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成定局,严重的雾霾天气迫使京津冀产业转型升级,鉴于三地在农业发展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培育和构建京津冀循环农业生态产业链将成为京津冀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然而,目前产业链的构建中存在着区域层面的产业链尚未形成、顶层设计与协作机制严重缺失等突出问题,应加强从总体布局、工农循环相结合等五个方面的培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2.
产业升级是实现区域环境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环境治理与产业升级的机理关系对京津冀资源环境现状、创新能力以及产业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京津冀产业升级需要由自我循环模式向区域一体化模式转变,北京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脑向研发和销售两极发展,天津作为区域的神经系统加强研转产的产业接合,河北作为区域发展的躯干加强与其他区域和下游产业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链的构建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1997、2002和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数据,应用产业链复杂度方法,探索京津冀区域产业链发展状况。研究发现,总体来说,伴随着经济发展,京津冀区域产业链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区域内城市间联系来看,北京和天津对河北省的中间投入联系在加强,河北省对京津区域的中间投入联系在减弱。为了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发展,应该从区域产业链方面着手,不断增强区域内部各城市之间产业链的联系,尤其要加强河北省对北京和天津的中间投入,以便其更好地融入京津冀区域,最终实现京津冀区域产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京津冀区域产业实现优化配置的必然,提升京津冀区域产业转移综合效应的最优路径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京津产业链建设,尤其是加快京冀和津冀之间产业链的构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地域分工合理、产业间联系紧凑的区域产业链布局,使其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地区的煤炭产业存在规模经济不合理、经营管理粗放、环境代价过大等突出问题,在资源有序开发、集约利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本文在对京津冀煤炭产业布局及现有煤炭产业链完善程度评价的基础上,从企业、园区、区域三个层面构建煤炭产业链,并提出培育京津冀煤炭产业链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化学工业具有高消耗、高污染特征,建设基于产业链的一体化运行模式,是提高循环经济效果的重要手段.文章从化工区一体化模式和产业链特征,对长三角化工区的循环经济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从经济运行、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公共管理和循环特征五个方面对循环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化工区提高循环经济效果的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7.
永康的资源循环利用与产业集聚发展有资源循环利用与传统技术相结合、进口拆解与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与产业链延伸三种模式,其五金制造业与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了一种共存共荣、互相促进的格局。资源循环利用与传统工商业活动的结合成为永康五金产业的酵母,依托城市矿产的成本优势促进了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形成和发展;在特色产业集聚过程中,专业化的分工体系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成长空间;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平台,在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中起到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对接京津冀产业转移是推动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东北地区产业升级的新途径。文章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筛选出京津冀区域具有转移趋势的行业。采用产业梯度系数测算出东北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根据东北各省的资源特征与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东北各省对接京津冀区域的重点行业,并从政府、企业和产业园区3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对接路径。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海洋产业链目前处于断链、不完整阶段,存在产业链不对称、产业关联性差、政府推动力不足等问题,亟需从区域的视角,构建培育完整的京津冀海洋产业链,在制度、政策和技术保障下,壮大京津海洋产业、加强区域间产业协作、延伸已有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10.
基于自然界生物系统有机循环机制提出的产业生态学,是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界系统为依托,资源的高效流动为命脉的"社会—经济—自然"相互协调的一个复合高效系统。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京津冀都市圈产业发展的高速增长与产业生态化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正是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首先从理论上对产业生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从产业生态学视角,分析了京津冀产业生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京津冀的资源禀赋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京津冀区际间产业生态发展的思路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一体化具有悠久历史和资源整合条件,三地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河北省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分布并不均匀,优势和劣势都比较突出.发展河北省旅游需要做好京津的文章,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要做到结构平衡、内涵丰富、档次多样,同时要通过旅游公司对游客适度分群,以保障旅游资源的深度利用和游客的消费成本节约,在文化、品味、深度等多方面打造高回头率的旅游项目,保障旅游经营的可持续发展。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下通过旅游杠杆拨动河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施循环消费、构建循环消费体系是缓解河北省资源短缺矛盾、实现河北省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目标的支点。但河北省循环消费体系建设目前还存在文化错位、理论短板、技术瓶颈和设施不足等现实障碍。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循环消费文化、完善循环消费理论、制定循环消费的地方性法规、大胆进行技术创新以及加强循环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才能突破上述瓶颈,推进循环消费体系建设,进而促进河北省循环经济和两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城市群内部发展不平衡,经济活动向北京、天津和唐山组成的空间三角形区域高度聚集,而造成这种聚集特点的原因除了历史的偶然性外,还包括经济主体对外部经济效益和交易成本降低带来的更高利润的追逐,以及生产要素追逐收益的最大化。随着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和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实施,经济活动向其核心地区的聚集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医药制造业作为京津冀重点发展的产业,如何形成京津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京津冀医药制造业的协同问题得出结论为,北京和天津应该主要侧重于新医药产品以及设备的研发工作,河北主要是辅助二者;天津在主营业务收入方面与医药制造业的产值关联较大,所以天津应该在医药制造业产品的销售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河北在固定资产的投资及新增固定资产方面占有比较优势,所以应该侧重于传统医药产品的制造方面以及医药设备的制造。  相似文献   

15.
在京津冀经济发展中,天津、北京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差,两个地区的产业都是"大而全,"自成体系,相互没有形成区域间的产业链条;而河北省经济发展受天津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及北京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较大,自主性不足;同时对京津的经济发展未能显示出积极地支持和拉动作用;在京津冀经济圈中,河北省尚未形成具有独立地位的一极,这对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宏伟战略目标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为中心,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休闲农业发展水平和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政府、旅游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为三大旅游主体的对策建议,希望通过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的发展改善京津冀城乡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现状,并最终推进京津冀总体的区域旅游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在对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难分析的基础上,从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增强城市竞争力、发展中等城市、优化经济结构、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休闲旅游业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廊坊市拥有丰富的休闲旅游业的发展资源,随着近几年廊坊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廊坊市的休闲旅游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京津客流的不断涌入,由于其产品档次相对较低、产业定位不明确等问题的存在,廊坊市休闲旅游市场已经不堪重负。针对廊坊地区的旅游资源与休闲旅游市场的现状,提出了廊坊市休闲旅游发展方向与实现路径,以带动廊坊市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京津冀旅游产业一体化所具备先天优势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存在的制约因素,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有关制度创新的理论,提出构建京津冀旅游产业一体化需要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的主体应该是对三地都具有权威性的政府组织,同时要有关于区域合作的法律文件作保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构建京津冀旅游产业一体化格局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物流业的发展将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效路径,降低区域经济运行成本,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本文运用灰色系统相关理论,选取六个经济变量,从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层面,对京津冀物流业发展与经济的关联度和协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京津冀物流业与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性,总体上较为协调,但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北京的工业、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天津的第三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净出口总额,河北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净出口总额与各区域的物流业发展不够协调。最后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