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初级产品出口主导型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主导型;由资源密集型出口商品结构向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出口结构逐级转变;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加工贸易取代一般贸易成为主导出口贸易方式;外资企业取代内资企业成为出口主体;发达国家成为中国主要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与人民币汇率的关系,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从1980年到1994年一直下降是与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有关的,我国由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到以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的变化过程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时间与幅度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以后,很快初步改变了落后农业大国的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到1994年,中国第一产业(农业渔牧)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8%,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达48.5%,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2.7%.此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仍逐年略有降低,表明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一个新兴发展中的工业-农业大国(参见表1).  相似文献   

4.
孙天琦 《西部金融》2003,(12):12-14
1990年--2002年全国产业结构高度化趋势明显,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上升过程中,全国的工业化程度(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九十年代,我省外贸出口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年出口额由1990年的22.38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93.08亿美元,每年平均递增33%,超过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在全国排名由第7位上升到第5位。出口商品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比例从1990年的22:78发展到1995民的20.3:79.7,机电产品出口从1990年的4.3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17.23美元,占全省出口额的18.16%,成为我省外贸出口的最大宗商品之一。到1995年底,我省累计批准投资企业1851家,合同外资金额386.01亿美元,实际到资企额137.29亿美元。随着我省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自营出…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六大突破”的战略中,经济结构优化的突破是主体。实施经济结构优化突破的思路:一、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有更大发展;二、对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革,加速发展和调整提高工业;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全面提高第三产业水平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资源密集型产品(初级产品)失去了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比较优势在增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但优化的程度不显著。优化和提高劳动力资源结构,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进一步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8.
纵观现代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历程,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事实是,随着一国或一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在整个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便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一带有规律性的现象,用统计学语言表述,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以下简称为第三产就业比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定量地研究这一关系,精确地给出两者相关关系的具体数学形式,可以为经济预测、结构分析与政策评价提供有力的工具,因而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依据实际统计资料,建立起江苏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间相关关系的计量模型(以下简称为第三不业就业比重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今后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就业规模作出预测和分析,以期为实际工作提供若干可资参考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1985年以来,我国在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出口商品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初级产品和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为主演变成以低、中、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为主。以此同时,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FDI)大量流入我国,并对我国出口增长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演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出口产品结构是一国(地区)要素禀赋、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具体表征,安徽省如何在现行条件下实现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取决于对其结构的系统研究。文章系统分析了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的总体现状和内部结构,并与全国水平相比较。得出结论:1999-2006年,安徽省出口产品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一样,都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显著升级。但内部结构存在着相异性;且结构分析显示,安徽省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结构变化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安徽省出口产品结构正经历一场出口结构转变的显著变革。  相似文献   

11.
加速安徽省城市化建设进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省城市化进程总体上经历由慢到逐渐加快的过程 ,其中彰显的问题是城镇规模结构比例失衡 ,基础设施滞后 ,城镇化进程慢于工业化。应优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废除城乡互动的制度屏障 ,以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进口贸易对吉林省GDP的拉动作用是显著的,这一方面表明进口产品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灵必要和经济的,同时也说明了扩大出口贸易的紧迫性。在今后的进口贸易中还应首先继续进口高、精、尖的工业制成品,增加初级产品和不可再生资源的进口比重等。  相似文献   

13.
在核算了1994~2007年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商品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的出口量增长不能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初级产品的出口弱化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各地区的省市有所差异,说明出口商品结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点。  相似文献   

14.
对比重庆1997年和2002年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结果表明:1997年重庆市的经济结构还是以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模式,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关键部门的比重还很少;2002年重庆市国民经济的关键部门不再是以少数的几个部门为主导、大量部门为辅助的简单经济结构模式,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得重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经济体系,成为了中国西部的一个经济文化中心.结合实际,重庆今后主要的建设部门还应放在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15.
2007-2011年期间,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以食品为主、工业制成品以化学制品为主,出口国别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外商投资企业仍是我国外贸出口主体等.对此,我国应打造良好的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环境、强化出口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观念、调整加工贸易战略和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和对外贸易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计量经济统计软件对陕西省的经济社会数据做了统计分析,总结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二者的互动关系和总体特征。工业化对城市化的贡献率较小,而城市化对工业化的贡献率较大。认为目前影响陕西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结构的不合理,工业的高产值与低就业相矛盾在于工业资本密集化和偏重化。指出应当积极培育发展第三产业,提高非农人口就业比例,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创建特色城市。  相似文献   

17.
各地农村工业发展差异的工业化因子、技术因子和管理因子的高载荷指标有从事工业的农业人员占全部农业人员比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率、非农业乡镇企业中女性所占百分比、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所占百分比、非农业乡镇企业中技术人员百分比、非农业乡镇企业中管理人员百分比。重庆市农村工业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其产业取向应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以轻纺、服装为代表的轻工业。  相似文献   

18.
安徽、江苏业已形成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导的出口商品结构。但从内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相异性。2000-2009年.安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以6类为主导,江苏以7类为主导,且安徽相对江苏结构相对“匀质化”。在产品竞争力上,安徽、江苏均有部分产品表现出口竞争力,但具备稳定竞争力的产品类别较少。可能归结于国际市场动态需求变化、产品结构调整政策以及出口规模粘性,安徽绝大多数产品出口变化速度均高于江苏。如果结构调整是以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为目标,那么历经十年的出口结构调整使得原本具备相似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的两省已经表现出较大的不同,安徽相对江苏而言,有较高技术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较少。  相似文献   

19.
论城市化对第三产业优化、提升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城市服务业对城市工业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而当城市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城市服务业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第三产业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高级阶段,这表现为城市服务业由自发发展状态走向第三产业的自觉发展状态,最直接地体现在城市服务业内容的演变和深化过程之中。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直接为生产服务的那部分第三产业所占比得的不断上升,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判断标准。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优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传统服务业比重不断下降、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以及诸如旅游、咨询、物流、连锁经营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面临增长放缓与结构转型的巨大挑战.基于"收敛假说",通过东亚成功经济体发展经验与跨国比较数据,推测中国未来二十年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可能的结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当前中国人均GDP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未来增长潜力仍然较大,预计到2030年左右中国潜在增长率仍然能维持在5%~6%,到2020年应当不低于7%~8%;从产业结构来看,预计到2035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2.8%,第二产业占比41.4%,第三产业占比为55.8%,即第一、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提升,这意味着中国第二产业已经进入了"倒U型"的拐点.当前中国的实际增长率低于其潜在增长率,主要是短期政策波动与外生冲击带来的影响,未来仍需要通过提升人力资本、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等方式促进经济维持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