次调控政策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强化了全国性的保障房建设,试图以增加中低价房源、廉租房、公租房等满足中低收人人群的住房需求,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从而平抑市场总需求.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限购令,抑制住房投资、投资性需求,将刚性需求与改善性需求预设为商品房市场的主体需求结构.这种“一保一限”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甫一出台的确为市场交易带来了较大的调控效果.但由于各种复杂情况的交错纠结,过去近8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一直为市场争议不休,同时也在民众心理投射了全新的博弈思维.  相似文献   

9.
宏观调控是政府履行经济管理职能的重要手段,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充分发挥市场调控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应用宏观调控手段进行市场资源配置,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管理方式。有效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宏观调控方式,理清政府与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实现各方面的有效配合,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法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龙华根 《大众商务》2010,(6):107-107
市场的流动性问题一直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主要的市场压力。控制流动性是危机中各国央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本文主要从利率、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业务这三个方面分析在此次危机中各国央行增加流动性的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1.
欧债危机本质上是欧元区运行机制内在缺陷在外部压力下的表面化,欧盟为超前货币一体化模式已付出了陷入剧烈动荡的代价。同时,欧债危机也激励着欧盟化解矛盾继续推动一体化进程。欧盟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将回归实体经济层面,加强财政整固和经济治理,打造财政同盟实现成员国总体的财政再平衡和宏观经济再平衡,重振欧盟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需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金融是构成一国宏观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自金融改制以来,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已有了良好的基础.但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覆盖面、农村贷款情况、小额信贷情况、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农村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等方面分析来看,可以发现,我国农村金融的困境日益凸显,农村金融落后已成为制约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随着农村金融改革整体推进,构建完善的"三农"服务金融体系应该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金融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两次国际资本流动潮流的差异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7年和2001~200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经历了两次国际资本流动潮流的周期性变化:第一次国际资本流动浪潮导致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第二次国际资本流动浪潮则导致了发展中国家普遍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节余”。两次国际资本流动周期性潮流影响差异的原因在于灵活汇率制度和资本项目开放的普及、发展中国家普遍对外汇储备增长的偏好、当地资本市场的兴起和国际储备资产的多样化发展。两次国际资本流动潮流的差异,对我国的外资管理政策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融创新产品风险的监管不到位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MBS、CDO与CDS等创新产品风险及监管进行分析基础上创建的金融创新产品风险适应性监管机制框架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层级报告、风险的预警、风险的监管介入、风险的处理和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的预防六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对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货膨胀及治理、环境约束下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增长、新的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金融危机及防范、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及最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及货币政策选择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执行的主要金融政策、金融市场运行及政策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2008年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应执行的金融政策提出了建议。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水平较上年提高,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呈现出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存在着流动性过剩、通货膨胀压力大等问题。2008年中国应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搭配稳健的财政政策,深化汇率制度改革,鼓励和支持扩大消费信贷业务,完善住房贷款定价机制,加强金融市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199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就开始实施内需主导型经济的战略,此次次贷危机的爆发加快了扩大内需政策的出台。发展内需主导型经济,是确保中国发展战略目标实现、加快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改善中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要求。而内需包括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要在推动内需主导型经济发展上取得明显效果,必须处理好消费与投资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国寿险业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一定影响,但没有造成全局性、系统性风险。金融危机对我国寿险业来说是一个调整契机:业务结构调整应当突出寿险业作为提供风险管理和风险保障者安身立命的行业特性,引导行业首先要保持和发挥自身的行业特性,重回寿险业独立的核心价值定位;避免降息对利差损造成的风险;积极改变投资策略,减少资本市场风险带来的收益波动;加强监管,避免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执行的主要金融政策、金融市场运行及政策效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2010年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应执行的金融政策提出了建议。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信贷政策等金融政策的推动下,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但存在着通货膨胀预期等问题。2010年中国应继续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搭配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益合理的信贷政策,引导房地产健康发展,加强金融市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