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会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百年党史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厚滋养,要深入推进党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促使大学生成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文章将探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一条主线、两个方面、三个课堂、四个整合和五个落脚点。  相似文献   

2.
在对CNKI二十年来思政课教师评价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综合专家访谈、问卷调研结果分析发现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存在诸多问题。为科学有效地解决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出了由精准求才时的鉴定性评价、科学管人时的奖惩性评价、人才开发时的发展性评价组成的全周期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工作实践思考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综合素质、师德师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及服务五个指标为一级指标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评价指标体系,为高校思政教师发展提供启发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红色文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堂中被忽视和淡化,不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应通过红色精神融入课堂、系统设置思政课程体系、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构建多层次思政教育体系传播红色文化四个维度,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能够充实教学内容、提升育人效果、完善教学方式,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当前,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重视程度、融入深度、融入效果、方式方法、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等相关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尝试从职能保障、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学生参与四个维度初步探索廉洁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与问题对策。  相似文献   

5.
制度自信,是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选择和高度认同。制度自信教育是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制度自信涵养的不可或缺的方式。将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增强青年学生政治认同、坚定制度自信,以及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发展的有效手段。要更好地使得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就要在提升对青年学生的制度自信教育的同时有效促进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断地壮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不断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同时也要注重完善制度自信教育本身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等理念的提出和落实,思政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和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高职教育成效,培养大学生的优良品质,促进合格人才的产出。文章立足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与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建设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借助专业课教学开展思政教育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研究热点,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也在全面推进。为探索互联网背景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以"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为例进行教学实践,提出课程分析、课程思政融入主题的选择、教学方法设计等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解决方案,增强思政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以期为市场营销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三全育人"理念是新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据和载体,坚持并全面落实"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是解决当前高校思政教学现状问题,提高我国高校思政教育时效性、感染力和吸引力的有效路径。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三全育人"理念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在育人队伍、育人时间及育人空间三个维度发挥不同功效,构建大思政格局,使育人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9.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对中国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最具感召效应的教育资源。高校要用好战"疫"一线教材,充分挖掘伟大抗疫精神的时代价值,深入浅出开展好高校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通过梳理中国精神新时代内涵及价值,以重视理论对现实的价值指导、重视情感力量对思政教育的重大作用、重视创新思政教学模式为三个着力点,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淬炼大学生思想提供机遇。  相似文献   

10.
高校文学类课程与思政教育有着更多契合点,其思政元素融入有着内在机理,主要包括文学类课程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彰显独特的艺术底蕴和人文情怀。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应立足课程特点和课程内容,强化作品细读,凸显"思政"本色;注重作品朗读,营造"思政"氛围;运用比较教学,突出"思政"主题;尝试课堂剧表演,体验"思政"力量,把课堂教学打造成德育融合的阵地。  相似文献   

11.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高校应在教学目标设置中贯穿思政理念,深入挖掘传统与现代文学中的思政元素,利用具有学科及专业特色的思政内容,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思政"的新教学模式,提高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扎实推进思政教育,促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是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有效途径。文章以机器学习课程为例,探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融入思政元素及优化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初次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福建是一个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具有独特优势。福建红色家风是福建红色文化具体形态的呈现,是福建党史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福建红色家风为切入点,将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从价值维度、理论维度、方法论维度论述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可行性,通过体验式教学、专题式教学、沉浸式教学模式落实福建红色家风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要与思政教育内容紧密联系,职业素养的提升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现状出发,结合高校思政教育以探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融入思政课的路径,为高职院校培养"品""技"兼优的人才提供现实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产生了优秀的海洋文化,但长期得不到重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人类情怀,使中华优秀海洋文化越来越显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中华优秀海洋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中华优秀海洋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加速海洋文化融入思政课进程,使海洋教育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并在对我国当前海洋教育背景的研究下,从不同角度探索海洋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为建设海洋强国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藻类培养基设计”为例,根据农业类专业课程特点,采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本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引导学生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学生的大国三农情怀,提高育人成效,并为其余专业课提供思路和借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生物饵料培养学作为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主要介绍水生动物苗种繁育工日常职业岗位技能: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等。本课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各项思政元素,融入生态养殖、绿色发展理念,并在这当中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概述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分析了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提出了红色文化思政教育要坚持多样性与针对性相结合、运用新的方式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对丰富多样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思想品德教育源远流长。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接触西方文化,受西方思想熏陶,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可行且必要。英语专业课程有得天独厚的课程思政优势。本文以"英国文学史及选读"课程为例,挖掘剖析蕴藏其中的思政元素,使其融入语言文化知识课堂,从创新教学理念、目标、方式方法、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课程资源整合等方面合理研究思政化的英语专业课堂。  相似文献   

19.
"红船精神"内涵丰富,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与思想动力。高校思政教学要融入"红船精神",从理论和实践维度出发,探讨"红船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的价值维度;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精准发力,依循需求导向、强化精准推进,践行"红船精神"融入思政教学策略,以期提升高校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党和国家做好舆论工作的根本遵循,同时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价值引领和方法论指导。新时期以来,思政课在“中国故事”融入教学的实践探索上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宏观宣传多、具体剖析少,就事论事多、深度挖掘少,教师讲解多、学生参与少等问题,制约着“中国故事”功能在思政课堂的发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应遵循政治引领、情理交融和主体互动的原则,切实展现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质意义,不断增强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