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发技术赶超的方式有很多,按照参与创新活动主体的行为不同,可以把创新选择分为模仿创新、合作创新与自主创新,它们各自的特点不同,作用于技术赶超的机理不一,但都是实现技术赶超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技术赶超理论没有将其微观基础考虑进来,忽略了后发赶超的要素禀赋和技术能力。在扩展要素禀赋理论的基础上证实了,要素禀赋决定了技术能力,而两者又共同作用于技术赶超的方式,进而发现要素禀赋的演变决定了技术能力和赶超方式的演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转换份额分析方法和随机前沿方法,分析了1978~2010年省际要素配置效率对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并利用要素边际产出探讨了要素配置效率低下的原因。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要素配置效率对生产率的贡献较小,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影响;劳动配置效率的贡献要高于资本配置效率,其原因是劳动与资本配置机制存在差异;我国地区间的要素边际产出差异依然巨大,要素配置效率较低。因此,改善要素配置机制,消除要素流动障碍,是提高要素配置效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劳动作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要素,其配置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优化劳动要素配置的过程。优化劳动要素配置包括劳动力总量提升、结构优化以及劳动力收入水平的改善。受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以及劳动力总量与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劳动要素配置效率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特征。总体上而言,我国劳动要素配置效率在不断提升;而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我国出现了劳动力收入增长缓慢、劳动力报酬份额持续下降,以及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与局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措施予以解决,以不断提升劳动要素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4.
基于经济空间本质属性的分析,并将要素流动纳入规模报酬递增和非完全竞争研究框架,要素禀赋的区域性和非区域性划分可以有效揭示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问题。非区域性要素的空间流动形成了经济活动的集聚过程,而区域性要素与非区域性要素在生产过程的相互匹配则决定了经济集聚及其外部效应的性质、特征及其内在经济联系。借助固定效应面板数据以及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配置效率、经济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动态关系进行的经验检验,其结果也进一步表明了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为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提供了空间规划布局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一国产业比较优势可能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其中必然存在着主导性的因素,鉴于我国出口结构和出口模式的现状,本文通过实证检验从要素禀赋的角度来找出了主导我国产业比较优势的因素,然后进一步从要素积累和要素在产业间配置的角度就如何提高我国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国际贸易模式:金融制度效应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金融制度因素对Hechscher-Ohlin-Samuelson(HOS)基准模型进行扩展,分析了不合理的金融体制下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总体低下的现状。结合中国的情况,讨论了由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不合理的经济管制导致的金融市场分割,使得社会要素禀赋结构出现错误的配置。因此,完善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对于中国产业技术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与变迁极为重要。在推进金融市场化、自由化的过程中,对风险问题必须加以审慎的考虑。  相似文献   

7.
要素具有双重属性:商品属性和资本属性.作为商品,要素必须市场化配置,要素价格必须市场化改革,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必须健全和完善.作为资本,要素需要资本化为所有者的股份,以界定和维护要素所有权的权益,实现劳动贡献的部分归劳动者所得、要素贡献的部分归要素所有者所得,充分调动要素所有者市场化配置要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水平和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相似文献   

8.
立足于外资来源国视角,强调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基于2005-2018年中国OFDI面板数据,深入考察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重点探究要素禀赋结构对中国OFDI效应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中国OFDI在整体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资本、劳动和技术要素禀赋结构是中国OFDI影响沿线国家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中国OFDI主要通过增强技术进步效应和生产规模效应对沿线国家生产率产生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OFDI对较落后沿线国家表现为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效应,而对较发达沿线国家表现为劳动力"防御性创新"效应.异质性检验发现,国有企业OFDI对沿线国家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生产率提升效应主要表现在"一路"沿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且主要源于绿地投资模式和广延边际效应,同时中国OFDI的促进效应集中于资本禀赋相近和技术禀赋差异较大的沿线国家.机制分析发现,中国O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和资本要素配置效应等中介机制,推动沿线国家生产率提升.  相似文献   

9.
在随机前沿分析的基础上,测算了各省要素配置效率的变化率及其分解,并分析了它们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全国要素配置效率的变化率,一方面受资本配置效率变化率的强力支撑,使其在资本配置效率变化率的附近增减;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出与劳动配置效率变化率的同步关系。各省的要素配置效率、资本配置效率和劳动配置效率主要受其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存量及其空间溢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要素禀赋论又被称为要素比例理论,被誉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一大柱石. 新结构经济学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将一国的产业结构变迁归因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本文的分析表明:新结构经济学忽视了某些重要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如果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的建议来制定一国的发展战略,企业在要素使用结构上将会高度一致,从而可能导致一国经济在面临外部冲击时产生巨大波动.  相似文献   

