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政府的金融职能与地方金融产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我国金融领域存在的竞争的不完全性、信息的不对称性和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客观上需要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干预。要发展地方经济,就要发展地方金融产业。发展地方金融产业有风险,但也有其客观必然性和可行性。因此,应对地方政府与金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认识到位以后,各地可成立政府金融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能;牵头建立地方金融稳定协调机制,以便更好地发展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再一次对当前金融稳定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使金融稳定成为各国的重中之重.2003年我国中央银行被明确赋予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发挥对于维护金融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显露出的问题出发,对我国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的建立及其作用的发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风险预警机制便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雏护金融安全的“消防系统”。我国的金融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积聚了不少问题,金融生态基础比较薄弱,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成为当务之急。构建我国金融风险预警制度,应借鉴发达国家或者地区的成功经验和成熟制度,一是要建立宏观微观柑结合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二是设置快速预警纠偏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安全高效的信息采集、传递、分析系统,四是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增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信托产品风险主要体现在受托人的道德风险、风险传染、政策法律风险、受托人风险管理技术低等方面。应按照激励相容、效率和竞争的监管原则,改进监管和协调监管。具体措施是:改变监管费用收取办法;建立符合信托业务规律和法律特征的监管标准,分类监管;建立金融稳定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定性和量化指标;建立配套监管的基础设施,使各方激励相容;等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金融风险的形成除了金融企业固有的内在因素外,主要是体制性因素;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能有效地避免行政干预、有利于有效监督机制的形成、降低代理风险、减少机会主义行为,是金融企业防范体制性风险的一种有效制度安排;当前,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应重点放在内部治理上,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架构,建立以人为本、激励与约束相协调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保险企业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动因、风险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保险企业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有深刻动因:一是顺应国内外金融混业经营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二是保险企业在实现混业经营后对经营模式的理想选择。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具有双面性,在给保险公司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化解金融控股公司带来的风险可以从六个方面着手:加快金融立法;创造良好的外部市场转嫁机制;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跨行业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建立健全金融自律性组织。  相似文献   

7.
准金融组织是近年来我国微型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产物.我国准金融组织在发展中存在较多风险,而金融监管的缺位加剧了风险暴露和累积,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协调监测机制,完善紧急救助机制,成立省级地方金融监督局,强化准金融组织的非现场监管,加强准金融组织内部控制和人员培训,以防范潜在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京津冀区域金融脆弱性,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底线的核心工作之一。论文从实体经济、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分析京津冀区域金融脆弱性的来源及特征,然后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应弥补的短板,提出了京津冀区域金融稳定政策措施,包括:强化科技创新;创新机制推动城市化和房地产企业整合;加强影子金融机构、融资担保机构监管;区分地方政府债务类型,完善举债约束和转移补偿机制;建立环境资源交易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环境资源约束;识别区域系统重要性机构,实施金融稳定监管;创新区域金融稳定工具,建立应急处置及协调联动机制等,以防范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我省农村金融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因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村金融自身的体制缺陷和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问题,造成了农村金融的系统性和非系统性的风险,我们要在了解农村金融风险控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着力从建立适合我省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农村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农业产业化稳定发展的保障机制和构造地方金融健康成长的协调机制等方面寻求科学的农村金融风险的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0.
反洗钱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技术高、业务量大、涉及范围广的工作。各金融机构要站在维护国民经济及金融安全与稳定的高度提高认识,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内控制度建设,加强管理;同时,还要建立切实有效的社会协调机制,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联防联治,将反洗钱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1.
加强金融监管与实施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的两大基本职责.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共同担负着稳定金融、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任.但实践中两者未能有效协调配合.本文分析了当前两者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有效协调配合机制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2.
如何构建我国金融领域经济安全新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金融风险是多年积聚起来的,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因此,构建金融领域经济安全新模式,就应当建立和完善开放型的金融企业管理机制、能够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机制、以商业银行为中心的信用保障机制和金融监管保障机制等相互协调的四个机制,这对于加强金融风险的控制,保证经济健康、稳定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策性农业担保是新时期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完善乡村振兴战略金融支持体系中的重点任务。当前,我国政策性农业担保在提升金融包容性、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帮助农村居民增收致富上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但也暴露出反担保实质功能不强、考核监管体系不完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设计不合理、人才培养及团队建设滞后、保障措施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下一步应从以下五大方面完善政策性农业担保的制度设计:一是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设计,科技赋能推动农业担保技术革新;二是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强化风险识别和防控,规范“业务离农”现象;三是健全政府、银行、担保公司间相互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四是优化担保制度构建,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全面提升农业担保机构服务质量;五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完善配套保障措施,优化组织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将现代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新特征展现无遗,因此,后危机时代各国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并将其与微观审慎监管进行有机结合。宏观审慎监管的政策工具包括对银行的资本要求、控制杠杆率、解决流动性错配、提取适时拨备等。中国应完善逆周期的货币信贷动态调控机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管理工具,加强国内宏观层面的协调机制,保证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丽  洪亚  史敬 《企业家天地》2006,(11):47-48
“泛珠三角”经济圈诞生后,区域内金融合作应该怎样进行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阐述了泛珠三角区域金融合作的理论依据,分析了目前展开合作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据此提出应建立金融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利益均衡机制以及风险共担机制,从根本上打破体制障碍、条块分割的弊端,实现区域内部金融业的有效合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美国、英国、日本及韩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实践,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佥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启示:在坚持分业监管原则的同时,分阶段实现功能性综合统一监管:抓紧制定《金融控股公司法》及其配套法规;建立逐渐递进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实行从机构监管为主转向功能监管;强调外部监管与内部自律的结合:加强对监管者的再监管。  相似文献   

17.
征信系统运行以来,在防范金融机构信用风险、提高金融机构审贷效率、有效提示风险、提高监管效率、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其实际运作中仍存在缺少征信与金融稳定的共享平台、征信教据资源未被充分利用、征信管理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市场监管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征信对促进金融稳定的作用有限.为此,应尽快建立征信与金融稳定工作共享机制,完善数据共享平台,提高信息数据质量,加快征信立法步伐,统一监管标准,加强征信市场监管,增强征信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融创新具有转移和分散风险的功能,但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风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金融创新有了很大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促进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应采取确立金融机构的企业地位;培育竞争性市场;加快金融机构内部金融创新的研究步伐;大力发展金融技术创新以及加强金融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无论是与国外农业政策性银行相比,还是与国内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相比,均存在着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贷款三查制度难以落实、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等问题,为此,应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强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风险管理。具体包括:抓紧建立法人治理机制;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大力提升风险管理监测技术;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剥离不良资产;等等。  相似文献   

20.
以全球76个样本国家的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Panel-Logit模型研究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会加剧银行系统的不稳定,此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但整体效果不够显著,而且利率市场化完成后,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稳定效果还将下降;银行监管制度的强化有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同时与存款保险制度配套使用时,能够一起构成现代金融安全网,显著提升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稳定效果;在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设计中,存款保险机构较强的独立性与监管职能、存款人共同参与保险以及风险调整费率等有助于降低银行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