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在财政支出分权的激励机制下,中国地方政府的基建支出、教育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存在显著的互补性竞争行为,导致地方政府购买性支出膨胀,进而使得地方、中央和社会的财政目标发生三元分离.为此,中央政府应适当上收支出权利,科学核定转移支付规模,控制地方政府在购买性支出领域的恶性竞争,引导地方政府在转移性支出领域开展良性竞争,通过晋升机制和预算体制的配套改革,实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政治晋升博弈理论构建地区财政支出竞争理论假设,通过估计空间杜宾模型寻找经验证据.研究表明:相比于其他支出项,经济性支出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策略互补特征,存在更为激烈的地区竞争,且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长期内则不显著;社会性支出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模糊,短期内显著抑制竞争地区的经济发展,空间上也存在显著的支出竞争态势.晋升锦标赛下的政治晋升博弈引导地方政府官员在任期内展开以GDP为锦标的绩效竞争,由此引致的经济增长不可持续.适应经济增长新常态,亟需规范地区财政收支关系,完善官员绩效考核指标,围绕改善民生需求加大社会性财政支出,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商业健康险需求与中国31个主要省份地方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的关系.空间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省份地方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存在策略互补支出竞争;并且商业健康险需求对地方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存在正向影响.本文的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合作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促进商业健康险需求和优化地方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结构更为有效,若将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单一政策,将不利于地方政府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公共财政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建立服务于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财政支出结构,同时它也是现代社会政府合法性来源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财政支出的增长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财政收入,但是财政支出的结构在目前状况下并不完善,主要存在民生性公共服务相对短缺的问题。本文以广西自治区为例,对自治区本级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做出了描述性和解释性的分析,并提出地方财政的支出结构应优先社会性公共服务支出意识、扩大省级财政支出范围以及加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5.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和教育财政支出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2000年-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3类数据计量政府教育财政支出,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和教育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将样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这一比例达到4%的样本地区教育财政支出与财政分权不相关,与地方政府竞争显著正相关;而教育财政支出占GDP比重没有达到4%的样本地区,教育财政支出与财政分权度和地方政府竞争则呈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财政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强大的激励机制,使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同时也严重扭曲了地方政府的支出行为。追根溯源,财政体制和政治考核体制是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的根本原因,财政分权、政治晋升锦标赛下的财政竞争、财政体制改革、贪污腐败等都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既要从财政体制着手,也要从政治体制着手。  相似文献   

7.
毛晖  刘思敏  甘军 《地方财政研究》2021,(10):92-102,1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的历程中,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竞争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本文运用我国2007年-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经济效益、创新能力、民生水平与绿色发展四个维度,运用熵值法构建地方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并构建面板Tobit模型,探讨不同类型财政支出竞争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生产性支出竞争对地方发展质量的改善效果并不显著,而非生产性支出竞争对地方高质量发展具有更明显的推动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生产性支出竞争和非生产性支出竞争均能显著推动绿色发展,但对其他方面的影响效应则不显著.因此,应完善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干部考核机制,同时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但是财政生产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不断缩小。本文从政府支出的公共品模型和拥挤模型出发,对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总支出和生产性支出规模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1)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需要政府强力推动;(2)中央财政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远高于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3)国家财政的非生产性支出规模过大,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了增加政府支出为主要内容的积极财政政策,并取得了预期效果,但这一政策同时也导致地方政府支出规模过大、支出总量相对不足、支出结构失衡等支出风险,客观上加大了中国业已存在的财政风险。文章分析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7—2009年全国31个省份的样本数据,应用多种方差分析方法及Tukey检验等相关后续检验方法,将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分权度相结合分析其对财政支出结构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地区财政支出结构有显著影响。财政分权度、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交互项对维持性支出比重和社会性支出比重的线性相关值有显著影响;财政分权度对维持性支出比重有显著影响,对社会性支出比重和经济性支出比重没有显著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对维持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比重有显著影响,对经济性支出比重没有显著影响。各地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时要综合权衡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分权度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97~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角度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从总量角度出发,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作用,说明财政支出的规模较为合理;第二,从结构角度出发,地方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较大的挤出作用,说明财政支出的结构严重扭曲;第三,各类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不同效应:经济建设支出、民生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科技支出与财政支农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府是环境治理的重要行为主体,其环保支出行为不仅取决于地区发展理念和发展状况,而且受到地方政府间竞争关系的影响以及上级政府和公众的监督。基于环境关键词的网络搜索评价公众环境关心程度,并以首轮中央环保督察为准自然实验,采用空间双重差分模型对2012—2018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样本的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强度(环保财政支出占财政一般支出预算的比重)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地方政府的环保支出行为存在相互模仿的竞争效应;公众环境关心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公众环境关心程度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本地环保财政支出强度的增加,而且可以促进地理位置邻近、污染排放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接近地区的环保财政支出强度提升;中央环保督察在提升地方环保财政支出强度上的政策效应不显著,但其对官员问责产生的督察压力会显著促进地方政府环保支出强度的提高。因此,在环境治理中应加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公众之间的协同互动关系,通过“自上而下”的上级考核与督察和“自下而上”的公众诉求与监督促进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改善。一方面,要重视公众的环境偏好及其社会监督作用,并利用其空间溢出效应发挥典型示范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央环保督察制度,通过严格问责与有效激励相结合更好地促进地方政府履行环保责任。  相似文献   

13.