11.
运用1998-2007年我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资本、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及企业个体、总体扭曲指数,分析企业要素配置扭曲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TP)的影响,并检验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资本配置扭曲指数基本呈上升态势,劳动配置扭曲指数基本保持不变,总体企业扭曲指数略有上升;制造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其他工业行业,国有、集体企业的要素配置扭曲比其他企业严重,东部地区要素配置扭曲指数高于中西部;如企业能够有效消除要素配置扭曲,则工业企业总体TFP可提高25.56%,东、中、西部地区可分别提高27.34%、20.65%和27.21%,国有与集体企业的潜在TFP增长空间明显高于非公有制属性的企业;资本劳动比提高和规模扩大是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的主要来源,而出口密度、补贴密度、企业年龄、外资因素能够显著缓解企业要素配置扭曲程度.  相似文献   

12.
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的要素收益分析——以中美贸易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要素集聚的偏向性,中国形成出口偏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本文以要素亲赋论为基础,分析了中美贸易中资本与劳动的收益状况--资本收益偏高、劳动收益偏低,这也正是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这种分工格局一方面是要素集聚模式所致,另一方面是国内一系列制度所为,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变要素集聚模式、发展现代服务业、取消户籍制,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提高劳动者工资性收益是改善中国分工地位,刺激内需,提高要素收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一个寡头垄断条件下的要素禀赋理论模型,假定技术水平相同的寡头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具有相同的产出水平,那么一国寡头垄断厂商数目就由其经济规模大小决定,从而可以抵消各国经济规模大小对贸易模式的影响,要素丰缺成为贸易模式的唯一决定因素,从而证明要素禀赋理论和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在寡头垄断的市场条件下也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与多元统计方法,对安徽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条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对以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学生规模、开放办学等指标体系衡量的高校发展基本要素禀赋进行多元统计测度后发现,安徽高校的要素丰裕度仅处于全国中等水平,推动安徽高校内涵式发展唯有依靠制度改革与创新,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升要素产出贡献率,从而提速实现安徽高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融入环境要素的比较优势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和H-O理论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理论的主流,解释了国际贸易格局的分布.但是,由于忽视了生产中的外部性问题,在受到越来越严格的环境资源约束的今天,该理论受到了挑战.将环境成本和环境要素纳入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中,可能发生比较优势的逆转.要素禀赋的优势如果建立在宽松环境标准上,则这种优势是非持续的,将导致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6.
RHO模型整合国际经济学两大基石理论:Ricardian理论与HO理论,全面揭示比较优势来源,更为合理、准确、令人信服地解释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本文在分析RHO出现的必然性、剖析相关研究之后,推导出适合解释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的产业层次贸易流动的RHO模型。我们认为源于多种因素(包括制度因素)作用的生产率与要素禀赋共同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分工基础及贸易流动.并据此探析了我国开放经济发展模式与战略。  相似文献   

17.
国际分工、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地区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区差距的形成、持续存在及其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与不同区域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要素价格扭曲有着密切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深度和广度,以及参与方式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在国际分工中获得的收益也是不一致的。经济收益差距决定了地区差距的形成。但是由于东部地区仅仅处于国际分工形成的全球价值链的末端,因此,东部地区缺少足够的能力来带动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这种能力的缺失,成为中国地区差距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由于中国市场机制不健全和相关政策不尽合理等原因,致使要素实际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进而导致生产要素丰腴的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和社会福利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这种现象成了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大的推动力。通过计量表明,国际分工和要素价格扭曲在不同时期对中国地区差距的贡献度也不完全相同。缩小地区差距较为可行的政策途径是:一方面应该大力构建和延伸国内价值链,实现东、中、西部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减低要素价格的扭曲程度。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后发技术赶超具有典型代表性,它分为三个阶段:在战后恢复阶段,日本采取直接的、全方位的技术引进战略,实现经济的最快恢复;在经济腾飞阶段,采取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形成合作创新网络,实现经济的低成本跨越;在经济赶超的领先阶段,由于自主创新不足导致日本的经济长期低迷,后劲发展不足。日本的技术赶超历程表明:要素禀赋决定技术能力,两者又共同决定后发技术赶超的方式。后发技术赶超的关键就是培育要素,提升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19.
资源禀赋型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受到资源禀赋的双重影响。资源禀赋既可能通过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和需求优势而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也可能通过掩盖资源错配后果、弱化创新动力而制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这种双向影响投射到理论演化层面,既有源远流长的禀赋优势理论,又有发人深省的资源诅咒假说。本文在梳理资源禀赋相关理论的演化基础上,厘清资源禀赋对于产业发展双向影响的基本机理,然后以植物油加工业为例,对资源禀赋对于资源禀赋型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结合研究结论讨论有关政策建议,以期对资源禀赋优势论与诅咒论做出实证回应。  相似文献   

20.
中国制成品出口的结构出现了两个矛盾的,但又是很明显的趋势,即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以纺织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将在国际上长期发挥出其比较优势。究其原因一方面,要素禀赋理论在国际分工起作用,我国仍处于国际分工体系的底端,其产业结构必然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另一方面,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结构上也仅处于加工制造环节,其出口贸易主要也还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上。因此,传统的比较优势即使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中仍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