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是农产品贸易大国,进出口国际市场份额呈逐年上升态势;但市场开放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大进大出的农产品贸易并没有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通过农产品国际竞争优势"钻石模型"的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生产条件、涉农企业经营情况、农产品需求情况、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此,我们可从农产品供应链建设角度入手,提升农产品价格、质量和效益的国际比较优势,提高涉农企业构建、完善、参与、掌控农产品供应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造综合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与质量安全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日益重要和农产品供应链的广泛应用,有必要在农产品供应链框架下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本文以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和质量安全控制效率作为实证分析对象,重点通过实地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企业供应链管理和质量安全控制的相关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供应链框架下合作关系、供应链管理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行为以及安全管理效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鲜度和食用安全性是消费者购买生鲜农产品所考虑的首要因素,而基于连锁超市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可以直接或通过农业联合体、经纪人、生鲜农产品生产基地集中采购,减少中间环节,保证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建立直接有效的流通渠道,真正符合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同时,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生鲜农产品要求的提高,通过超市购买新鲜、安全的生鲜农产品成为很多居民的选择。家家悦连锁超市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成功,也说明以连锁超市为主导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将成为今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关系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关联,在对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设,构建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关系稳定性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因子分析法验证假说,结果表明承诺与信赖、联盟预期、关系资本、利益分享以及市场结构、市场竞争、政策法规对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关系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其中承诺与信赖、联盟预期、关系资本、利益分享为主要影响因素,技术支持对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关系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可为中国—东盟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关系稳定性关键要素管理与控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运用供应链管理思想考察当前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构建政府监管与食用农产品供应链各参与者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相协调的河北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模型。结果表明,河北省应逐步完善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优化食用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机制;改进物流技术,使用冷链物流;整合共享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强化可追溯体系;引导建立产地批发市场;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着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势在必行.只有结合湖南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建立由政府主管部门、消费者、民间组织和新闻媒体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从农产品供应链整体的角度来实施农产品安全的监控,才能克服以往单纯的控制供应链中的部分节点的弊端与不足,保证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不仅有利于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同时也是控制食品安全的有效手段。文章以“公司+农户”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的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协同合作理论模型,并应用SPSS17.0软件和结构方程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通过收益共享、加强沟通、增进信任可以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协同,保障“公司+农户”供应链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徐进 《全国商情》2005,(3):19-21
本文主要阐述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环节,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农产品供应链,一手抓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食品安全的保障措施是:选择供应商,把好食品采购关,加强对食品零售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作为城乡和谐共生的一个微观体现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与农户共生不仅有利于实现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提升 ,实现企业与农户共赢 ,而且对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涉农供应链中共生关系的发展遵循一条循环往复、 螺旋上升的路径 ,涉农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维系和强化是涉农供应链构建、 发展的关键。因此 ,应营造有利于共生关系发展的良好共生环境。  相似文献   

10.
作为城乡和谐共生的一个微观体现,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与农户共生不仅有利于实现整个供应链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企业与农户共赢,而且对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涉农供应链中共生关系的发展遵循一条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路径,涉农企业与农户共生关系的维系和强化是涉农供应链构建、发展的关键。因此,应营造有利于共生关系发展的良好共生环境。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矿区土地复垦投资效果的评价、作用、影响因素及提高矿区土地复垦投资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胡德海先生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较高的抽象思维和思辨能力去选择中、西文化现有的思想成果,塑造出一种新的、富有创见的、思维缜密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形成了他的教育学思想,其中涵盖了哲学、文化学和人类学、系统论、进化论、结构学、结构主义、人本学等思想理论,体现了其独特的学术造诣。  相似文献   

13.
李炜光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24(6):F0002-F0002
近年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的步伐明显加快,用于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增长了4倍。并实施了废除农业税、减免农村义务教育学费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随着改革的引入,“耕者有其田”的问题又一次迫人深思了。  相似文献   

14.
劝说、认同、论辩等是西方修辞学,尤其是新修辞学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界定了这几个关键术语的含义,再进一步探讨如何从修辞学角度评析劝说性语篇。  相似文献   

15.
The research compares consumers with professional marketers on alienation from the marketplace, direct-action to overcome dissatisfaction with products, and support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marketplace. Consumers were clearly more alienated than marketing professionals and tended to be more supportive of radical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Professional marketers were more prone to direct-action than were consumers. A discussion follows with im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as a key integrating institution in society, and the direction of change in the marketplace. Pepsico, Inc.  相似文献   

16.
维系和开拓消费者,是现代企业亟待解决且关系其生死存亡的问题。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没有真正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因此,企业想维系和开拓消费者就不可能有很好的效果。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地辨别顾客与消费者的不同概念。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一生是充满变迁的岁月,生命的奇迹在有一定风险的环境中延伸,如何生存?不仅是一种面对未来,对未来有足够准备的简单说教,而是一种应变、实现知识、创新性应用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内2047县(区)2006~2018年的面板数据,将国内设立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与203个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政策实践视为一次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两项区域政策的实践绩效。分析表明,两项政策实践均能提升政策实施地的经济绩效;扶贫开发重点县中少数民族地区、外生性财政转移支付依赖程度越高地区和市场经济活力弱势地区存在政策绩效增强效应;基于片区、省际、市域和县域层面的成效差异和两项政策效果异化表明深度贫困地区会陷入先天劣势不足、内生动力不足、长期依赖于政策帮扶的困境。更为关键的是,本文基于市场型、管理型和政治型交易费用理论,分别从农村产业革命、农村经营主体和制度创新三个维度,探索乡村振兴的行为路径。此外,必须自始至终将坚守土地产权稳定、农民主体地位、集体所有制公平原则等,完善土地用益物权、构建产业长效发展机制和实现教育、医疗和人居环境等提上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改革试验议程。  相似文献   

19.
动员储蓄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实施的金融抑制政策削弱了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这种政策在长期内降低了私人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化能通过利率、收入、资产选择效应等多种机制提高私人储蓄率。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金融自由化运动。选取1992-2006年为样本区间,通过对中国银行自由化的储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银行自由化对提高私人储蓄率作用是显著的,且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20.
动员储蓄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实施的金融抑制政策削弱了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这种政策在长期内降低了私人储蓄率,不利于经济发展。金融自由化能通过利率、收入、资产选择效应等多种机制提高私人储蓄率。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金融自由化运动。选取1992—2006年为样本区间,通过对中国银行自由化的储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银行自由化对提高私人储蓄率作用是显著的,且具有统计上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