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东部产业向中部和西部转移是国家协调东部、中部和西部平衡发展,缩小区域贫富差距的一大举措.广西作为西部省份之一,应当抓住这一良好的发展机遇,创造条件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努力培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促进自身产业的升级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利用外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经过30年的发展,东部进入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阶段,大量产业将转向中西部。西部欲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增强利用外资的能力,一是要利用产业转移推动西部产业集群,增强外商投资吸引力;二是构建产业转移、利用外资与西部产业集群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推进、世界性产业转移由我国沿海向肉地延伸的重要战略机遇已经出现,处于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夹缝”的鄂、晋、皖、赣、豫、湘六省中部地区凭借着既是东部地区谋求发展的腹地。又是西部地区开放的前沿,占据天时地利的优势。作为濒临东部发达地区、先发展起来的珠三角的西部前沿地广西,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强烈。东部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的传统产业,因成本上升,生产难以为继,开始大量向西部地区转移。最近我们通过对西部城市陕西省渭南市的调查,归纳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八种形式,并对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广东省为例,详细分析了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结构及其特征,并指出了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东部地区已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关键时期,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2008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加剧,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强烈.东部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和能源、资源消耗量大的传统产业.因成本上升,生产难以为继,开始大量向西部地区转移.最近我们通过对西部城市陕西省渭南市的调查,归纳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八种形式,并对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区域间的产业转移是中国东西部协调均衡发展的可靠途径,本文在总结目前区域产业转移的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产业梯度系数得出西部十省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再基于各省产业的基础情况和与东部地区的相对产业梯度系数,确定西部各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  相似文献   

8.
产业转移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也是产业转移双方的双赢选择。将引力模型引入产业转移的研究中,通过建立产业转移力度的测算模型,并对东部6省(市)以及中部6省2006~2008年间加工贸易产业转移趋势进行测算。结果显示,中部各省对东部6省(市)具有不同程度的吸引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吸引力在逐年增大。  相似文献   

9.
产业发展与城市化互动机制研究--以中部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整理并比较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的相关经济数据发现,中部地区呈现经济凹地的重要原因在于产业的弱质与城市化的滞后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因此,加强制度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是解决中部陷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0.
自2000年起,科技部陆续在国内授了3个信息安全基地的牌子,分别是西部基地(成都)、中部基地(武汉)、东部基地(上海)。目前西部基地的产业规模最大,中部基地发展模式是“园区套园区”,东部基地则是典型的园区开发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依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从而缩小东西部差距。然而近年来,在我国东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已经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产业集群赋予了东部地区新的后天优势。在这种条件下,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的西部大开发设想,在目前阶段已经不再具有现实性。因此,开发西部必须在西部地区先形成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才能吸引东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西移。  相似文献   

12.
西部地区由于区位和地貌因素,使其经济发展面临更多的运输制约.运输制约使西部客货运距相对较短、影响西部对外经济协作、影响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影响西部的工业结构,为了避开或减少运输的制约,西部应发展运输节约产业、垄断性和稀缺性产业以及面向本地市场的产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出口贸易结构及产业结构差异,分析不同出口贸易结构对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与合理化调整的影响。结果发现:我国地区间产业结构不合理程度差异明显;扩大初级品出口有利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它在有效促进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阻碍其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增加工业制成品出口不仅会加速东、中部地区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升级,且对中部地区影响程度更大;但它在加速东部地区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力与东、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的同时,阻碍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在东部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实现东部与西部产业的顺利对接,以避免西部受到较大冲击.对接的模式可采用名牌产品扩展型合作方式、零部件或初级产品生产基地转移合作模式、东西联合开发西部优势资源建立特色产业型合作模式、聚集型合作模式、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模式.恰当的对接模式可以促成东部与西部的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5.
中部塌陷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协整分析和葛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是西部经济增长与中部、东部经济增长均有协整关系,但中部与东部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协整关系;西部经济增长促进了东部经济增长,东部反过来也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增长,但对中部经济增长作用不大;中部不是东部和西部经济增长的葛兰杰原因。本文最后分析了出现中部塌陷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03~2013年的年度数据,对中国及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升级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升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相比其他因素其作用相对偏小;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其产业升级的作用较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的作用不显著,但西部地区的作用相对而言要大于中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产业布局及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上采取了地区区别对待,使中部地区长期受到中央的忽视和国家政策的挤压。中部地区不能坐等东部的带动效应和西部的顶托效应,要充分利用其产业发展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调整,促进中部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追求GDP的冲动,使欠发达地区具有"污染避难所"的功能,近年来污染产业由东部向中部进而向西部转移日趋严重。文章利用30个省级面板数据,设计了地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环境规制衡量指标,对污染产业和排放的地理空间格局变化特征进行实证。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提高欠发达地区非正式环境规制水平,抑制污染产业转入;清洁化改造发达地区污染产业,从源头上控制向中西部地区的污染转移规模。  相似文献   

19.
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市场扩张型产业转移的考察认为,东部地区以成本节约为目的的产业转移不具有现实意义,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必须要通过吸引市场扩张型产业的转移,实现地区经济的起飞。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三投入超越对数形式的随机前沿面板模型,考察了中国各省市1995年以来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变迁,我们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东部、中部的高技术产业生产率高于西部,且东部和中部的生产效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西部地区处于相对平稳状态。(2)市场化程度、创新能力投入与企业规模对高技术产业生产效率有正影响,而政府的政策支持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3)高技术产业TFP平均值为10.42%,且呈现震荡略有下降的特点,技术进步率的普遍下降严重阻碍了TFP的增长势头。(4)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率和生产效率变化率。(5)东部地区的平均技术进步速度低于中西部,而东部地区生产效率的变化率则明显高于西部地区。文章据此提出了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