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装备制造业具有资本和技术双重密集型特点,其产业集群化所释放的集群效应是竞争力提升的源泉。河北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已显雏形,但在全国还不具备区位优势。集群竞争力不仅体现在规模优势上,而且受到科技创新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影响。迅速提高装备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是构建河北省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繁荣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与互动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本文从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制出发,对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的现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生产型服务业增加值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和显著的相互影响作用,装备制造业增长对生产型服务业增长具有较高的弹性(弹性系数为1.976)。  相似文献   

3.
文章总结了浙江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经济效益较好、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创新机制基本确立、创新服务体系不断改善等总体情况,分析了浙江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存在盈利水平偏低、产业结构层次低、自主专利少、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从企业、行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随着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也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增长阶段,进入规模增长和质量提升共进占主导的时期。受到建国后长期重工业轻民生、重重工轻轻工发展思路,以及当前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5.
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实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上海装备制造业遭受重创,探寻上海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策已成当务之急。该丈首先分析了上海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制约上海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瓶颈与障碍,最后提出了加快上海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利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技术含量指数,测算了中国、德国、日本、美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品的复合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品技术含量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1995—2003年的平稳上升阶段和2003—2011年的国内技术含量指数递减阶段。与德国、日本和美国的比较发现,无论装备制造业整体还是细分行业,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品的国内技术含量与主要发达国家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品国内技术含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程中,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文章依据2011—2016 年国际及国内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分工地位进行了现状分析与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对其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及其国际分工地位水平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创新能力对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作用显著。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有利于我国制造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进程中的地位提升。  相似文献   

8.
基于AHP方法的研究表明,利润增长率与研发费用率是影响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环境支撑能力是持续创新能力的保障。因此,政府和产业园需要采取财政、金融等政策措施,降低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成本和费用,努力提升利润增长率,并对重大研发活动给予专项补贴。同时,政府需要稳定区域经济增长,维持投资增长的合理区间,为持续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资源和条件。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制造业则是产业集聚特征最为明显的产业。本文利用EG指数对2005-2011年新疆16个制造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新疆制造业集聚程度2005-2008年总体处于下降趋势,2008-2011年总体处于上升趋势,产业集聚和地方化呈现增长趋势,集聚程度的提高仍然是新疆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总体上看,新疆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工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以河北省2002年与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分析了河北省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仍处于服务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服务业对制造业贡献高于制造业对服务业贡献;42部门可分为四大类,其中敏感关联型产业7个,迟钝关联型产业13个,感应关联型产业6个,影响关联型产业12个。  相似文献   

11.
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考察当前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构建政府监管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者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相协调的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模型。结果表明,河北省应逐步完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优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机制;改进物流技术,使用冷链物流;整合共享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强化可追溯体系;引导建立产地批发市场;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两系统的耦合作用机理,从要素投入、市场产出、环境支撑三个维度构建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从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维度构建产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京津冀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及其耦合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结构升级态势良好,两系统的耦合总体处于稳定阶段;北京、天津、河北两系统的耦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制约耦合度提升的因素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前,河北省钢铁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物耗等指标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已经到了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新阶段。从河北省钢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日本、韩国钢铁业和宝钢的自主创新发展经验,指出河北省实现从钢铁大省到钢铁强省的转变,必须首先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出河北省钢铁业实现自主创新的路径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效益。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虽然近些年来,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了长足发展,但通过对其现阶段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发现,在涉及创新能力提高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制约性因素。因此,山西省尤其应在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夯实省内区域间协调互补、产学研结合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技术产业各细分行业发展存在非均衡性,从行业异质性视角研究区域人才聚集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治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基于2009—2016年我国省级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FE)、随机效应(RE)模型以及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进行实证研究,从创新成果产出和产品产出两个角度分析区域人才聚集水平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结果表明:在控制了研发人员投入、研发经费投入、技术获取改造经费支出以及总资产的条件下,总体上区域人才聚集水平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其中对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显著,对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创新产品产出均存在明显的正向影响,而对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的创新成果产出存在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总量规模、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力、劳动力素质几个方面对中国制造业的差距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制造业的产品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还比较低,技术创新能力还比较弱,技能型人才还很缺乏。  相似文献   

17.
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和产业阶段竞争力理论,构建中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2005、2009和2014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该产业仍处于初级生产要素大规模扩张、高级生产要素不断积累的产业积累成长阶段,高级生产要素缺失及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阻碍其提升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应转变发展模式,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加大高级生产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8.
统计分析及相关数据表明,在河北省,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工业以及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属于前向与后向关联度均大于平均值的行业,因而其在现实中也就应作为主导产业来加以扶持;此外,尽管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商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以及房地产业等产业的关联度没有上述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行业的关联度大,然而从发展前景上看,其也应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当然,实践中依据产业间产出的关联效应来选择主导产业,也应高度重视产业关联效应系数相对较低的农业等产业部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是陕西省的优势产业。本文运用波特"国家钻石"理论分析影响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因素,明确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发展我省装备制造业。虽然陕西装备制造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与发达地区相比,陕西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较弱。从其内在因素来看,陕西装备制造业的质量不高、技术不强、结构不合理;从其外在因素来看,陕西基础设施质量不高,装备制造业相关产业的竞争力薄弱等也制约了其发展。我们认为提升陕西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必须从改善内在因素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