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俄国政治制度建设虽然迈出了现代化的第一步,然而却是跛足而行,使得第二步中断的可能性被大大增加,最终导致了革命的爆发。这一切与俄国固有的地理、信仰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社本”是社会主义资本的简称。“社本”这一新经济范畴,是卓炯于1983年、笔者于1985年所提出来的。“社本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资本论》的创造性发展,必将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社本”的性质是由资本一般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相结合所决定的。“社本”范畴的产生是客观经济关系变化的反映,同时标志着一种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新型市场经济———“社本”型市场经济的产生。因而“社本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脱贫致富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传统"经济所有制"理论的各个命题都是可疑的,中国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在产权方面异常模糊,它既不是公民通过对政府的"委托—授权"而形成的"公有",也不是公民之间通过自由契约而形成的"私有"。在产权模糊的背景下推动的招商引资与土地流转,造成先以"集体"的名义剥夺农户私权、再以"市场"的名义侵犯"集体"公产的后果。这种"越流转就越不公平"的权贵市场化道路,激起"冻结农户与村集体地权,国家所有,定期重分"的民粹主义呼声,使改革进入异常尴尬的境地。因此,用"地权归农"的思想反对权贵市场化、用"福利重农"的社会民主主义反对民粹化,就应该成为推动改革的"重叠共识"。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卡里斯玛型"的村社认同资源非常重要,它一方面对于外部的国家管制和"流官"侵害村社利益形成制御,有利于地方权益的维护,另一方面,对于抑制村社碎片化、整合组织资源、参与外部市场、壮大村级经济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马克思晚年在世界历史的视阁下,在研究俄国农村公社状况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落后的俄国能否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论述。今天,当我们寻求它的直接理论意义时,它早已消逝在历史烟云的纵深处;而当我们透过厚重的时空帷幕,发掘其所蕴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唯物辩证的方法论价值,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它的光辉依然照耀着当代社会主义者的现实行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性状已经发生了改变:自2000年以来的过剩经济表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已经能够得到满足;在解决结构性过剩问题的同时,现在应当把注意力转移到发展“文化生产”上来。为此,首先应当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财富观从效用财富观到货币财富观再到资本财富观的变化,用需要财富观取代货币财富观和资本财富观;其次要把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想要”(偏好)区别开来,从人本价值观对货币价值观、资本价值观的超越方面,研究需要的层次和结构,以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扬弃异化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研究财富和需要内生关系的变化,重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并由此出发,建构针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政治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6.
浅析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从理论上论述了企业实现资本结构优化的途径和方法,结合实际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建立现代、高效、联动的财务管理体制,从而在筹资过程中“把握机遇”、“降低风险”。  相似文献   

7.
资市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的历史作用,既典型体现于资本主义社会,又表现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不完全等同于资本主义。研究这一问题,需要以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为指导,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这在现实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经历了坎坷曲折的探索之途。邓小平引导我国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道路,实现了发挥资本作用的历史性突破。进一步发挥资本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主体性,坚持必要的批判眼光,并做出必要的“限制”。为此,应当致力于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8.
列宁晚年认清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出发,重新认识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和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列宁晚年社会主义建设战略思想对当今在探索中前进的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微观基础和必然要求。然而,中国现阶段却存在“强资本”与“弱劳动”导致的劳动关系扭曲。“资强劳弱”的劳资关系,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劳资关系,必须弱化劳动力过剩的程度,加强劳动者的组织建设,强化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构建企业利益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摆脱了“资本主义尾巴”的处境,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补充”起步,最终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与国有经济平等竞争”的地位。民营企业家出现由社会边缘力量向主体力量的结构性变化。民营资本也由体制外自我积累性增长变量成为能够打通体制内外、调动国家与社会存量资本的重要变量。尽管如此,民营资本在内外部环境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抑制发展的因素,还面临严峻的外部挑战。  相似文献   

11.
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剥削观,是对我国是否存在剥削问题进行解释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得到相应份额,就不存在剥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确存在剥削的事实,但不能承认剥削合法,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尺度。邓小平同志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历史融合,使社会主义获得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进程中,要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深化,而“三农”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瓶颈”。要构建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范式极为不同,导致了中国在很长时期内基于这两种视域对资本问题研究的巨大反差。基于两种视域对资本问题的融通性研究,目的不在于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化",也不在于将现代西方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化",而在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本问题的实践出发,如何运用现有理论更好地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背景下资本问题的规律性及发展趋势。当今中国,如果学术界将两种视域下对资本问题的研究完全隔裂,是不能反映中国资本实践问题的真实情况。在两种研究范式不发生质的变革的情形下,对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思路进行创新融通,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周易》"太和"哲学思想与当代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思想史上“和谐”思想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历史悠久。《周易》提出了“太和”哲学思想,将“太和”思想作为世界观、方法论,以此建构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和谐”自然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审美观的理论基础。自先秦以降,汉、唐、宋、明等前贤,不断阐发丰富了“太和”哲学思想,使“太和”哲思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蕴,亦是理想的价值目标和审美境界。“太和”思想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理论的民族思想文化渊源,具有重要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是理应继承弘扬的宝贵思想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司法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以"三个代表"为指南,这是司法体制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所有者不可能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非人资本的重要性并没有因为知识经济的兴起而降低,"劳动雇佣资本"型企业并非更具有生命力.因此,"劳动雇佣资本"的命题是难以成立的.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在经济运行和发展上,资本与资本主义之间没有一种内在关联,资本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资本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有着共生共存的基础和可能。对社会主义前景的展望有两种预想:全球化和本土化。所谓全球化是指社会主义应该或者将会在全球范围取得胜利,成为主流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所谓本土化是指社会主义将与国家或民族的实际相结合,成为本土性或民族性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申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是我们党根据历史潮流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提出来的一个新的理论概念。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更迫切地要求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