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技术引进的日韩模式分析及我国发展战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技术引进是落后国家取得后发优势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的关键。二战后,中、日、韩都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技术,但成效却相距甚远。本文通过分析日、韩模式的成功之处,结合我国技术引进中存在的缺陷,为今后我国的技术引进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发挥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促进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地区作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排头兵”,在制定本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强与中亚各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缩小东西差距,以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马鞍山市"以港兴市"战略,是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做出的战略抉择。实施"以港兴市"战略的切入点在郑蒲港,其后发优势、综合交通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凸显。为做响"以港兴市"战略,应培育临港产业,力促马鞍山市的"转型升级";拓展港口腹地,开展港港合作,实现马鞍山市的"加快发展";提高港口综合服务水平,打造马鞍山市"对外开放高地"。  相似文献   

4.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中国技术引进的目的、方式、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动力、能力和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各阶段宏观经济工作质量、技术创新体系的变动使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成效呈现阶段性差异;计划经济体制对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产生了双刃剑的作用;这些与国际关系等非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使1949-1978年中国工业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对中国技术引进的目的、方式、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动力、能力和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各阶段宏观经济工作质量、技术创新体系的变动使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的成效呈现阶段性差异;计划经济体制对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产生了双刃剑的作用;这些与国际关系等非经济因素交织在一起使1949—1978年中国工业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呈现出不同寻常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发挥“后发优势”、谋求经济的较快发展为目标的技术引进活动在我国有较为长远的历史,但集中的技术引进却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内化其本身是技术引起系统的有机和必要组成,其本身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就技术内化的一般涵义而言,它是指对引进技术进行系统、深人地科学分析,反向研究它的性能、结构、设计、制造以及其它与之有关的重要因素,通过移植、综合、改良、发展等方式,进而达到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和扩散的目的。更进一步地讲,技术内化的客体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引进技术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技术引进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自改革开放以来,技术引进工作成绩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带来了技术进步。但是技术引进工作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重要一点就是没有结合国情。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借助西蒙·库兹涅茨、赛尔奎因和钱纳里的研究成果对福建省的产业发展进行总体的定位分析,其次对产业结构优化的背景进行分析,最后分别从比较优势战略、竞争优势战略和后发优势战略三个层面提出了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9.
转型时期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双轨制特征,造成技术引进的成效不理想,国内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政府政策的有效性不够等。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思想,深化技术引进工作,扩大技术引进成效,以及深化体制改革,建立适宜于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等,是优化中国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在技术引进上的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怪圈是制约我国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这也使得中国产品出口的时候始终受制于人。而海尔集团成功的技术引进与发展创新战略在自己成功的同时也为广大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提供借鉴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关于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优势理论一直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和核心,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比较优势理论也不断经受着其反对者理论和经验验证上的挑战。回顾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发展过程,从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理论研究、影响因素和实证研究等若干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发展中国家实现本国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提升本国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比较优势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前重庆并不具备全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比较优势,重庆应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行“冷处理”,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特点,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选择发展战略,即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致力于改造传统产业,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局部领域占领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比较优势理论对世界贸易的发展影响深远,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在现实应用中显现出一些缺陷。从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来看,尽早确立本国的竞争优势,以避免比较优势陷阱的形成和贸易条件的恶化尤为重要。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的缺陷,分析了中国建立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成本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目标虽然是为了自身的价值最大化,但必须通过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来实现.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是通过选择正确的竞争战略来实现的,而竞争战略的选择要受到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制约.企业战略的实现,离不开成本管理系统,不同的战略需要建立不同的成本管理系统.而不同的成本管理系统又由不同的成本工程管理系统、成本业绩管理系统和成本信息管理系统所组成.  相似文献   

15.
比较优势理论一直是我国所采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比较优势的动态提升一直是我国经济学界中谈论的热点,本文从阐述动态比较优势的涵义出发,提出了一条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带动比较优势的动态提升的道路,并通过分析得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能在促使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完善市场机制等方面推动比较优势的动态提升。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制造业的技术优势行业与技术跨越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以制造业中的技术优势行业为切入点 ,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与特点、不同类型企业的R&D格局、国际技术差距和国际竞争力状况 ,在这个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跨越战略。作者认为 ,我国实施技术跨越战略的重点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电气机械及器材、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 4个行业 ,重点领域主要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相应地 ,政府要推行正确而有效的战略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台湾在20世纪50至80年代期间,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成功承接,推动了岛内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时间维度上看,台湾承接产业转移经历了从发挥比较优势到集聚优势的跨越。基于共同的血脉和文化基础,台湾的经验对于芜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的核心城市,芜湖需要在秉承集聚优势理念的基础上,在规划经济园区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加强包括领导力、战略、制度、优势资源等集聚能力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优产业结构决定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禀赋结构。本文通过美国、日本两国的产业结构的分析,得出建立竞争优势战略来优化江苏的产业结构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企业战略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指导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一种管理思想,它具有前瞻性、全局性、长远性和稳定性等特点.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是由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可模仿的、不可替代的活动、资源和能力所导致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战略的目的就是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战略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是对企业的价值活动、资源和能力的整合.企业战略就是通过创新来获取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一种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是目前流行的最新国际贸易理论学说,对我国制定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和发展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国家竞争优势的各项要素入手,分析目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并就如何构建我国服务贸易的国家竞争优势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