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应突出提质增效,优先保障民生改善和重点领域支出.医疗卫生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民生事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福祉密切相关,"十四五"时期,预计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将进一步推进.为此,本文从改善地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出发,依照《医疗卫生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国办发﹝2018﹞67号),基于细化支出责任和精准安排转移支付视角,理论上厘清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对地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的作用机理,采用SE-SBM-DEA测度2007-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以公共卫生共同事权下的支出责任划分为依据,分别从全国和五档区域层面实证检验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对地方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既有分权体制下,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和转移支付不精准制约了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提升.将效率分解,发现财政分权对五档区域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负效应存在异质性.本文建议以修正体制安排为导向,厘清政府支出责任,实现转移支付与医疗保障对接,各有侧重地构建与五档区域相适配的财政分担机制,充分释放医疗卫生财政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及其模式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政府财政科技支出的研究多限于中央财政及其职能,经典的政府职能理论设定政府财政支出主要出于供给公共物品的动机。本文通过对杭州市案例的考察认为,中国的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其动机除公共品供给之外,更重要的是利用策略行为来提升地方竞争力和解决研发投资的流动性障碍问题,因而更多地投入于竞争性领域。但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在竞争性领域面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直接资金注入前提下,分散和小型化投资成为理性选择,而这种模式难以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有效作用。因此,必须对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模式和方向进行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支出市场化是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的过程,其典型方式包括资本化运作、服务购买、投资合作、财政激励与消费者补贴.相对于传统的在政府内部完成资金配给与流动过程的财政支出方式而言,财政支出的市场化呈现出多方承担成本、不完全契约连结、参与者策略行动与开放环境下运作的特点,在预算规制方面面临成本核算的信息基础不准确、中长期财政规划的时间维度缺失、支出规模控制的目标指向无法实现、预算控制的边界范围不明确、支出运作的透明度不高等现实难题.有必要借鉴国外财政支出市场化运作中的预算规制经验,促进我国财政市场化支出政策过程与预算过程的结合,并完善其预算运行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增强支出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财政支出结构能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时上述经济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具有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中央财政支出则可以明显改善社会公平程度;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支出项目往往很难同时顾及两个目标;通常只有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既能推动经济增长,也能促进社会公平。这些结论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支出政策以实现特定财政活动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理念深入人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实践层面也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重要一环,各级政府连年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投入,但是中国工业污染排放量未减反增,生态质量级别评价为一般,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环境规制程度和财政支出力度加强,环境污染却增加的“绿色悖论”现象。本文基于财政分权的视角,进一步探究财政分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机制,主要有地方政府关于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自主性,加之受税收压力与区域竞争的影响,造成了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投入的差异性。地方间政府竞争会弱化本地区和相邻地区环境规制对本地区环境污染的抑制效应,这个结果解释了“绿色悖论”在中国部分地区存在的原因。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出政策实施的机制存在缺陷、地方财政治理效能不足,造成了“绿色悖论”问题,影响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后期,建议通过构建合理适度的财政支出分权体制,创新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财政支出机制,推进预算绩效和监督体制改革,提高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18.
现有研究一致认为腐败会促使财政支出规模膨胀,导致公共支出结构扭曲。本文采用我国东、中、西部120个城市的经验证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腐败对公共支出结构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实证研究发现,腐败显著提高了行政管理支出的比重,但其对经济建设支出相对规模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是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的一个切入点,而省以下地方政府间的支出责任划分是改进财政资源在不同财政层级间配置的核心.本文围绕政府间支出责任应该怎样划分的功能理论和政府间支出责任为什么会这样划分的立法理论,在回顾河北、广东等地方政府试点改革进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省以下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可能面临的五大挑战,认为从立法理论角度思考如何制定支出责任划分方案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文章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三点政策建议和两个配套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化改革与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带来了经济领域的分权。在既定的行政管理体制下,这种分权导致地方政府之间围绕经济资源展开竞争。在财政政策运用方面,这一竞争主要包括税收优惠政策手段和财政支出政策手段。而随着税收优惠政策的日益规范及优惠政策逐渐由区域转向产业,地方政府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做大经济蛋糕的空间日益减小,从而迫使其逐渐转向财政支出政策手段。为此,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支出竞争的产生、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了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