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下半年以来,中央一直把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即向商业银行增发国债(1998年增发l000亿元特别国债)和运用适当规模的财政赤字(1999年预算赤字再次增至1503亿元),加大财政支出力度,作为启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本文认为,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关键在于:政策当局应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合理调整财政政策的力度和重点。以促进居民消费和社会投资的全面上升以及经济运行质量的全面提高。政策的着力点应向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水平、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倾斜。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四年来对经济的拉动效果是非常明显的,这在国际国内已得到公认,但是由此产生的挤出效应抑制了民间需求力量的成长,使我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府支出的增加,并且,我国的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问题也到了该引起重视的时候,因此,从长计议,有必要对现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进行调整,从而做到既有财政政策扩张对经济的推动,又尽力避免挤出效应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积极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1998年以来的积极财政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作用明显,但其他如拉动民间投资与消费等方面不尽人意。文章通过对影响中国财政政策效应的制度安排的分析和中国近几年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分析,认为目前的中性财政政策要达到良好的效果,应注意从有关影响政策效应的制度安排上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改革,在政策手段上减少公共支出,多运用税收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4.
李嘉图等价定理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政府财政赤字通过债务发行还是增加税收来融资是无关紧要的,政府支出与总需求无关。这是因为理性的经济主体会意识到当前的赤字就是将来的税收负担。文章根据我国1981-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方法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李嘉图等价的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并不成立,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促进作用,逆周期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效的。这很可能是由于李嘉图等价定理的前提条件在我国尚不存在。但实证结果也显示,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远远大于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因此通过减税等政策措施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应当成为财政政策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一国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产生财政赤字。支大于收的赤字状态是现实中财政收支的常见情况。赤字政策是扩张性财政政策措施。作为一种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可以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来刺激社会有效需求的增长,进而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但长期过高的赤字政策会增加财政的风险,会影响到经济体中国家财政的存续状态或能力,甚至会引发债务危机,导致整个经济的崩溃。债务融资是弥补财政赤字的常规方法。金融危机之后,总是伴随着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增加。  相似文献   

6.
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至今已有七个年头,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实践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8年下半年至1999年上半年为启动阶段,1999年下半年至2003年上半年为强化阶段,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为深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8~2004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对地区短期经济增长影响有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对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其所隐含的地方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积极财政政策淡出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财政政策实行四年来,已取得显效果,它促进了经济增长,抑制了经济衰退,宏观经济形势明显好转。但与此同时,财政赤字上升和国债规模迅速扩大,财政风险加大。针对我国经济现状及对未来的预测,积极财政政策还会走多远,它何时淡出,这一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9.
储蓄过剩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宏观经济分析框架,私人部门储蓄过剩导致我国近年来财政赤字和对外贸易顺差交替出现巨额增长,使财政政策和对外贸易政策面临两难选择.为维持总量平衡,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应充分发挥财政的稳定机制,为提升消费支出的比重建立良好的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历年财政赤字和国债的基本状况,提出了财政赤字的新特点,认为目前在我国,财政赤字并没有提高利率,也没有挤出民间投资,利用国债进行公共投资,其净效应是促进了经济增长的。因此,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决策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分析,量化给出了1998年~2000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利弊影响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2.
财政赤字的大小对于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和力度是至关重要的.现行财政赤字衡量理论大都忽略了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周期、政府负债等因素可能对财政赤字造成的影响.尽管如此,目前衡量的财政赤字仍然是评价财政政策的重要指标,观点的纷争也为我们重新审视财政赤字提供新颖、有用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不但影响到宏观经济的稳定,也会对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产生影响。将人口老龄化引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人口老龄化对4种积极财政政策工具(扩大政府支出、提高劳动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劳动所得税累进性和增加公共投资)有效性产生的影响以及延迟退休的动态宏观经济效应,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扩大了政府支出和政府公共投资对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降低了4种积极财政政策工具对产出、消费、就业的促进效应,也强化了其对通胀和工资膨胀的提升效应;延迟退休未对私人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有利于就业、产出和消费增长,并有助于稳定通胀和工资膨胀;与财政政策工具相比延迟退休引致的整体社会福利损失较小。人口老龄化降低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基于稳定宏观经济和降低社会福利损失的考虑,延迟退休是一个较优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社会投资增长的加速和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加强,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连续实施七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已不再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产生积极的影响,淡出积极财政政策已是必然趋势。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需要牢牢把握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的十六字方针,将经济目标定位于既防通胀又防通缩,全面、准确、高效地贯彻宏观调控决策,标本兼治,实现经济软着陆。  相似文献   

15.
财政赤字的大小对于判断财政政策的方向和力度是至关重要的。现行财政赤字衡量理论大都忽略了通货膨胀、利率、经济周期、政府负债等因素可能对财政赤字造成的影响。尽管如此,目前衡量的财政赤字仍然是评价财政政策的重要指标,观点的纷争也为我们重新审视财政赤字提供新颖、有用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一、近三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综述从1998年下半年起,针对国内需求不足和亚洲经济危机,我国实行了以适度增加财政支出、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为主要手段的积极财政政策。两年多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成效明显,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政策效应,是促成今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重要转机的关键性因素之一。2000年,我国计划发行国债4980亿元(已加上下半年增加的500亿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出口大幅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迹象。在这种情况下,积极财政政…  相似文献   

17.
自 1998年开始我国连续 5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这一政策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 ,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对这一结果 ,国内学者说法不一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问题上。本文着重说明积极财政政策要想淡出 ,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政府应拿出一整套的政策措施 ,保证这三个条件的实现。只有这样 ,积极财政政策才有可能顺利淡出。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财政政策应以提高就业率、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国际收入平衡为目标,当我国经济又进入新一轮启动期时,更需要政府积极得当的财政政策。这一政策应能通过刺激消费、投资和增加投资性政府支出三个途径来刺激经济,若以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结合,会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目标的实现;虽然易于出现通货膨胀,但只要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必将更有利于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挤出还是挤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是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为世界各国政府所广泛关注.本文从平稳实际变量系统和非平稳名义变量系统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中国政府支出挤出还是挤入居民消费.基于OLS、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都具有挤出效应,二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挤出效应会导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正在逐步由投资转向消费,这一转变趋势客观要求财政政策应适度而行.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实施了近七年之久的积极财政政策将向稳健财政政策转变,在财政政策转向过程中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财政政策转向必要性的认识;其二,必须克服从积极财政政策转向稳健财政政策的各种阻力;其三,必须正确理解和全面贯彻稳健财政政策。在理解、把握和贯彻稳健财政政策的过程中,应明确三个原则:适当紧缩,松紧适度;区别对待,有保有压;增收节支,调整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