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行业环境以及企业成长与竞争态势显著影响其现金持有价值,基于2003-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结合禀赋差异(融资约束和产权性质)下的行业企业成长能力与竞争态势考察其现金持有价值效应。研究发现:公司现金持有具有显著的价值效应,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够促进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效应的提升;高成长能够促进现金持有价值效应的提升,且这种促进作用在融资约束较高的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成长性是现金持有发挥价值效应的关键背景环境,企业高成长通过增强行业内竞争的激烈程度进而促进现金持有价值效应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从融资约束的角度,以2007~2010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融资约束与企业超额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融资约束对超额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并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以及不同货币政策下的异同进行了分类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与超额现金持有呈正相关关系,融资约束对企业超额现金持有的影响在货币紧缩时期和民营企业中更大;我国上市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能提升公司价值,民营企业持有的超额现金价值显著大于国有企业,但融资约束对超额现金持有的价值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多元化战略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直接效应指多元化企业内部资金转移的效率,间接效应指多元化战略可以通过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而间接影响现金持有价值.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9-2011年平衡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行业多元化显著降低了现金持有价值,国际多元化对现金持有价值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行业多元化显著降低了现金持有水平,而国际多元化显著提高了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同时,融资约束会影响多元化战略与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现金持有水平之间的关系,上述结论仅在融资受约束的企业里存在.  相似文献   

4.
以2007-2015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结合企业竞争地位,考察企业战略差异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战略差异度与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企业竞争地位能够削弱两者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战略差异增加了融资约束、企业风险及创新投资,进而导致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提高;企业战略差异提高了现金持有竞争效应,但竞争地位高的企业不显著。研究表明,企业战略差异是现金持有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研究结论能够为企业管理层制定现金持有策略、进行企业战略选择以获取竞争优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分析了信息披露、现金持有与研发投入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更多的外部融资,而外部融资的增加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这证实了信息披露对研发投入的融资作用;研发投入越多的企业会有更高的现金持有水平,反映了现金持有的预防动机;期初现金持有对研发投入具有资金供给作用,表现为期初现金持有越多的企业会有更多的研发投入,但供给作用会随着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相比期初现金持有充足的公司,信息披露的融资作用对于持有不足的公司更为显著,说明信息披露与现金持有两种公司决策在应对融资约束方面存在替代性。  相似文献   

6.
以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8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终极控制特征对现金持有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终极控制人性质为国有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例显著低于民营上市公司;(2)终极控制人性质为国有的上市公司多数不存在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现象,终极控制特征并不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3)民营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现象,并且分离度越大,公司持有的现金比例越低;(4)在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情况下,提高现金持有水平将降低股票横截面收益,说明终极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降低了上市公司持有的现金的市场价值,但多元回归系数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需待未来做进一步的探讨。研究结果为公司现金持有行为的代理理论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劳动收入份额的提高是人民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保障。与世界各国劳动收入份额普遍下降不同,我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存在劳动收入份额“逆势上升之谜”的现象。从企业现金持有决策这一微观视角切入,基于200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企业现金持有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并分析融资约束和技术创新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最优现金持有水平对劳动收入份额存在负向影响;融资约束减轻或技术创新加快时,企业将现金分配于劳动要素的激励提升,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二者的负相关关系被强化。行业异质性分析发现,较高的劳动力成本、融资约束以及劳动偏向型技术创新不足是分别导致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激励不足的重要原因。以上结论为理解现金持有决策的影响以及我国劳动收入份额“逆势上升之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供了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上市公司国有控股的背景出发,研究了终极控制人类型、控制层级、股权结构与公司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价值无关,机构投资者并没有通过积极监督来提高上市公司的现金使用效率;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价值无关;国务院国资委控股上市公司(央企)现金持有的边际价值较高;央企上市公司的控制层级越长,代理问题和利益输送问题越严重,现金持有的边际价值越低。  相似文献   

