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国家审计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其自身所具备的宏观性和全局性,在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2009-2017年除西藏和港澳台地区外的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国家审计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国家审计对象范围和"免疫功能"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通过替换变量、缩小样本时间年限等稳健性检验,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2013年审计署点名审计的地区,国家审计对金融稳定的维护作用更强.路径分析发现,在财政透明度较高的地区,国家审计"免疫功能"的作用更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国家审计对象范围和预防功能有助于维护金融稳定;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国家审计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发挥的作用更显著.基于地区异质性和经济发展质量异质性发现,国家审计对象范围和"免疫功能"在中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质量较低的地区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监督经济健康发展、制约权力规范运行的制度安排,是国家治理大系统中的“免疫”系统.金融审计在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国家治理在金融领域的重要实现途径.因此,应通过提升审计层次,从宏观上推动国家治理;完善审计方式,增加专项审计调查和绩效审计的比重;改善审计组织管理,整合优化审计资源等措施来发挥金融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的效用.  相似文献   

3.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是我国财政改革的一项有意义的尝试.会计集中核算也给国家审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会计集中核算对审计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型国家审计模式生成于特定历史时期,为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此种国家审计模式存在审计监督功效难发挥、审计经费得不到保证和审计报告透明度较差等明显缺陷和不足.为此,我国的现实选择是逐步实现由行政型审计模式向立法型审计模式转变,使国家审计从内部监督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外部监督,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立法型国家审计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代国家审计会议思想主要包括:把审计法规和审计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的变更、主要审计人员的奖惩和调度、重要审计业务的决定等纳入会议议题;在审计会议程序中规定会议开会人数、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及回避条款等;会议决定的结果可以复议及实行会议结果公开.审计会议体现了对审计机关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思想,有助于实现审计实体民主.审计会议程序体现了审计程序民主思想.审计会议对民主法治的成本具有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金融在国家和行业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在金融审计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着金融发展.金融审计的规范化、合理化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国家审计模式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作用,我国国家审计模式改革的方向应是以立法型的审计体制取代现行的行政型审计体制,以维护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8.
浅谈国家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国家审计风险的特征,认为形成国家审计风险的有:审计人员的素质因素;审计机关的管理水平;被审计单位的影响;外部审计环境的影响四个方面。提出了控制国家审计风险六方面的对策:强化风险意识,提高国家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健全法制,尽快充实和完善国家审计准则;加强宣传力度,树立审计权威;加强和完善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制度;重视后续审计,增强审计严肃性;建立审计风险外部监控制度。  相似文献   

9.
政府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国家治理的功能,同时国家治理也对政府审计产生重要影响。可以通过发挥政府审计的监督、评价和抵御功能,沿着经济安全、政治民主、社会和谐、资源环境保护等具体路径,推动国家治理的完善。政府审计参与国家治理,未来可能循着审计目标人本化、审计理念国际化、审计程序制度化、审计内容精细化、审计手段信息化、审计结果透明化等发展方向,向政府绩效审计、权力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社会责任审计等领域拓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监督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业务质量有其特殊的制度背景.由于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活动存在着外部性,它所提供的审计监督服务可能等于、小于或者大于社会最优值.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活动由于其社会边际效益远大于其部门边际效益,而其边际社会成本与其部门边际成本相近,处于激励不足的状态,其提供的监督服务小于社会最优值.应通过激励机制的重新设计,使国家审计机关为社会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监督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