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拥有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两个辽宁省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国际投资学、全球化与大国经贸关系、国际经济合作五个博士学位授予专业.国际贸易学、世界经济两个硕士学位授予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一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经济全球化与东北亚经济一体化”,国际贸易模拟操作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杨奕 《全国商情》2011,(Z3):72-73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有了比较大的增长。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传统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总是与高职院校为市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格格不入。本文以国际贸易专业为例,重点阐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信息沟通能力的现状及其成因,从交际学的角度概述了信息沟通能力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信息沟通能力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4.
按照工学结合的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搞好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绿色食品方向)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逐步探索形成了“岗位引导,学做合一,模块培养,循环递进”的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该文从这一模式提出的背景、内容、实践和保障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推动高职教育其它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宋金龙 《企业家天地》2011,(12):133-135
全球经济衰退对外贸进出口影响持续,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加大。提高专业学生综合技能和素质,是提高学生就业力的重要保证。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技能,从专业外语教学、实践教学、课程开发等角度探索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开展实践教学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本文从规范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校内外练兵基地建设与管理、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方面,对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7.
高职商贸旅游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升,需依托“1+X”证书开展“书证融通”教学。通过“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渠道,探索校企双方在“1+X”证书开展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构建商贸旅游专业群“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展开校企共建商贸旅游专业群“1+X”证书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研究,探索建立高职商贸旅游专业群“书证融通”教学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题及其破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本文从高职教育作为一种高教类型被确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偏差和高职院校生源特点等情况出发,提出基于“工学结合”的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高职院校加快内涵建设的重要意义,并着重分析了基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高职专业多学科支撑和集群等六大难题,最后结合我院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了重构专业群(链)、创新产学合作模式等六大举措。  相似文献   

9.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取得社会认可度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是一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探讨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必要性,以及高职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引导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证观",处理好"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以突出职业性、实践、工学结合为特点。工学结合只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不是其全部内容,还需要“赛学”结合、“研学”结合的两翼配合。可以说,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点是工学结合,亮点是“赛学”结合,难点是“研学”结合。“一主(工学结合)两翼”(“赛学”结合、“研学”结合)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完整解释。  相似文献   

11.
本论证了培养高质量的营销人才,需要高质量的“双师型”素质的营销教师的必要性。从高职教育的营销教师素质的培养和营销实践教学改革的现状出发,对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模式,培养高职教育营销教师“双师型”素质的问题进行了可行性探讨。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人类消费模式转型与国际贸易转型联系起来加以考察,不难发现可持续消费全球化正在导向可持续贸易国际化的一般规律。本文在揭示21世纪时代特征与国际“消费与贸易双重转型”的关系、分别探讨人类消费模式转型与国际贸易转型之后,进一步探讨国际消费与贸易“双重转型”的动力条件,探析推进可持续贸易发展的政企协调“分工”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能适应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应该在对“双师型”师资内涵和现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考核机制,构建有利于人才持续发展的优良环境,才能保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建设构想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阐述了三年制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的思路,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核心,构建合理教学体系,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创建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努力夯实为办学条件,培养出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IT”高级蓝领人才。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伴随我国信用管理体系和信用制度的建立,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用管理人才成为急需人才。高职院校开设信用管理专业在中国乃至世界均属首创。本文就高职信用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6.
“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学生生产实践与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紧密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学工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高端技能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具有显著的效果,保证该模式的成功运行应注意企业和师资队伍两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在2005年教职成[2006]4号文中就提出了高职院校的“工学结合”教育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是将学习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社会、企业和学校的各种资源,将以课堂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与在实践中获取工作经验的校外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能力。高职院校各专业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工学结合”的具体实施。本文从高职高专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和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学校酒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订单培养”模式在国际金融专业的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是困扰着高职院校的大问题。为了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实现高职教育向“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教育机制的根本转变,对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是重中之重。“订单培养”,作为一种新型的学生培养模式,其推行以来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勃勃生机,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一条可行之道。该文从金融企业的用人机制、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专业的办学实际出发,探究在我校金融专业实施“订单培养”教育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工”是指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顶岗工作,“学”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两者有机结合,构成了有效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与专业建设密切相关,是“产学结合”紧密化的结果,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体现出交替式和常规化的特点,认真组织实施才会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当前的“订单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的完整性与个别企业的“急需”之间、教育的针对性和专业通用性之间、就业的针对性和人才合理流动的要求之间存在的急需解决的矛盾,并阐述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