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当前中国多数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理念、方法、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将积极心理学引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增加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格、创设积极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按照“树立意识—激发行动—培养习惯—塑造性格”的基本思路,打造新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有其自身需要面对的独特的问题与矛盾,要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要完成新的学习任务,要面对现想与现实冲突的矛盾,要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要思考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贫困大学生是高校校园里一个不容忽视群体,他们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心理健康状况更加令人担忧。本文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成因及对策做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由于经济贫困,生活压力大,存在自我价值感低、人际敏感、自卑、焦虑等心理现象。论文通过总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和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从心理脱贫、经济脱贫和心理疏导三方面提出提升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体育活动,发展贫困大学生的积极经验,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可以有效地达到“心理扶贫”的目的,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的研究,希望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显著正相关;与自我的灵活性负相关;与自我的刻板性正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贫困大学生心理症状的变异量。由此也可得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愈益突出,表现为自立和自强能力差,形成自卑心理;学习上的焦虑及生活上的悲观、厌烦心理;过度自尊、自我封闭心理等。其成因主要有家庭与学校两方面, 高校应从提供适当的经济资助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入手,鼓励勤工助学,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贫困大学生是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中的一个弱势群体。本文试从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入手,通过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及特点,并结合学生工作的实践,提出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某高校四个年级的大学生贫困生档案的调查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贫困生要差;(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更加"缺乏自信心",而非贫困生更加"缺乏耐力";(3)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贫困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9.
浅谈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对贫困生的关心、教育与管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分析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入手,对贫困生"精神贫困"的解决提出了相应的看法。目的在于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健康成材。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社会、高校和政府都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贫困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竞争力不够,整体就业率偏低,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签约时间延后、工作单位不理想等问题,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贫困大学生个性化就业干预模型的构建研究,针对贫困大学生及时、高效地解决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着更为敏感和多元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以民族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产生心理危机的根源进行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并且给予贫困生积极的关注和多元的支持,增进其身心健康,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关于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各大高校不断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当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远差于其他普通大学生,高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高校应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问题。近年来,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已成为影响其就业的主要因素。如何从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实际问题出发,切实解决就业工作中的教育问题、就业心理问题和就业环境问题,阐述了通过实施完善的政策"导向"和就业机制,形成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和网络,为贫困大学生就业从多方面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14.
在对2000年到2007年现有的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统计SCL-90、16PF、EPQ问卷的测量结果,从中发现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点。并针对这些文献的研究结果,提出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长期对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进行积极关注和探讨,但是对心理贫困概念的厘定尚不够清晰,尤其是与心理问题、精神贫困等概念产生混淆,在实践中甚至出现相互替代使用的现象。立足新时代背景,本文认为大学生心理贫困是指大学生个体或者群体因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导致的非积极心理品质状态。新时代大学生心理贫困主要有成因多元性、表现多样性、度量复杂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群体,物质的贫困造成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理想和价值观的迷失,导致"精神贫困"。当前社会和高校在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物质资助的同时,亦应加强对其"精神资助",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等措施,做好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资助"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当今我国高校"90后"大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弱,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疏导,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档案来记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等方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8.
使用Perris等编制的逆商(AQ)量表,对大学生逆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逆商总体处于中等位段,但是责任感相对较弱,并且对失败的归因方式有待改进;有38.76%大学生逆商水平低于群体均分;不同年级大学生逆商存在差异,城市大学生逆商高于农村大学生,贫困大学生逆商优于非贫困生。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应当以积极心理视角,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面对挫折,以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夯实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问题被社会广泛关注。由于经济贫困,家庭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发展不平衡,受学校内同学影响,受社会风气影响等因素的作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心理矛盾冲突明显,两极化心理并存,负面心理状态明显。应该从改进贫困生的经济资助运行方式、创新对贫困生的思想教育方式、改进贫困生的心理疏导机制等方面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归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未来社会的人文品质,他们的心理特点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学习压力、恋爱失败、家庭教育、性格特征、就业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