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保证信用交易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国采用独创的社会信用体系方式建立市场上的失信惩戒机制,并建立起大征信系统和政府信用监管系统.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是在理论指导下展开的,理论先行于实践,有效地指导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介绍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阐明社会信用体系框架设计和其运行理论形成的过程,包括核心理念、指导思想、设计考虑、影响因素等,以及该理论的逐步完善过程,认为在技术层面上,社会信用体系理论的形成基于三项基础理论,即信息经济学、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广义的征信技术.同时,阐述企业信用管理理论、信用评级技术、企业征信技术和个人征信技术的渊源以及它们在中国的发展和创新情况,并在介绍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在上述理论和技术领域的长短优劣,力图理清社会信用体系及其相关理论的传承脉络与创新点,探讨理论和技术创新研究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2000年以来,我国一些学者就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绩效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但这些实证分析中普遍采用的线性回归方法却无法解释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与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努力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用现代风险管理和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对较为典型的研究中出现的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利用因子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再实证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绩效,据此可给出目前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特点和加强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无处不在,企业间的交易采用信用支付的比例越来越大,现金支付的比例越来越少,信用交易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一定的信用风险,因此,企业要加强信用管理,降低信用交易的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培育信用的根本措施之一,是完善企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企业在当今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这一切都源于企业经营管理中缺乏适当的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及事后控制。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对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之事后控制环节—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控制进行了系统地论述,通过实例提出了新的催收思路和催收技巧,选择有效的追讨手段,加强应收账款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5.
论企业信用风险及其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企业信用状况令人担忧,拖欠款项、合同违约、产品侵权、虚假信息、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等多种失信行为长期困扰着企业.由于信用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两种机会主义行为,一是买方会有选择地提供有利于达成契约的信息,而屏蔽那些不利于契约达成的信息,有的甚至为了达到签约目的而不惜造假,提供虚假信息;二是买方在信用交易达成后不及时足额支付价款.要改变我国目前企业信用缺失,商业交易中信用风险居高不下的局面,除了企业自身应加强信用风险的内部控制外,政府和社会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借款企业信用评级途径主要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评级和专业资信评级机构的外部评级.而内、外部评级都是为了控制信用风险,二者相互交织与补充,同为金融风险监管的有效工具.本文从加快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拓展外部评级市场、提高企业信用评级认识等方面积极探索企业信用评级内外部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企业的信用风险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始终,如何分析评价、如何控制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随着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理论的发展,以及其在企业价值评估、业绩评价等方面的优越性,其研究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本文拟将自由现金流理论应用于企业信用风险的分析中,并对这种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将数据挖掘技术有效地运用在企业信用风险评估过程中,能够对企业的历史经营数据展开深入研究,分析企业是否会出现欺诈或信用风险,并预测未来的信用水平,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监督手段和措施在发生信用风险之前展开相应的管控,促进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企业信用信息的有效管理是企业信用征信业发展的基本.当前我国企业信息管理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对我国企业信用征信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我国应当首先从立法上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公开内容、信息质量的保证、企业公开信息的保护等方面做出规制.以此促进我国企业信用征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用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中心。尽管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征信机构为核心的企业信用服务体系,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完善我国企业信用服务体系,必须从以下四方面入手:1.构建公共数据平台,实现基础信息共享;2.建立统一的国家标准;3.明确政府定位,加强政府监管;4.大力促进征信机构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1.
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CEI)是一个综合性的信用经济指数,可以用来测度一个城市的市场信用交易环境优劣。广义而论,CEI可以反映一个城市的信用体系完善程度和运行效果。CEI的编制基于一个多层次指标体系,其理论依据主要是社会信用体系理论和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在对城市进行综合评价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级指标进行加权,最后利用线性加权的方法得到各城市的一级指标。2011年CEI的研究覆盖了284个城市。2012年则覆盖了286个城市。根据CEI的输出结果,对各区域的信用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信用是一种经济运行,信用执法要从运用市场管理工具,规范信用执法人做起,从而推动市场信用秩序,创造信用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人民银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联网运行近4年,企业信用报告的用途也日益广泛。然而,当前人民银行企业信用报告出具制度仍存在着企业信用报告版本单一、防伪标志缺乏、企业信用报告部分内容缺失、企业征信数据查询使用的规范性文件缺乏等问题。今后,应根据企业信用报告的不同用途、建立企业信用报告的不同版本,增加信用报告防伪标识,加盖信用报告查询专用章,增加相应的信用报告说明部分等,以优化人民银行企业信用报告出具制度。  相似文献   

14.
商业信用信息是商业活动开展的基础,开发利用好商业信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关系到经济正常运转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课题。在界定商业信用信息范围的基础上,分析商业信用信息的市场规模与需求,总结出国内商业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六种主要模式。基于现阶段存在的主要困难,指出应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依托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全社会统一的商业信用信息开发利用机制,并给出未来实施的总体框架。  相似文献   

15.
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来看,制约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瓶颈因素是经营信息缺乏、融资风险高以及融资服务成本高。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融资模式,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它是根据产品供应链上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对上下游众多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要在供应链整体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以及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银行信贷风险案件特别是重大案件仍然不断出现。本文以南方高科为例,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同时,外部控制能力的不断弱化成为信贷风险的重要因素,并就外部控制弱化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消费信贷规模的不断扩大,消费信贷风险逐渐暴露出来,已严重阻碍了消费借贷的健康发展。消费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房价和车价的下降致使部分消费者“断供”,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和瑕疵,抵押物变现困难,消费贷款市场竞争不规范,消费信贷风险防范法规体系不完善等。为促进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应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建立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消费信贷评价模型,逐步完善与消费信贷相关的法律体系、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以及消费贷款担保制度。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引发的“信贷悖论”出发,基于信用风险抑制论和信用风险转移论的视角,比较、分析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与工具,阐述信贷资产转让交易、信贷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三种交易模式,并从信用风险转移视角,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发展情况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业信用经济的特征使信用风险成为其主要风险。征信体系建设为金融企业防范信用风险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了其信用风险控制的规范性,提高了其信用风险控制能力,增强了其对新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征信成为金融业信用风险控制的护卫舰。  相似文献   

20.
征信就是独立第三方向授信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活动。它具有以下十个特征:征信采集的数据信息主要是信用信息;建立个人或企业的信息账户;征信具有微观性,需要切实保护信息主体特别是消费者的权益;征信是一个行业/专业;征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授信机构和授信活动;征信是一种信息分享机制;由独立于信用交易当事人的第三方提供服务;征信的功能,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信息主体的信用状况;征信业发展更适合市场化运作,也需要政府的监管;征信行业是较严重依赖于法律法规,并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关系的新兴行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