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回顾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过程,分析了次贷危机与资产证券化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到结论:资产证券化不是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次贷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次级抵押贷款质量的降低,进而导致的资产证券化的滥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资产证券化的过快过滥发展导致的,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资产证券化.本文针对资产证券化及次贷危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做出的对策及当代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次级按揭贷款,但使危机不断升级的却是衍生于按揭贷款的证券化产品。透视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的系统风险,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现实挑战,总结出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发生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是一系列复杂的金融活动的不良后果,资产证券化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为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注入流动性的同时也因使用不当引发了次贷危机这场金融大灾难。中美两国在资产证券化进程中呈现不同特点,根据这些特点及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我国在资产证券化中应注意发起机构慎选资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自身规范化;监管机构配合制约及投资者的理性投资。  相似文献   

5.
随着2007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不断深入,次贷危机已经升级为全球范围内的一场金融海啸。这场危机原本只是发端于美国的住房信贷市场,但其影响和范围却借助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辐射到全世界。资产证券化成为了产生蝴蝶效应的传导器和助推机。同时次贷危机已对我国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更对我国不断探索和推进的资产证券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以说次贷危机短期内必定会对我国的资产证券化形成一定的滞缓因素,但是,危机同时也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带来积极的影响,从经验上、制度环境上以及人才引进上都是很大的推动因素。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更要积极抓住历史机遇,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次贷危机的爆发将资产证券化推到了风口浪尖,相对于美国,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确实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简述和分析了当前国际上几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方法,以期对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准则的完善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美国金融危机触痛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神经,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仍需要凭借证券化这一衍生工具。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况,论述了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的关系,提出了证券化化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恒  王翔 《全国商情》2009,(17):50-51
本文初步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及其机理,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并结合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对未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与深化,全球金融界证券化的资产价格纷纷严重跳水,引起国内学者高度关注。学者们或是质疑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收益功能,或是质疑资产证券化风险的可控性,甚至还有从根本上否定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资产证券化面临的现实困境的分析,尝试探索中国资产证券化稳健发展的出路,从而进一步明确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几经巨变,已经正式进入"白银"时代。而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作为盘活不动产重要手段,对于提升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回顾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起源的基础上,分析了房地产投资信托在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2008年次贷危机及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实践等多个具体的案例,归纳了制约中国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因素,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对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内在机理和金融危机形成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动机的分析发现:形成机理是金融机构误导房地产消费者和证券投资者,进而误导美联储,美联储的救市措施又进一步将次贷的风险及代价分摊到了全球金融市场;房地产商、金融机构、投资银行、特别载体、基金都属于得益者,受到损失的则是政府(中央银行)和投资人;次级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实际上在房地产业和证券业之间构架了一个桥梁,将风险从一个市场扩散到另一个市场。总之,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关键点在于不良资产证券化,而政府不可能通过金融监管来防范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工具被机构错误地使用,因此中国在进行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  相似文献   

1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和美国的资产证券化有直接的关系。资产证券化不但带来了有利的一面,如金融工具创新、提高资本效率等,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的一面,如系统风险是否降低、成本是否减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的演化阶段及其美国检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过度自由却缺少监管的资产证券化,最终酿成了美国的"次贷危机"。次贷危机是一次非传统的金融危机,但可以体现所有金融危机的共同特征,即信用扩张背景下的资产价格泡沫。从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把握金融危机的生成机理,将有助于我们在把握金融危机本质的基础上极大限度地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次贷危机为背景,将资产证券化对金融体系运行中产生的各项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功能可以对金融体系的运行产生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同时作为金融创新产品中重要一员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也具有"双刃剑"的作用,其在促进金融稳定的同时也造成了金融不稳定,并对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产生了影响。因此应构建合理的资产证券化监管规则和宏观审慎监管的框架。  相似文献   

15.
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资产证券化风险问题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资产证券化已成为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发展最快的金融产品之一。发展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我国分散过度集中于银行的金融风险,保障金融稳定;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我国资产证券化已从境外过渡到境内发展阶段,但仍存在规模小、基础资产种类和发行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应就资产证券化专门立法,完善资产证券化的法规体系,规范我国信用评级制度;注重风险控制,吸取国外资产证券化的经验和教训并认真分析对待,对资产证券化活动进行系统性、全过程监管,使之成为一项有助于我国金融体系健康发展的融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因利率上升和房价下跌所引发的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的经济波动.我国现在的房贷市场有类似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某些特征,美国次贷危机为中国的房贷市场敲响了警钟.我们应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经验教训,强贷款审核、转变房贷利率类型、稳定房价、加强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推进银行资产证券化进程,确保中国房贷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在国外有着多年的成功经验,主要是在转移风险、提高流动性和信用创造上都有着显著的优势。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注重基础资产质量、防范房地产业与金融业联姻产生的风险、防范道德风险,以及加强金融监管力度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属于初始阶段,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率先进行金融创新责无旁贷,同时从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也需要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创新工具解决内在的问题以增强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8.
此次由次贷危机引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其深层次原因是资产证券化,特别是房地产证券化.金融危机的影响已席卷全球,中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本文深入剖析了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并从中小型企业、进出口贸易、就业、房地产市场等方面分析了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如外汇投资的损失、实体经济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9.
根据借款人的信用条件所设计的次级贷款对流动性有很大的依赖性,其偿付保障不是建立在客户本身还款能力基础上的,这一先天不足使之在利率上升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因违约率的上升而孕育危机。资产证券化是连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桥梁,低质量的贷款通过分拆、打包、出售转移了风险。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漫长的销售链条和高杠杆率在流动性紧缺的情况下放大了风险。在金融创新的同时缺乏相应的监管导致次贷危机的扩散。次贷危机与华尔街和评级机构的贪婪、道德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美国人的透支消费助推了次贷危机。  相似文献   

20.
美国政府在整个次级贷款危机的形成、发展、爆发和处理等环节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房地产泡沫,而随后利率提高又刺破泡沫,这构成次贷危机滋生的土壤;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监管不严,导致次级贷款风险积累;美国鼓励低收入者购买住房的政策促进次级贷款市场迅速膨胀;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及时出手救助,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危机蔓延。这启示我们: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要考虑微观经济主体风险承担能力;发展金融市场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管;在金融市场出现不稳定苗头时,中央银行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