9.
以2005~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在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和相对波动情况下,公司现金持有量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并对现金持有持续性在现金持有量与公司价值间的调节作用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波动较小时,较高的现金持有对公司价值产生负面影响,并且持续性过量现金持有加剧了这种负面影响;当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波动较大时,公司价值与现金持有量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持续性过量现金持有削弱了这种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社会失信环境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结果发现社会失信环境通过增加交易成本、加剧融资约束和代理问题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失信环境对企业现金持有的正向影响在信息透明度较低、行业竞争较激烈以及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欠佳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研究从社会失信环境视角探讨了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因素,丰富了社会失信环境的微观经济后果研究,同时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企业现金管理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6—2010年深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深交所公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评结果作为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方法,考察了信息披露质量对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企业持有的现金越少。这就从一个新的角度说明了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确实能够减轻企业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能够缓和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以及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此外,研究还发现,行业竞争水平以及股权性质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持有量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管理防御与公司现金持有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4~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从管理防御角度,考察了经营者管理防御的机会主义行为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防御程度与现金持有价值负相关,其程度在国有企业强于民营企业。为了抑制管理防御行为对现金持有价值的不利影响,本文进一步从管理防御的激励约束机制视角,研究了经营者持股和大股东治理对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通过分组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经营者的高持股激励和大股东的高持股控制均能够有效减轻管理防御的代理问题,从而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管理防御及其激励约束机制与现金持有价值研究领域的内容,而且对相关监管部门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边际价值的视角,通过对两类代理冲突进行刻画,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机、后果及价值减损的原因。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整体上存在严重的折价现象,代理理论适合解释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并没有显著减损公司现金持有价值,而国有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造成了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减损,国有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导致了公司现金持有价值的降低;上市公司持有高额现金的动机主要是利益侵占。  相似文献   

14.
以2008~2011年我国沪深上市公司及该段时间内上市公司发生的2 606笔未成功并购交易和1 729笔成功并购交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t模型和混合OLS模型研究了主并公司现金持有状况对并购决策及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现金持有不足的公司,现金持有超额的公司更可能发动并购;主并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与短期并购绩效不存在显著关系;现金持有超额的主并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长期并购绩效负相关,而现金持有不足的主并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长期并购绩效不存在显著关系。这些实证结果支持了自由现金流假说和现金持有超额公司并购的代理动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对董事会特征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董事持股比例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而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领导权结构等特征变量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影响并不显著。这从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角度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机制的不完善性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从公司规模带来的代理成本的角度对现金持有行为与企业信贷融资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现金持有行为对于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存在两个相反方向的作用,适当的现金持有量对企业获得银行信贷存在有利的影响,但是企业规模的扩大会提高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加监管成本,导致持有现金被滥用的概率升高,这样现金持有反而会对企业的信贷融资产生不利影响.就获取银行信贷来说,企业规模不是越大越好,而是存在一个最适合获得商业银行信贷的规模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中国上市公司1999~2008年的数据,研究了现金持有对上市公司市场份额的影响,发现现金持有能够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增强企业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并向市场发出一种激进的战略承诺。因此,高额现金持有可以实现企业市场份额的增加,即具有战略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战略效应的作用多产生于行业集中度较高的垄断竞争行业,而在行业集中度较低的完全竞争行业战略效应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动态面板数据方法构建的公司现金持有动态调整模型比静态模型更能够捕捉到企业现金持有的动态调整速度和调整形态,利用该模型对我国市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最优现金持有水平,但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使得公司在偏离最优水平的情况下只能进行部分调整且调整速度较慢,并由此导致了持续性单方向调整的特殊形态。此外,企业规模、投资机会及财务杠杆等其他一些因素对现金持有动态调整过程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现金持有水平显著偏高。本文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息问题和代理问题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并在考虑公司特征和行业差异的前提下,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动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外部融资困难不是我国上市公司大量持有现金的主要原因;股东和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以及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同时存在,并导致企业持有大量现金。  相似文献   

20.
非效率投资约束了上市公司价值增值及可持续发展。在评析融资约束、现金持有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之间关系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将融资约束量化为融资约束指数。以融资约束指数、现金持有和非效率投资为切入点,经过标准化处理,设计模型来研究融资约束、现金持有与非效率投资的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论文假设验证及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