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后危机时代,及早做好退出战略部署和经济政策调整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论中国经济是否出现二次探底,总体宏观经济政策调整重点方向应该及早明确,应该在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更好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培育新竞争力,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操作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内需乏力,经济增长趋缓等问题与宏观经济政策操作密切相关。在宏观经济政策操作中,既存在财政,金融政策调控的作用方面相悖的现象,又存在宏观调控的多目标追求难以形成调控合力的情况,还存在宏观调控的着力点选择不当的症结等。为促进经济增长,应以刺激最终消费为着力点,以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为调控主目标,对宏观经济政策操作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3.
对运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进行思路调整,应结构本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科学制定相应的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充分地用好用活宏观经济政策,扬地区经济发展之长,避不利因素之短,能动地将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融入微观经济发展之中,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协调配合,使其调节和引导功能在本地区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从而促进“十五”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4.
扩大投资是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从发挥经济政策体系合力的要求看,应当对三类企业入市政策进行适当调整,以抑制企业资金股市投机行为,引导企业积极扩大实物投资,促进企业技术水平与竞争力的提升,推动国民经济走出低谷。  相似文献   

5.
随着入世后开放程度的逐步加深,我国宏观经济和一些弱势产业将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面对WTO协议规则的相关规定和我国的入世承诺,我国的财政补贴政策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力求达到减小冲击,谋求发展的目的。本文通过对WTO有关规则和我国目前财政补贴现状的比较,提出了我国财政补贴政策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提高了美国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稳定性,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基础,从而要求宏观调控的理论和实践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本文在介绍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美国宏观政策的影响,并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提出调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操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这给中国宏观经济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就业问题。对此,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做出了相应调整:从淡化总量政策到强化总量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反方向的组合向同方向的组合转变,汇率政策从人民币升值的方向转向贬值的方向,从近期的刺激需求逐渐转向兼顾活跃和改善供给。2009年的中国经济会比2008年更困难,未来两三年的中国经济将比较困难,但未来的二三十年,中国经济应该是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政府及时制定了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一揽子宏观经济政策,这些宏观经济政策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2010年我国应在保证政策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及时完善其不足,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质量与执行力。  相似文献   

9.
面对我国自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出现的需求不足、供给过剩问题 ,我国已连续近 6年实施以扩大内需为主旋律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但实践效果至今仍不理想。回顾与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前 30年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经验与教训 ,对调整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取向具有重大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宏观经济政策协同配合的调节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基于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配合的调节开始发挥作用。然而,由于我国正外于体制转轨时期,宏观经济政策运用中仅仅关注于技术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难以取得理想的政策协调效果,只有在技术性协调的同时,关注财政货币的政策体制性协调,即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运用中的体制性参数的改善,才能取得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运用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各种宏观经济数据表明.我国当前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核心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宏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这些紧缩性调控政策与经济过热之间似乎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怪圈。本文从矛盾产生的根源和宏观调控政策的作用机理入手,指出了现有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解决经济过热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方面的局限性,并揭示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我国现有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情况,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调整与重构。财政政策作为我国政策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政策框架调控中占据重要位置。探讨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的重构时,分析有关财政政策的重要理论,能为我国走出当前政策困境提供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流动性过剩是内外经济结构失衡的结果,却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陷入两难困境。本文从调控目标、调控工具、调控机制分析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困境,指出在短期内增大人民币浮动的区间、多种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是缓和矛盾的办法,从长期来看,还要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入手。  相似文献   

14.
扩大内需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上应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从长期看主要在于调整收入政策。“需要”不等于“需求”,消费“需求”的增长必须以消费能力或收入水平的增长为基础。目前由于民众收入差距拉大导致贫富不均,明显削弱了广大消费的消费能力,降低了消费意愿,扩大内需的重点应放在建立适应市场机制要求的收入政策上。  相似文献   

15.
一、金融危机更加突出了提高消费率的紧迫性2008年下半年,在美国次贷危机逐渐蔓延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迅速发生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年之中调整了两次:从"防过热、防通胀"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相对过剩”与产业结构扭曲共存的民政部下经济启动,不论是调整供给还是刺激需求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并都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应当把经济启动问题放到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地区、城乡之间及城镇内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背景中加以认识。不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任何宏观经济政策的政策效应都将被极大地抵消。为此,笔者提出了长短期政策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加工贸易是我国的主要国际贸易形式之一,在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中国加工贸易本身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国家宏观政策现在对其正在进行逐步的调整。可以预见:加工贸易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宏观经济政策整合将继续调整加工贸易商品结构,严格管理加工贸易准入制度,以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升级,而加工贸易区域结构也将继续向中西部梯度转移,并集中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作用,实现加工贸易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我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分析宏观经济的两个方面,提出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和宏观经济政策稳定性在政府补贴政策对企业生存发展影响的调节作用方面的理论假设,并利用生存分析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政府补贴更愿意在宏观经济增长速度低的时期实施,但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政府补贴对企业生存概率的提升作用要明显高于低速增长时期。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性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概率较大,并且在宏观经济政策不稳定时期加大企业的补贴力度相比政策稳定期能够更明显地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中市场经济转轨的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由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的转型,在转型中宏观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严重。这一结构性矛盾具有综合性,深层次性,萎缩性特征,在转型时期,新一轮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任务是积极发展高新产业,搞好国有企业的职能定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取向的内涵是,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结构调整;解决结构优化过程中的制度缺位问题;进一步调整国有经济结构,加快非经济的发展,发展特色经济,提升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0.
IS-LM模型是西方宏观经济理论中的重要工具。目前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使中国的IS-LM在很大程度上缺乏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特殊的IS-LM曲线决定着我国在政策选择时要重视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要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得以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确定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辅配合关系,注重宏观政策的调节配合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