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国际分工新格局中,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很难改变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中国在目前的分工体系中虽然被称为“世界制造基地”,但立足于比较成本优势的制造业很难提升产业水平,因而,我国应适时把握全球化、信息化的新经济条件发掘潜在优势,立足于自身在新的分工体系中的角色,在技术和制度上不断模仿,继而创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才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进而处于国际分工的竞争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WTO以来,中国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逐步从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变,仅仅凭借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只能使我国企业处于被支配、利润微薄的境地,因此,应当提升我国企业国际竞争优势,使我国企业能够在一些产业中具有国际支配地位和被依赖的战略态势,增强企业谈判能力。经济全球化的环境背景使虚拟网络、精细分工、规模经营等企业新竞争趋势出现,中国本土企业应当响应这种趋势,逐步完成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是实力的对话,实力来自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优势和竞争优势。加入WTO后,我国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缺乏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但是我国具有优势的产业对西部来讲并不优,我国的比较薄弱的产业对西部来讲更弱。因此,面对加入WTO的严峻形势,西部省区应加快观念更新,体制改革,结构调整,提高自身的应对能力,谋求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竞争力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实证明,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通过地理位置上的集中,往往可以更有效地形成竞争优势,其竞争优势又能促进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我国地方政府应积极制定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从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际产业分工理论,两国之间的贸易商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相互之间的产业分工特点和产业优势.本文将从两国贸易的角度,分析中美两国产业竞争力变动情况.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能够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同时,我国虽然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其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所处的低端环节或价值链低附加值部分这一现状,但在产品生产环节或价值链环节上已经出现了攀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如何利用FDI来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如何吸引更多FDI是我国引进外资所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两个问题。产业集群既可以提高产业竞争优势,也是吸引FDI的重要因素。发展产业集群和FDI引进相结合,具有很强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产业以及企业在该产业中的位势。而“能力理论”则认为应当从企业内部去寻找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企业的内生变量。在本文中,我们对这两种理论进行反思,一方面检验其有效性,另一方面试图整合这两大理论,克服各自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在WTO框架下,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是衡量一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标志。农业竞争力的研究是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的。应发挥比较优势,利用竞争优势,形成合力;合理布局粮食种植结构,提高粮食品质,走品牌化道路;合理利用WTO规则,加大粮食生产补贴;整合资源,打造海南粮食产业供应链等多种措施来有效提高海南粮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竞争优势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确西部的竞争优势是关系到如何启动西部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把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作为西部的竞争优势,不仅造成东西部不平等的垂直型地域分工,而且使西部专业化发展程度极低,经济发展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发展西部的关键就在于增加参与交易的中间部门,通过多地工业化道路的实施,培育和积累内在比较优势,发展总生产力,提升分工与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竞争优势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国际贸易理论界关于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理论关系及其适用性问题的讨论。本文从这两个理论对国际贸易成因的解释入手,论证了竞争优势在客观上是对比较优势的整合与完善,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应以继续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为前提,以引进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适应的先进技术为重点,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1.
FDI对发展中东道国的外贸竞争力具有正面效应,然而我国吸引的FDI有可能但并未使我国外贸竞争力得以真正提高。利用FDI和外贸发展的正确模式选择应以竞争优势为导向,将比较优势与新技术优势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出口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国际间的各种竞争中,为什么有的国家成功、有的国家失败?这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国家的竞争优势也即国际竞争力是国家或产业竞争成功的根本源泉和标志。本文分析了目前国际竞争力发展的新特点以及中国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在新的世纪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绿色食品是食品安全和转变经济增长及消费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对于调整农业结构、农民增收和增进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具有重要意义.以比较竞争优势和合作竞争为基础,分析了发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要考虑的因素,从政策导向、基地建设、培育大企业集团、与国际接轨等方面,培育和发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中优势.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农产品比较优势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但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我国农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正确地理解比较优势论和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竞争优势论,这是贸易理论和产业理论所要澄清的理论问题。竞争优势论并不能替代比较优势论,比较优势论仍然在我国经济中起作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仅现阶段有实际意义,而且可能是我国长期的比较优势产业。我们不能简单化地加以排斥,而要通过长期努力,在培育竞争优势的同时实现比较优势的升级。  相似文献   

16.
发展湖南特色经济增强市场竞争优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的体制背景、新的市场条件、新的竞争态势下,湖南过去依托的资源比较优势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明显减弱,而竞争优势的培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竞争优势的培育是新形势下振兴湖南经济的重要抉择,增强湖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本思路是:依托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区域竞争力;发挥后发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并着重阐述了增强湖南特色经济市场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协同视角下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协同视角,借鉴波特的钻石结构模型,对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要素进行辨析和分类,研究相关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协同机制。研究表明:企业集群在生产要素、同业竞争、社会资本、产业分工四类内源性要素与需求条件、政府干预两类外生要素的协同作用下,形成和提升了企业集群化成长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WTO框架下,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来提高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是衡量一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标志。海南粮食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测算海南粮食作物的比较优势指数,能够总结出在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下,将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海南粮食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竞争情报(CI)是关于竞争对手、竞争环境和竞争策略的情报。及时建立起自己的竞争情报系统,对国际市场的信息保持高度的敏锐和警惕,对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竞争优势的取得,具有无可比拟的关键作用。我国竞争情报发展的主要模式应该是政府推动下的政府、企业和中介机构三位一体的互动与融合模式,在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参与的同时,第三方中介机构的介入与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20.
明确西部的竞争优势是关系到如何启动西部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 ,把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作为西部的竞争优势 ,不仅造成东西部不平等的垂直型地域分工 ,而且使西部专业化发展程度极低 ,经济发展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发展西部的关键就在于增加参与交易的中间部门 ,通过多元工业化道路的实施 ,培育和积累内在比较优势 ,发展总生产力 ,提升分工与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