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伟 《西部金融》2006,(2):21-22
新一轮农业保险试点形成了"安信模式"、"安华模式"、"互助制模式"、"共保体模式"和"安盟模式"等五种模式.从这五种模式运行看,政府补贴是发展农业保险的重要保障.建议政府明确采取补贴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态度,并加大政府补贴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与传统的"富民"思想和"重农"政策是分不开的,"重农"政策往往与富国强兵政策联系在一起,根源于部落之间的争霸战争。"重农"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为督办农事、重农抑商、变革土地制度、耕战政策、休养生息、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等。在"富民"思想和"重农"政策的指导下,国家制定出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而促进了古代农业生产技术与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农业文明的兴起,这对中国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农业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紧抓农业的基础地位不放松;稳定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两个飞跃"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六个方面.这些理论紧扣中国国情,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农业是中国的战略产业,加快发展中国农业产业,需要政府调整农业发展战略,采取更直接、更有力的政策措施,保护农业、加强农业、支持农业.中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依靠技术进步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力量,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根据我国的国情,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目标主要包括:加强农业水力建设;直接补贴粮食生产;建立扶持农业发展的信贷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邓小平农业"两个飞跃"思想指导下,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小农经济不断向现代农业发展。邓小平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思想,不仅是对列宁合作制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而且揭示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业究竟怎样发展?近年来,我们找到了走产业化这条道路.然而,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政府职能定位问题上,政府要么干预过多,要么职能没有到位,出现了所谓的"政府失灵",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本文试从政府的五大职能人手浅析"政府失灵"的原因、危害,并相应地提出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国力的竞争实质是农业经济的竞争。秦国在秦简公时为了抵御强大的魏国侵凌,在井田制的基础上实行"初租禾"政策。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实行土地制度变革和奖励农耕的政策,通过发展农业,增强了秦国的争霸实力。秦汉以后,中国历代封建政府所推行的农业政策,实质上是战国时期秦国农业政策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国时期中国审计思想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20年代中国近代审计思想框架初步建立阶段;30年代中国近代一般审计思想和理论逐渐成熟阶段;40年代中国近代政府审计思想和理论走向成熟阶段.民国时期中国审计思想的发展对当代的启示主要有:一是引进外国审计理论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二是重视审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三是政府审计思想要吸收民间审计思想的合理成分;四是政府审计应注重事前审计;五是政府审计要发挥更大的作用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县域政府职能规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已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新时期,农村正处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县域政府深度介入县域经济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分税制及作为上级政府的代理机构的双重身份的压力与以自身效用函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两个方面.规范县域政府的职能主要是搞好服务,主动"退出越位",自觉"纠正错位",努力"补足缺位",保证"管理到位".县域政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路径是规划先导,尊重农民意愿,找准工作切入点,发展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组织领导.  相似文献   

10.
为了真正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农村新型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必须树立龙头企业在农村技术创新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进行技术创新,既符合政府的引导方向和市场的发展需求,也可以促进工农一体化的新型产业模式的形成和发展,使农业更具活力,也会使农村的发展出现彻底的改观。  相似文献   

11.
农业的发展事关国计民生。面对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滑坡现状,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已成为新一届政府的重要执政内容。本文从政府介入农业的理论阐释入手,首先证明了政府财政对农业发展的支持保护作用,进而分析了我国支农资金在总量和结构上存在的偏差,并尝试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要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构建与国际惯例接轨 的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体系,优化农产品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农外就业困难及农民负担过重是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速度、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加快我国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为中心,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和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政府、旅游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为三大旅游主体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改善京津冀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并最终推进京津冀总体的区域旅游一体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在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农业风险,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困扰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文章分析了农户的风险管理原则和策略,剖析了农户对政府提供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等风险管理工具的行为反应模式.研究表明,政府的风险管理策略要有农户的良性互动才能产生预期的政策效果,否则会事与愿违.其基本结论为,政府不仅要了解缺乏正规制度安排时农户的策略行为,还要考虑农户对政府的风险管理策略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政府的风险管理应建立在不同农户的内在需求上,把供给驱动型的风险管理策略转变为需求导向型的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政策历来都是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主要经济政策,深入研究如何优化和完善财政政策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延长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空间,不仅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而且对于缓解城镇就业压力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就业创造效应,总结了现行财政政策在促进农业产业集群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拓展农业内部就业空间的具体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深化我国农业内部就业的税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政策历来都是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一项主要经济政策,深入研究如何优化和完善税收政策促进农业产业化,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不仅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总人口85%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的突出问题。加入WTO之后,如何保护、扶持农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是WTO框架下政府国内支持的主要举措。本文从理论与现实角度出发,论证了在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当前我国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我国实际,就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模式选择、相关立法完善及具体运行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品牌营销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对推动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虽有良好的自然资源、政策保障和组织支持,但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急需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大发展,"高碳危机"日益显露。在城市经济圈中嵌入"都市农业",使之与其他低碳产业一起打造成区域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是缓解高碳危机、实现民族区域和谐发展的可行之策。结合北部湾的区域特色和发展大局,我们可以以政府的统筹规划、城市经济、科技、金融、市场和市民的支持为依托,重点打造经济型、体验型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