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顺应经济发展的潮流,进城务工经商,从而导致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缺少父母的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笔者对苏北宿迁市泗阳县王集镇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现状,并尝试构建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作用.以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大规模城乡务工迁移现象导致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作为近年来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他们在亲情饥渴、成长环境不平等的境况下.承受着用边外界环境的多重歧视与来自家庭、学校偏激的教育引导方式。留守儿童内心自我保护意识的畸形发展使得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成为很大的社会问题。毋庸置疑,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留守儿童确立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建设新农村,发展新重庆,构建和谐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刻不容缓。通过在重庆农村进行抽样调研。发现问题,尝试分析原因,并从实践层面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能共同努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留守儿童作为新出现的特殊群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对606名留守儿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发现:留守儿童在学业、行为习惯、心理、安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应依靠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亟待关注。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经济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令留守儿童学业与身心发展陷双重不利境地。学校教育有意无意漠视其特殊性,致使留守儿童学习生活背负更多消极体验。课程内容"城市化"倾向忽略了农村儿童的现实需求。对此,需加大西部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拓宽留守儿童教育途径。学校应切实转变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课程设置。要强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转变其教育观念,适时加强亲子沟通,促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绝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而已经演变成为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这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是心理问题,这一问题已引起社会各阶层的关注。农村学校是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理想场所,我们应有效利用农村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作用。同时,应深刻认识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努力协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力量.切实加大援助力度。  相似文献   

8.
以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为指导,社会工作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性安全。文章通过完善家庭、学校和同龄群体的社会功能,建立家庭与学校之间、家庭与同龄群体之间、家庭与邻里之间的有效沟通与良性互动,共同构建儿童性安全社会支持网。社会工作者在宏观层面积极改善乡村家庭教育性话题禁忌,告诫成人对于儿童性玩笑的风险;向教育主管机构倡导学校性安全教育,普及儿童性安全知识;社会工作者针对儿童性犯罪进行评估和鉴定,区分恋童癖和一般性犯罪,并采取科学方法矫治和监督儿童性犯罪者。社会工作在阻止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性犯罪方面定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存在四大问题:家庭关爱欠缺、政府关爱主导不够、学校关爱力不从心、社会关爱体量太小。大学生参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意愿较强,但渠道太少。有必要采取措施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发关爱服务的人力资源,可以设立关爱留守儿童专项基金,用以资助高校公益性学生社团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服务。高校可以将志愿服务融入教学与实践,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同时加强管理与指导,将公益性学生社团培育成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地区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在学习、生活、心理、品行、安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保护、维权、教育与关爱,但仍存在问题。应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服务网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完善动态监测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状况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外出打工父母数量的增加,留守儿童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留守儿童亲子关系也不容小视。父母与留守儿童沟通次数少,方式单一;亲子关系内容肤浅,范围狭窄;外出父母不重视亲子关系,缺乏沟通意识;父母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影响小,浅薄的亲子感情会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很多问题。本文从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作为切入点,为缓解这种不良的亲子关系提出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留守社区的乡土社会特点以及人口特征,指出留守社区对留守儿童提供社会支持的重要性,关注并探讨留守社区中赌博、盖房风气、教育传统等氛围对留守儿童观念与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存在着家庭教育质量低,留守儿童性格怪癖及心理负担校重等方面的问题.尽快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功能及社会教育质量,释缓他们的心理压力,使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民工大潮向城市涌入,生活在农村中的新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的现状令人们担忧.如何保障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祖国未来建设的栋梁之才,对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入手,提出了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四个问题,并重点分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缺位或失当、学校德育工作滞后或缺失、农村不良环境的催化和青少年时期的个性特征致使他们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这一问题近年来巳呈严重化发展趋势。而社会未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为此。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学生犯罪问题的研究,找出其存在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让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6.
从家庭功能弱化这一视角出发,分析了家庭教育功能、家庭情感功能、家庭保护功能弱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从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农村社区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现状及其与亲子依恋和同伴接纳的关系,文章分别采用儿童孤独量表、友谊质量问卷和亲子依恋量表对贵州省毕节市312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总得分为(38.64±7.97),在是否独生和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独生或年级越低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得分均越高;孤独感与亲子依恋、同伴接纳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19、-0.36,p<0.01);同伴接纳在农村留守儿童亲子依恋与孤独感之间起着显著的中介作用(B=-0.33,P <0.01)。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问题比较突出,亲子依恋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孤独感,部分是通过同伴接纳的中介作用实现;预防和降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风险,应注重从家庭亲子关系和同伴支持多个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和教育状况、心理状况、学习情况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实途径和长远对策.  相似文献   

19.
作为社会转型中衍生的新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打工,家庭教育缺乏,其成长具有鲜明的不健全性.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找出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方式,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城市儿童社区感困境的描述,倡导家庭、学校、社会关注儿童社区感缺失的应对,并提出一些应对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