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伴随着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已成为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随着经济周期的运行而不断发展,对中国经济本身乃至世界经济都将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探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与政策的演变入手,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实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文章考察了2003~2009年间中国25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首次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变截距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经济的发展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阶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国际直接投资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受到关注.依据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特别是Dunning的"投资发展路径假说"(Investment Development Path Hypothesis ,IDP),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进行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滞后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长,备受关注。根据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利用最新的经济统计数据,对中国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解释中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在2011年下降的原因。此外,通过出口与投资相互促进的关系,比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出口额占全球比例的情况;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占固定资本形成比例的情形;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对优化外汇储备的作用,综合得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将保持增长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28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结果显示,与东道国的贸易联系有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规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劳动力工资水平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现阶段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3-2011年中国对28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面板数据,基于经济增长的视角,检验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因素。结果显示,与东道国的贸易联系有助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市场规模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劳动力工资水平影响不显著,经济增长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负影响。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现阶段促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2006~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双向直接投资及其交互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均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二者的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显著为正。通过进一步检验发现,双向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中东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小于西部地区,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其与对外直接投资的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促进作用则大于西部地区。此外,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投资水平、劳动力投入、人力资本水平、技术创新、出口贸易、资源禀赋和政府支出也都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察东道国与母国多维度的经济距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本文将经济距离划分为需求偏好距离、劳动力成本距离、基础设施距离和相对价格距离,采用2003—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流入需求偏好相似、劳动力成本距离小、相对价格距离大,以及基础设施距离程度低的国家或地区。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走出去"企业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时,必须同时考虑东道国与母国自有经济状况,将经济距离作为重要参考要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出口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作用较小,短期影响不显著。而无论是从长期上还是短期上来看,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均不显著。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投资主体错位、投资产业附加值低、投资区域不均衡。通过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对外投资、优化产业结构和调整投资区位,可改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宏观绩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2003—2010年中国与78个投资东道国的面板数据,控制住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关键影响因素设定基准模型,然后引入国家经济风险变量考察了近年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结果表明东道国的国家经济风险显著负向影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的分组检验显示这种影响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选择东道国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门槛变量,构建东道国国家经济风险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门槛模型,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方面测算了国家经济风险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门槛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在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的基础上,中国的对外投资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然而,理论界对此并未做更深的研究.本文在对中国的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进行实证分析之后,得出出口是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并对原因作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6~2018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结合跨国公司与组织学习理论,系统考察包括地理及制度性因素在内的"新进入者劣势"对中国"一带一路"直接投资的影响作用,验证对外直接投资累积学习效应及其对"新进入者劣势"的调节作用;同时利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通指数",系统考察互联互通对中国企业"新进入者劣势"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除经济距离外,其他距离因素均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累积学习经验及"五通指数"在经济和地理距离方面的调节作用较为明显。企业自身学习经验的累积以及政府在政策、经贸、人文、基础设施方面的互联互通均有助于促进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新进入者劣势"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深入地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员工收入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并且这种正向的"工资溢出"效应具有持续性而且还是逐年递增的。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也显著地拉大了企业内工资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员工收入的影响因东道国收入水平、企业经营范围的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最后我们还尤其关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发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并未明显提高劳动收入份额。进一步的影响渠道检验表明,尽管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提高了员工平均工资,但同时也显著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增长,正是由于后者的"生产率"效应部分地抵消了前者的"工资溢出"效应,进而导致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未能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机理及协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外直接投资(OFDI)作为一种技术外溢路径能有效提升国内技术水平,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向前迈进。在L-P模型的基础上,针对1985—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水平衡量指标系统可以探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及影响因素。结论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产生明显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也即对外直接投资每上升1%将提高国内全要素生产率0016 3%,但影响效果不及外商投资、进口贸易和国内研发;此外,逆向技术溢出作用程度受到国内研发强度、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技术差距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选取"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201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法,比较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会抑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链低端环节进行投资存在被"替代"风险;东道国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仅在已承接较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国家存在,且第二产业的诱发力最强,中国企业进入第二产业具有较强的相对优势和较小的投资风险;"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诱发作用比"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更为显著,但"海上丝绸之路"的区位要素更具吸引力。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中国可获数据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2016年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通过自身效应路径显著促进了中国金融发展,而逆向技术溢出直接效应路径对金融效率、间接效应路径对金融结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不同路径作用大小不同。另外,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开放程度、人力资本水平、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对金融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中国应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中国金融发展,提高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重视经济发展内在质量的提升,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增加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外资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无论是对外直接投资,还是坚持出口贸易,都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法(OLS),对2001-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的互补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结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存在着互补效应;出口贸易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更大;从长期来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促进效应比短期更显著。并对结论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增长显著,发展迅猛。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通过可获得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和ADF检验,运用OLS方法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主体和具体行业就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有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国内就业量有较小的替代作用,但对外商投资和港澳台...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GMM分析法利用2004—2014年中国对116个国家的直接投资存量数据,从对外投资动机异质性的角度分析了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整体上看,双边投资协定没有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生显著的影响;双边投资协定对不同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有着显著的差异,具体来看,双边投资协定对自然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和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产生了显著积极的影响,而对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按东道国研发资本密集程度划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我国技术进步的不同作用和机理,并利用2003—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都能够产生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通过人力资本消化吸收;虽然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不显著,但国内研发资本存量对中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渠道获得的逆向技术溢出具有显著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