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8月21日,李克强总理听取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设立20周年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的汇报,并同历年"杰青"基金获得者代表座谈交流。在会场上,李克强表示,要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给创新、创造人才更广泛的空间,让中国的"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中国过去3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人口红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发展不可能长久依赖"人口红利",甚至可以说,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可以依靠"人口红利",当进入高级阶段,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中,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带来的丰富的劳动力对经济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因此人口红利也成为热门话题,而传统的用负担比来计算人口红利并不能正确地反应真实情况,而应结合实际情形加以理解。  相似文献   

3.
第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强调,必须“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研究发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特征,并不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继续维持人口数量的巨大规模;中国人口负增长是市场发挥决定作用的必然结果,激励生育的政策效应之所以呈现递减趋势,根本原因在于更深层次的经济制度安排;人口数量的增长并不等价于生产力的提高,对人口增速下降作出简单的负面评价并不可取;担忧人口红利消失会给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观点是缺乏说服力的;“老龄”以及“老龄化”是一个动态概念,应当辩证分析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社会效应;中国式现代化若要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就必须将人口红利逐渐转变为人才红利。如果仍然沿用传统思维方式来看待人口格局,就会忽略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错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财税体制及人口资源禀赋的角度,使用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研究财政分权、人口红利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是扩大出口规模的经济激励因素,通过激励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增长。人口红利作为出口贸易增长的重要资源禀赋,不仅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而且有助于吸引FDI,促使企业选择出口导向型战略,促进出口贸易的增长。FDI、工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研发投入强度对出口贸易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志立 《企业家天地》2011,(12):198-200
人口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人口红利不可能无限期延续。刘易斯拐点到来,必然伴随着人口红利式微。失去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中国经济要保持增长必须着眼于人力资本投资,即在以往以“量”取得人口红利的优势消失之后,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再创以“质”取得的二次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可以推进共同富裕,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面板门槛模型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存在非线性递减效应。从不同维度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初期减贫效应不明显,跨越门槛值后效应变得显著,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先缩小后扩大的非线性特征,而对居民收入水平存在非线性递增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数量型人口红利、质量型人口红利与配置型人口红利跨越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推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了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人口红利效应,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利用我国1991-2011年的人口经济数据,对我国人口红利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应挖掘潜在的人口因素机遇,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与人口红利关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热烈讨论的人口红利,对我国来说更接近于一种"人口机会窗口"。它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提高储蓄率等渠道推动经济增长。但这种经济增长并非一定是现代经济增长。中国的实践证明,粗放式低层次地利用"人口机会窗口",走传统工业化道路已经遇到严峻挑战。印度自20世纪80年代起采取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培养与积累人力资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值得中国参考。应深层次充分挖掘人力资源优势,积累人力资本,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的发展道路,真正分享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人口年龄结构将由相对年轻向老龄化转变,2030年左右将是这一转变的转折点。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在人口红利期,提高就业率,拓宽养老保险覆盖面,以充实养老保险基金;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R&D投入,通过技术进步替代逐渐减少的劳动人口,以减缓人口老龄化对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
秦洁 《全国商情》2012,(6):30-32
人口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人口红利不可能无限期延续。刘易斯拐点到来,必然伴随着人口红利式微。失去廉价劳动力优势的中国经济要保持增长必须着眼于人力资本投资,即在以往以"量"取得人口红利的优势消失之后,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再创以"质"取得的二次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11.
12.
改革开放以来,依靠人口红利,福建省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人口红利并非可持续的,其效应能否充分发挥,关系到福建省是否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随着福建省人口红利的不断减小乃至消失,在充分把握人口红利效应的同时,应从人力资本的积累、产业结构的转型、劳动力的流通、就业机会的创造等方面着手,促进福建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我国总的人口红利仍处于高峰状态,但将逐步进入后人口红利期。通过对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以及其他资料进行分析,发现人口红利在总量与结构、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不均衡的矛盾;基础教育水平虽然整体提高,但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却严重不足,从而导致"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制度不健全、投入不足以及教育体系不完善等是造成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的根本原因。政府通过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制度、加大投入,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吸引社会力量采取多种模式、因材施教、按需培训等方式,同时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主动参加职业技术教育,才能达到增加人口红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是以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知识和人才日益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作为人才培养主渠道的高职教育,必须顺应这一时代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存在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就业难与用人单位岗位没有合适人选的问题共存,这种现象已经成为社会话题关注的重点。在新人口红利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培养人才,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5.
从来源和结构角度分析了第一个人口红利和第二个人口红利的结构特征,从多个角度对中国第一个人口红利是否已经消失做出判断,并从建立更具有弹性和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富有激励性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等方面探讨了第二个人口红利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不断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背景、内涵界定与现实价值等理论逻辑出发,总结数字技术在乡村地区已取得的发展成效,详细分析了我国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所产生的“红利”。针对乡村振兴下数字乡村发展存在的“鸿沟”等实践困境,在探讨发达国家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先进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社会经济和农村地区发展现实,提出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现代经济》2013,(8):109
中国人口红利的拐点,预计在2015年就会提前到来昨日,市委常委中心组(扩大)举行《我国当前的民生建设和群众工作》专题报告会,主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透露了这一预测结果。他指出,随着这一转折点的到来,我国招工难、养老难等问题将更加凸显,我们必须抓紧研究调整社会保障体制等,更好地应对人口结构快速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18.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中国本年经济增长为7.5%左右,让经济在合理的区间内运行。这意味着中国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开始经济增长将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因为支撑中国三十多年的人口、制度、净出口和投资的红利在慢慢在消失,但是中国才刚刚达到中等国家收入水平,如何防止陷入到拉美的“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寻求到新的“增长红利”;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调整好产业、投资、消费和进出口结构,汲取“结构红利”,转变“人口红利”为“人力资本红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提供的2000—2014年投入产出数据,就人口红利对我国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的影响做实证分析.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人口红利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以人口抚养比衡量的人口红利下降将制约制造业总体出口国内增加值上升;对于不同要素密集度制造业及不同出口形态产品的国内增加值,人口红利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差异特征;高技能劳动力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科技研发和产业规模等因素也对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产生显著影响,但由于行业要素密度的差异以及产品出口形态的不同,各个因素的作用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于2000年左右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学者们对人口老龄化下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在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继续开发人口红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