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当前中国多数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理念、方法、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将积极心理学引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增加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格、创设积极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按照“树立意识—激发行动—培养习惯—塑造性格”的基本思路,打造新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着更为敏感和多元的心理健康问题。本文以民族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产生心理危机的根源进行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并且给予贫困生积极的关注和多元的支持,增进其身心健康,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受到教育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现实情况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严峻,必须在让大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某高校四个年级的大学生贫困生档案的调查研究,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探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贫困生要差;(2)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更加"缺乏自信心",而非贫困生更加"缺乏耐力";(3)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于贫困男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经成为一个相当规模的群体,物质的贫困造成部分经济困难学生理想和价值观的迷失,导致"精神贫困"。当前社会和高校在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物质资助的同时,亦应加强对其"精神资助",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等措施,做好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资助"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郭瑶 《全国商情》2011,(Z2):79-8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2003年开始受到社会关注,到2008年前后达到高峰,从2009年至今渐渐落潮。问题有过度自尊、自卑;焦虑、抑郁等。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原因是贫困,其对策主要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健全贫困生的资助体系等。  相似文献   

7.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的研究,希望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调查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显著正相关;与自我的灵活性负相关;与自我的刻板性正相关。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刻板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贫困大学生心理症状的变异量。由此也可得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归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未来社会的人文品质,他们的心理特点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学习压力、恋爱失败、家庭教育、性格特征、就业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我国贫困人口脱贫进程不断加快,相对静态的扶贫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当前贫困退出工作需要。对湖北省徐家村的田野调查显示:贫困户与普通农户对于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的意见和态度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贫困户希望动态管理能够更加全面,普通农户则希望贫困进出通道更加畅通。扶贫动态管理和贫困退出机制不够健全,如进出机制不够灵活、动态监测指标单一等问题是贫困户和普通农户的共识;贫困户认为动态监测不全面,导致自身部分贫困问题得不到及时帮扶;普通农户认为贫困进出机制不灵活,一旦成为贫困户便可以长期占有扶贫资源,新的贫困群体则难以介入。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但要强化扶贫动态管理,并逐步构建科学规范、公平高效的贫困退出机制;还应坚持正向激励,强化问责督导,让贫困退出经得起社会和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校园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互联网已广泛影响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大学生既是最早接受网络的群体之一,也是受网络影响最深的群体之一。因此,在积极与消极、获得与失去并存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下面,本文即就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作简要地论述。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的问题综观目前高校的网络现状,本人以为网络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产生了如下几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特殊学生群体,由于经济贫困,生活压力大,存在自我价值感低、人际敏感、自卑、焦虑等心理现象。论文通过总结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和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从心理脱贫、经济脱贫和心理疏导三方面提出提升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使用Perris等编制的逆商(AQ)量表,对大学生逆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逆商总体处于中等位段,但是责任感相对较弱,并且对失败的归因方式有待改进;有38.76%大学生逆商水平低于群体均分;不同年级大学生逆商存在差异,城市大学生逆商高于农村大学生,贫困大学生逆商优于非贫困生。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应当以积极心理视角,引导大学生正确的面对挫折,以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夯实大学生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中职学生)是介于中学生与大学生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特殊的年龄段及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有着有别于中学生和大学生的特殊心理状态。社会认知的偏见,教师、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及方式,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不良经历以及青春期年龄阶段的特殊性使中职学生在情感心理、性心理、个性心理、学习心理、自我心理、择业就业心理等方面较普遍存在心理困扰及心理障碍。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及心理环境,要重视中职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训练。要努力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协调发展,要创造条件增进学生良好的人际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贫困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愈益突出,表现为自立和自强能力差,形成自卑心理;学习上的焦虑及生活上的悲观、厌烦心理;过度自尊、自我封闭心理等。其成因主要有家庭与学校两方面, 高校应从提供适当的经济资助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入手,鼓励勤工助学,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教育方式来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现了高校贫困大学生群体,贫困大学生的数量日益增加.因此,从分认识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事高校工作者不可懈怠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激发了数字化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大学生群体接触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广泛,在数字化新媒体所带来的同侪压力的影响下,普遍缺乏自我意识的大学生群体,极易被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所影响,进而引发群体盲思,缺乏全面且理性的思考,最终造成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危机,长期影响心理健康。本文研究能够在数字化新媒体时代下,推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提升和完善。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加强高校学生心理监控与干预,同时优化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并对营造正向的协同培养环境,有效弱化同侪压力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发挥高校心理育人的作用,为我国社会提供心理健康、思想健全的有力人才,为我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历史赋予了地方政府艰巨的使命。面对新农村建设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需要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及其存在的矛盾,地方政府作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中央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之间转化的桥梁,要解决城乡发展的差距和日渐深化的农村的贫困,要使农村进入一个更大的关联社会,参与到新的社会交换系统中来,从而消除社会结构不完善的缺陷,地方政府的合理定位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精神层次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定型时期,容易滋生各种心理问题,及时发现与正确引导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作用。大学校园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地方,和谐校园的构建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论文以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的表现特点为出发点,进一步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和谐对和谐校园构建的意义,最后重点探讨了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的构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总体的和谐是靠各个阶层和群体间的和谐共同构成的.构建金融和谐要认真面对地方经济、企业融资和信贷投放等矛盾和困难,以解决信用贫困为重点,依靠政府打造信用平台,立足地方经济,加强金融服务,共同促进和谐金融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是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的场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直接关系到高校能否适应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日趋严重的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应该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