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为契机,考察在法规约束前提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现状。2009年和2010年的年报数据表明,上交所有多于半数的企业并未遵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披露程度较低。一方面,这和我国相关法规的强制力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规范体系的不完善有关。由此,我国应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并完善审计报告的标题、类型、内容和格式,以促进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实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目标、审计报告等方面进行比较,由此发现我国在内部控制审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通过对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总结,可以帮助我国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内部控制审计经验,从而实现我国审计准则国际趋同,  相似文献   

3.
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为契机,考察在法规约束前提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现状.2009年和2010年的年报数据表明,上交所有多于半数的企业并未遵循《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我国内部控制审计的披露程度较低.一方面,这和我国相关法规的强制力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规范体系的不完善有关.由此,我国应制定详细的内部控制审计准则并完善审计报告的标题、类型、内容和格式,以促进我国内部控制审计实践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我国民营企业实际发展的情况,对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新视角下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现状,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方法,为民营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清晰、明确的内部审计风险控制思路。  相似文献   

5.
结合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关系的两种不同观点,趋同还是各司其责,以系统协同理论为基础,运用2007-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内部控制审计与内部审计等协同作用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不同年度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对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不同,2007年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的三协同共同提高了财务报告质量;2008年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二协同以及二者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三协同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报告质量;但2009年则是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提高了财务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质量影响着审计成本的投入、审计风险的大小,以及审计质量的高低,进而也影响到审计定价的大小。通过以我国沪市 A 股859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构建以目标为导向的内部控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审计费用与审计费用率作为衡量审计定价的替代量,本文从效果和效率两个角度研究了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审计费用和审计费用率二者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都是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得出,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定价之间也存在着负相关性。这一结论对规范审计收费和完善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2009—2010年我国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为样本,检验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经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显著地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有效抑制向下的会计选择盈余管理;显著抑制向上的经营现金流量操控、生产成本操控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文章为内部控制审计能够有效提高盈余质量提供了经验数据,也证实了内部控制审计在我国是有效、适用的。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以深圳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内部控制强制审计后2012年至2014年披露的财务报表审计意见、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以及审计费用的情况,发现强制审计后审计质量有所提高,内部控制监管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不足。一、引言2008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及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内部控制全面监管时代。监管的手段主要是对于内部控制信息的监管。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许多企业都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但是有些内部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还不了解,不能发挥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的现状,以及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实体企业纷纷倒闭,经济舞弊案件频频曝光,各国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有利于企业防范管理漏洞,保护了企业经济资源的安全和完整,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内部控制审计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审计,有利于我们从制度层面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约束,进而完善我国内部控制制度。我国先后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1年1月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施行。本文通过对我国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内部项目审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同时也影响着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体系内部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积极性的发挥。本文通过对内部项目审计质量的研究,分析了我国目前内部项目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内部项目审计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对于促进我国内部项目审计质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经济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的发展,对于这种发展趋势,企业就要更好的应对策略,所以,企业对于自身加强对内部控制,以及内部审计的主要重视,并且要提高企业对自身的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工作的要求。本文阐释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主要含义、二者之间存在哪些关系及他们之间的重要性。旨在于通过阐述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减少损失,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裘宗舜  周洁 《新智慧》2009,(2):35-36
本文从外部审计师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得出了美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剖析我国内部审计人员素质控制现状为切入点,提出了应从内审职业准入、内审人员培训、内审工作交流、内审工作宣传四个方面加强内审人员素质控制体系建设,使内部自我质量控制的实施具有优质人力资源,以促进内部审计准则的真正落实,全面提升我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5.
浅析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的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效率、审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财务报表审计建立在风险导向模型的基础之上,在风险导向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评价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本文选取了财务报表审计的角度来浅谈有关内部控制评价几个方面的问题:内部控制评价对企业管理层和注册会计师的作用,财务报表审计中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一些改进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由于我国各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均衡,内部控制所发挥的有效性也不一样。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收费时,是否关注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市场化进程以及市场化进程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均对审计费用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对沪市A股1987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内部控制有效性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大,而市场化进程对审计费用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且市场化进程会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发挥,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和审计费用的关系形成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四大基石之一,对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的限制,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很多缺陷。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薄弱的环节。因此,本文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内部审计的现状,并提出改善内部审计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必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应贯彻相应的原则。企业内部控制应制定相关的控制措施,这表明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控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审计工作不但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所以,应搞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方法,并搞好审计评价。  相似文献   

19.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确立和不断完善对审计工作的要求有较大的提高,相应地导致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增加。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基本建成之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质量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目前处于倒"U"型的上升阶段。现阶段审计的规模效益还未呈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应当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在审计中的作用,上市公司需要增强内控意识,不断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投资者决策时要关注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及其执行情况。  相似文献   

20.
朱海英 《全国商情》2010,(11):58-59
随着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增多、控制范围扩大,其内部审计越发重要。本文主要对我国民营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并分析了其产生原因,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对策,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应通过明确内部审计的性质与定位,扩大内部审计的职能及范围,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制度增加内部审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