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1 毫秒
1.
信用经济的快速发展促成了保证保险业务的急剧增长,但近年经济环境变化引发信用风险激增,保证险承保利润也随之"悬崖式"下滑,保证险经营陷入困境.通过对保证保险内部各险种经营状况的具体分析,发现融资性保证险业务巨额亏损的同时,非融资性保证险业务呈现出风险低,市场需求潜力大,经营稳定的特点,并符合监管当局的政策导向.建议保险公...  相似文献   

2.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兴起而在商业保险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保险业务。由于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属于一项新的业务,相关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理论研究相对有限,相关保证保险条款设计不够完善。因而出现的问题较多。实践中各地法院对保证保险案件的认定和处理也出现了较大的分歧。这些分歧的焦点集中在保证保险法律性质问题的探讨上。  相似文献   

3.
保证保险性质之探讨--兼论我国保证保险之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舶来品",保证保险在中国学术界引起诸多争议.国内对保证保险的性质存在三种学说保险说、保证说和联姻说.无论是在存在原因、责任还是在运作上,保证保险都应当属于一种担保方式而非保险经营.中国保险界对保证保险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从中国保险业自身之稳定出发,保证保险之业务应当由专门的担保公司来经营,而不宜由保险公司兼营.  相似文献   

4.
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兴起而在商业保险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保险业务。由于我国的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属于一项新的业务,相关法律机制不够健全,理论研究相对有限,相关保证保险条款设计不够完善,因而出现的问题较多。实践中各地法院对保证保险案件的认定和处理也出现了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证保险的法律性质问题;二是保证保险合作协议的性质问题;三是保证保险合同中免责条款的效力问题。  相似文献   

5.
保证保险合同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出现了大量的保证保险合同,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未对此作出具体规定,学术界和司法界对保证保险合同的性质存在较大争议,从而导致司法实践中处理保证保险纠纷时在适用法律上不尽一致。保证保险不能被视为由保险公司作保证人对贷款合同的保证担保,保证保险合同不具有从属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保险企业已经从过去单纯的承保理赔机构变成了溶补偿与投融资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企业,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已经成为保险企业弥补承保业务损失,增强资产实力和赔付能力,提高信誉和竞争能力,追求高效的重要渠道,我国的保险业也顺应这种大趋势,特别是金融体制的改革及证券市场的开放,为保险资金的运用创造了良好的时机和重要的场所,但是,我国保险市场及证券市场发育得还不完善,投资渠道较狭窄,保险企业又是负债经营的企业,要求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及收益性。如何更安全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投资渠道,保证保险企业的偿付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增强企业的实力及竞争能力,是各保险公司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的思路是:银行发放动产质押贷款的同时,就此笔贷款向保险购买贷款风险保险,由保险公司来保证银行信贷,从对开办动产质押贷款保险保险的市场分析看,有不利因素,也有有利因素,从对开办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的风险性分析,为降低风险需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确定质押率,担保金额,投保期和有效期,赔偿额等;开办动产质押贷款保证保险的社会有利条件是“混业”经营的发展,保险创新的推进,保险法规的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建立等。  相似文献   

8.
保险公司承保和保险资金运用是推动公司发展的“两个轮子”,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是保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然而,通过资金运用获得投资收益来弥补直接承保业务的亏损是寿险经营的普遍现象。但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趋弱和资本市场低速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受到严峻挑战。中国人寿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寿险公司,必须在承保和投资之间进行理性抉择,确保“两个轮子”协调运转,才能带动和实现整个保险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可以通过有效遏制产品质量隐患和积极的保险赔付来降低因产品质量缺陷导致的各类社会损失,增进社会福利,但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本身的成本又制约了其福利效应的充分发挥.提升我国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制度效率的关键在于控制该项制度本身的成本.为此,需要构建和完善保险信用制度,推动产品质量保证保险走向规模化经营,提高保险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完善相关立法,加大宣传力度,并积极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已进入消费信贷时期。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开展了多年,出现了“好叫不叫座”的现象。究其问题所在主要是银行,保险公司,购车人和汽车销售商四方关系没有合理理顺,而且该业务“二高一低”即高出险率,高赔付率以及低追偿成功率。为此,业务涉及的各方要加强合作,规范操作,联手做好贷前资信调查,事后追偿工作,共同维护汽车消费信贷保证保险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