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6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29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流行,并随即成为发达国家制定走向21世纪发展战略的理论指导。现在看来,知识经济的兴起正在改变发达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同样,它的兴起也给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有一种观点认为,目前相对落后的地区还不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条件,而只能采取“先农业,后工业、再服务业”的、仅靠接受从发达地区外溢、转移和淘汰的产业来发展经济的梯度推移战略。而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3.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学者蒙克莱田出版名为(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以来,政治经济学作为对整个社会经济问题研究的学科,已经历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庸俗经济学──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三个大的阶段。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批判封建主义经济制度,阐述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规律,是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经济学,具有一定的科学成份,因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来源。庸俗经济学是资产阶级处于没落时期的经济学,其目的是…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分工新格局中,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很难改变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中国在目前的分工体系中虽然被称为“世界制造基地”,但立足于比较成本优势的制造业很难提升产业水平,因而,我国应适时把握全球化、信息化的新经济条件发掘潜在优势,立足于自身在新的分工体系中的角色,在技术和制度上不断模仿,继而创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才能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进而处于国际分工的竞争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5.
随着泡沫经济神话的破灭,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大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那么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工业化进程呢?本刊特邀湖南的一些经济学家、政府官员、企业老总发表见解,以集众家之谋略,为推进工业现代化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企业是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其它服务性经济活动,并以其所创造的效用满足社会和市场需要的经济组织。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企业是一个由许多相互之间具有联系的因素和部门协调配合而组成的整体。在这些因素中,既有人力、物资、资金、设施,还有信息和市场。同时,为了把这些因素有效地组合起来,企业内部又成立了许多职能部门,如情报、生产、技术、销售、供销、财会、人事、行政、仓储等,这些因素和部门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在企业经济活动中各尽其责,缺一不可,这样就使企业构成了一个具有“输入——变换——输出”的功能系统。  相似文献   
7.
刘茂松 《经济学动态》2004,(11):7-29,45
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在国家通过政权力量实施的各种商业规范的保护下,各市场主体自主选择生产与经营行为的一套交易机制。由于市场交易反映的是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因而交易机制实际上是由一套交易规则(原则)组成的。各市场主体可依据这套规则形成某种预期(未来一定时期可能达到的利益目标),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这里,交易规则的核心又是产权规则,这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且也是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结构型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对教育过度的研究出发,在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结构型教育过度,它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有机统一。而统一的基本点是作为生产的“人手”与作为消费的“人口”的统一,家庭则是这个基本点的最终单位。经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在家庭内实现两类生产的统一,就是要运用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规律进行投入与产出的分析,以家庭幸福最大化为目标,调节资源在两类生产的配置,使“人手”与“人口”首先在家庭供养关系层次即供养自身以及供养与被供养之间得以均衡。在这里,家庭两类生产包括面向市场交易的家庭商品性生产、面向家庭内部需要的家庭消费性生产和面向生命繁衍的家庭生育性生产,三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家庭生产体系,形成了社会生产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