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日本的后发技术赶超具有典型代表性,它分为三个阶段:在战后恢复阶段,日本采取直接的、全方位的技术引进战略,实现经济的最快恢复;在经济腾飞阶段,采取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形成合作创新网络,实现经济的低成本跨越;在经济赶超的领先阶段,由于自主创新不足导致日本的经济长期低迷,后劲发展不足。日本的技术赶超历程表明:要素禀赋决定技术能力,两者又共同决定后发技术赶超的方式。后发技术赶超的关键就是培育要素,提升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发展历史表明,经济理论的重要程度往往取决于被解释现象的重要程度。中国的崛起被称为"东亚奇迹","金砖国家"的崛起已成为"世界奇迹",说明大国经济现象的重要程度是勿庸置疑的。那末,这些后发大国是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技术层面的赶超?这是一个庞大的课题,需要需求独特的切入点并进行系统的研究。生延超博士的新著《要素禀赋、技术能力与后发大国技术赶超》对此进行了大胆而系统的研究。在本书中,生延超博士在拓展了传统的要素禀赋理  相似文献   

3.
技术差距、技术溢出与后发地区技术收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拓展的Verspagen技术赶超模型分析技术差距、技术溢出效应与技术赶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技术差距和溢出效应都取决于后发地区的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技术吸收能力;后发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要适当合理,过大或过小的技术差距都不利于后发地区充分地利用发达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从而实现技术收敛;对后发地区来说,通过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育提升自己的技术吸收能力可以实现技术收敛和经济收敛。其政策含义十分明显,后发国家要实现技术收敛需要培育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4.
后发企业在进行技术选择时采用渐进性创新,但可能陷入"技术引进的陷阱",要想改变这种"创新困境",只有通过自身知识资本的积累、吸收、转化和提升,实现赶超。通过分析知识资本主要要素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知识资本与后发企业赶超的关系,以及突破性创新与后发企业赶超的关系,阐明了后发企业只有利用其拥有的知识资本,通过突破性创新实现后发赶超。  相似文献   

5.
扩展的要素禀赋理论包括要素数量和要素质量两个维度,它们对后发经济收敛的机理是不一样的.鉴于要素数量直接引入的困难,本文借鉴中间产品投入模型,将要素数量的增加转化为中间产品的扩张,通过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推导发现,要素数量,尤其是以人口基数或者人力资本为主体的要素数量成为后发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后发国家或地区要注意培育人力资本,提升技术基础,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降低创新成本,以加快经济收敛.  相似文献   

6.
谭祖谊 《全国商情》2007,(9):117-119,123
人类多样化的需求是分工的根源;要素禀赋是分工的物质基础;要素配置效率决定分工的格局.要素禀赋和要素配置方式决定要素配置效率.技术不仅本身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直接影响其它要素禀赋和要素配置方式.要素配置方式主要由技术水平和制度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国家经济实现赶超式发展的途径主要是依靠技术。除了贸易和引进外资以外,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对外直接投资(OFDI),到技术要素密集度高的发达国家去投资,主动获取技术溢出,通过技术的国际传导机制带动母国的技术进步。本文从国内外两个角度概述了近期有关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的文献,梳理了分析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不同理论基础以及OFDI与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国际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以及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促进一国技术进步与创新不仅可以提高本国的技术存量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改善本国的技术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动态意义上通过各种渠道和机制促使本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机制的形成,为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技术是异质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制造技术发展已经非常成熟,使其技术禀赋优势无从发挥,技术以外诸如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禀赋优势显著。技术性贸易壁垒(TBT)是农产品进口国利用其技术优势削减出口国技术外要素禀赋优势的一种方式,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即处于这种状况。但是,突破TBT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反复博弈的过程,并且这种博弈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成为中国农产品外贸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有企业在技术结构上存在几大问题,包括总体技术水平低、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和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不完善.这与我国的要素资源禀赋结构有关,也与我国在传统的赶超找略下的技术选择有关.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促进国有企业技术结构升级.一方面,引入战略投资者为国有企业的技术升级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引进战略投资者有助我国有企业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