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外资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其外资利用不足,这正是导致其经济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对湖北的经济增长与外资投入进行计量分析,外资投入对湖北经济增长作用甚微,从而提出积极吸引外资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经济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中获得了快速增长,这其中外资投入的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借助索洛增长模型对1982年以来的外资投入在吉林省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的实证分析.发现外资投入对吉林省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拉动作用,是促进吉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运用传统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对湖南近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技术进步尤其知识存量的增加对湖南的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要素投入的贡献很大;除去这两个因素外的余下因素如制度变迁、人力资本的提高和产业转移对湖南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湖南现实要素存量已大于均衡所需的要素存量,导致要素投入的不经济。由知识存量的增加所导致的技术进步中,单独的技术引进和研发对经济增长是负作用,而两者之间的交互项却是正作用,说明在技术引进的的基础上必须进行研发,才能达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湖南来说,走“引进-吸收-提高”模式的技术进步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但其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带来的后果也越来越显现.通过对1985年~2008年广东省的经济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广东省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并对要素投入增长与全要素增长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得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有效劳动作用不明显的结论,指出今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导数进行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由于仅考虑投入要素的数量而忽视投入要素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有失偏颇,且当经济增长率为负值时,还会出现矛盾的结果.重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方法在于用经济发展方程替代经济增长方程.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作为经济条件优越的特大中心城市之一, 在开放经济环境下, 各种资源快速集聚, 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这种快速增长的动力分配状况值得去研究揭示, 以便为北京市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增长模式的转变提供参考。本文研究了北京市1991~2006年期间的各种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 表明在这段时期要素投入的增长, 尤其是物质资本要素投入的增长对北京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偏低。  相似文献   

7.
浙江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贡献率关系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完全竞争均衡假设条件下,新古典主义将技术进步理解为是传统的要素投入的增长所不能解释的那部分产出增长,并把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良好指标。通过运用计量模型构建与引入制度变量和经济结构变量的C—D函数,运用浙江省1985--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资本、劳动、科技和制度要素共同作用下的经济增长,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结构因素与制度因素从全要素生产率中分离出去,从而测算出比较真实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8.
运用传统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时上海近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上海的经济增长是外延式的经济增长,是靠要素的投入得到的,技术进步对上海的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在现阶段还没有出现内涵式经济增长的拐点.二是在现阶段制度变迁对上海的经济增长的作用已微乎其微,也就是说在上海市场对要素资源配置比较完善.三是技术进步来源中的技术引进和研究开发相互脱节,没有达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对上海经济的增长无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理论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来自生产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加。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资本要素在上海经济增长中投入过少,表现为人均资本装备水平过低,进一步导致资本要素产出效率水平低于处于相同经济增长阶段的国家和地区。因此,为有效提高生产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上海必须增加资本要素投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0.
在影响宁夏经济增长的各因素中,物质资本投入的贡献最大,制度因素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还很大。产业结构调整将是加快宁夏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人力资本特别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宁夏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差异日益突出,其中制度因素的差异是导致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其中的资本投入剖解为政府部门投入、私人部门投入、外资投入,从而可以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经济体制、产权制度、对外开放程度三个制度变量,利用具有代表性的省市1978-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区域经济差异。  相似文献   

12.
江浙两省引进外资的绩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翔实的数据,从外资规模、外资质量及外资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等方面对江、浙两省引进的外资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尽管江浙两省在引进FDI方面存在一定共性,FDI对两省经济的影响也有共同之处,但江苏省无论在FDI的规模还烂质量方而,均超过浙江省;在FDI对出口、经济增长、就业、税收等的贡献方面,江苏省的存量指标也高于浙江省。  相似文献   

13.
实现知识商品化和知识资本化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重要内容。在重视知识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中,不仅要强调提高知识在经济的投入与产出中的比重,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改革与建立一种能刺激个人进行知识创造的知识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国经济增长主要是劳动力增长、资本投入增长及人力资本贡献的结果。中国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贡献经历了四次大波动,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模式延续旧体制,投资错位,歧视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必须调整宏观经济政策,重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良性转换。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国2001~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从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三个方面,分析了民生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民生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门槛效应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相对较大,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其次,医疗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小。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门槛效应,比教育支出和医疗支出来得"早一点"。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尚不存在民生投入边际作用递减特征,故而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民生投入;应着重加大对中西部省份的民生投入,促使其超过"门槛值";民生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门槛效应发挥也受其他因素影响,只有民生投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影响宁夏经济增长的各因素中,物质资本投入的贡献最大,制度因素的影响也是显著的,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还很大。产业结构调整将是加快宁夏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人力资本特别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是宁夏经济进一步增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贵州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索洛模型,定量分析了贵州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贵州省的经济增长仍属于投入拉动型增长;劳动投入对贵州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起伏较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模型,对深圳市1979-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对这一期间深圳经济运行质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深圳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其对深圳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只有19.70%,要素投入对深圳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则高达79.18%,深圳经济的运行质量不佳,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大量的要素投入为代价的,技术进步因素所起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9.
科研投入和科技进步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0年到2012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科研投入对当期经济增长质量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将科研投入滞后一期变量和滞后二期变量引入模型,发现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延续逐渐减弱;将经济增长质量滞后一期变量引入模型,进行动态面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仍然显著。因此,增加科研投入可以有效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20.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运用政府生产函数和Feder模型,从定量角度出发,测算了政府投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结果表明:政府投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但不显著,而与直接贡献相比,政府投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较大。针对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构建适度政府规模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