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尽管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GDP年均10%的高增长,但以大量资源与能源消耗和高碳与污染排放为代价的高增长显然具有不可持续性,而且随着我国能源供给安全与能源生产消费环境影响安全对经济增长的约束日益凸显和加大,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向低资源(能源)消耗和低碳(污染)排放的低碳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为此,本文拟从能源安全约束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必然性,探讨向低碳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有效途径与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念的更新。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是立足我国实际,以低碳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以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为目标,走一条有低碳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低碳生产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控制高碳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正面临调整结构、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政府大力提倡通过节能减排,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中国各大城市的低碳经济已有较好的发展势头,山西作为能源大省,发展低碳经济,正是转变当前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低碳经济作为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被各个国家和地区所推广。黑龙江省具有打造国际低碳经济区的整体优势,但仍存在低碳意识不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政策支持不完善、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如何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是黑龙江省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以低碳金融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国提出了有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率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金融体系是围绕低碳经济的投融资活动,既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也包括各类低碳金融创新产品.随着低碳经济的蓬勃发展,如何以低碳金融体系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显得日益重要.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生态环境严重遭受破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环境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但从现有国情来看,我国低碳经济面临一系列的约束和挑战,包括人口因素、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以及国际因素等等。认清这些制约因素和当前形势,将为今后有序发展低碳经济奠定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恶化、改变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生产和消费结构的重要选择,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抉择。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和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碳排放话语权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政府行为主导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和行使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行政作为具体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发展模式,应用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和管理学的政府管制理论,拟进一步明确政府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行为职责,阐述政府与市场关系,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完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体系,探索出符合我国低碳经济发的新模式。这对于实现低碳排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人们和政府关注的热点,它影响到人类生存环境并制约经济持续增长.因此,改变能源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迫切任务.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它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当前低碳经济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有效对策措施,确保低碳经济持续发展,实现人类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正在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气候变化困境。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给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我国正处于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配置,选择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将为我国在全球新一轮经济竞争中赢得发展的先机。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暖、反思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际,低碳经济逐渐因其倡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全球热点,成为世界各国寻求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路径,寻求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解决之道。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先行进行了大量的低碳经济实践,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向转变为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2.
石油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能源动力。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石油资源的消费数量日益增加,但由于我国的石油资源并不丰富,近年来,石油消费对外部供给的依赖性越来越强。2012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7%,我国石油能源供给安全日益受到外部地缘政治风险和国际市场风险的严重威胁。借鉴国外经验,我国亟顺建立商业石油储备体系以保证我国石油能源消费的安全,降低经济运行的石油能源消费风险。本文主要运用LEAP模型对我国石油消费需求和石油供给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商业石油储备的规模进行预测,最后为我国发展商业石油储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低碳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只有发展低碳经济,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在全球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区域特色,提出了以低碳经济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经济是广西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广西乃至全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其低碳化发展的路径选择尤为重要。"强化政府规划指导与监管"、打造"生产—服务—消费"三位一体的低碳经济链"、"开展CDM机制的国际合作"和"充分发挥城市低碳发展的辐射影响力",这四个是从北部湾经济区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出的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性路径,将对广西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矿产品的稳定、持续供应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我国矿产品消费量不断增长、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青海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低、储量大、品种全、勘查开发潜力大,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应加强青海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力度,力争形成一批矿产资源勘查战略接续区和开发利用基地,为国家的经济安全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居民消费率却逐渐下降。基于2005年—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法,分析城镇化和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呈现U型关系,在东部地区,城镇化的持续发展会推动居民消费率的提高,而在中西部地区,其作用效果并不显著甚至起阻碍作用;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少儿抚养比提高有助于居民消费需求提高,而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东部地区起阻碍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推进中西部城镇化进程,突破城镇化进程中对居民消费抑制拐点,并加大对中西部老年人基本消费支持力度,积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释放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气候的异常变化引起了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全球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以其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优势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首选。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8.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既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也是福建省对接国家政策、提高省域竞争力的必行之举。从林业资源、能源状况两方面分析了福建省绿色经济的发展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从林业经济、绿色能源及节能减排、绿色农业等方面提出发展福建省绿色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