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同根同源,在内容与价值上几近相同,尽管在这百余年来由于两岸隔绝和对立的原因导致两岸文化出现一些变异,然而两岸文化属于同质的中华文化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两岸文化和平发展的形势下,加强和发展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岸人民的沟通、了解和认同,增进政治层面的沟通和整合,促进国家和平统一大业的顺利进行,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性别角色态度作为一个反映男女平等程度的重要指标,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利用华人家庭动态资料库中RR2010a、RR2011b的数据,对2010年和2011年台湾民众的性别角色态度进行了描绘,并考察了其中是否存在显著的同期群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台湾民众对女性所持的性别角色态度倾向于平等现代,台湾民众普遍承认女性的才干和工作的权力,并认同男女分担家务。但台湾民众对男性所持的性别角色态度仍倾向于传统的观点,同时还发现同期群间的差异是显著存在的,较为年轻的同期群相比于年老的同期群,其性别角色态度更倾向于平等现代,但同期群间的差异程度却是比较弱的,甚至在有些题项上同期群的差异是不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从主体建构、家国记忆与身份认同三个维度分析了《巨流河》的离散书写。外省族裔如何在尴尬的处境中参与台湾文学主体建构,如何在时空剧变中想象故国,如何在原有身份与现实处境的矛盾中寻求身份认同,以此窥视台湾复杂的文学生态,探寻《巨流河》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民间信仰蕴含着一个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这种历史记忆也即集体记忆,是在长期的发展中有选择性地建构而来的.秦汉圣贤信仰的形成亦经历了同样的过程,它对于维护族群的历史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先秦至今支配阶级、普通社会民众、教育思想家和教师眼中教师身份认同流变的系统历史考察表明,我国中小学教师身份认同历史流变在因素维度上,大致呈现出如下特征:支配阶级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流变经历了一个由尊宠依赖到控制依赖再到协商依赖、由单一取向到两极取向再到多维取向的演变过程;普通社会民众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由支配阶级到支配阶级中的被支配阶级再到普通民众、由自决生成到官方派生再到自我确证的演变过程;教育思想家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由自负任我到自主利他再到自由为我、由普世观照至系统关注再到局关爱的演变过程;教师自身眼中的教师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由社会代表者到职业工作者再到日常生活者、由文化符号到文化中介再到文化交换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随着宝岛台湾"大陆热"持续,台湾旅游业者及普通民众对大陆游客的期盼日渐强烈.各县市也对开放大陆观光客拟赴台旅游充满期待,因此,大陆居民拟赴台旅游是两岸民众的共同愿望,乃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长沙居民拟赴台旅游动机作为研究对象,提出长沙居民拟赴台旅游市场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具有重大而又意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台湾著名奥派经济学家夏道平是一位兼具经济自由和政治民主理念的思想家.本文是一篇纪念文章,通过追忆夏道平一生的主要经历和言论,既描绘了百年中国的沧桑历史,又见证了台湾社会演变的历程.本文通过对夏道平先生诸多行为与言论的追忆,期望能够促进台海两岸文化及学术的交流,期盼对台海两岸的未来走向有所启迪.期许记忆与历史同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工业题材电视剧成为剧集市场新亮点。以《麓山之歌》为例,探讨工业题材电视剧在集体记忆再现方面的艺术探索和价值挖掘。梳理该剧对工业时代的历史记忆和现实写照,分析剧中通过日常情感表达和非工业元素的引入所再现的工业集体记忆,探讨人性化叙事对集体记忆的再现,探究如何借集体记忆再现凸显工业剧的时代价值,从而深化人们对工业精神的理解和认同、对国家工业技术进步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田野作业的方式,对江西省余江县原血吸虫病区民谣进行收集、整理、分析,考察现在这些民谣的流传状况。这些民谣作为民众的口头记忆,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历史。在流变过程中,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平潭综合实验区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有机会成为突破的关键。然而中国大陆在市场导向主流思维之下的政策,导致不具优势的南台湾很难掌握较佳机会,此种情况极可能造成两岸交流亦随之重北轻南,而对整体大局融合不利。围绕"如何促进高雄中小企业、民间团体及创业青年与平潭共同发展"主题,通过互动管理研讨,两岸专家学者共同集思广益,中国大陆可以扮演更主动积极的角色,以创新思维突破现行体制的框架,以南台湾三中民众作为关切核心,推进南台湾区域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的紧密合作。  相似文献   

11.
<正>要探讨教师发展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教师,被赋予"教师"这一称谓之后,其身份、地位及由此带来的身份认同感如何。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实力的增长,在教师数量、质量和待遇等问题已部分解决的情形下,教师的身份认同日益成为当下我国教师发展的元问题。容中逵教授所撰《教师身份认同的理想之维:一项教师发展史的文化社会学考察》,从他者与自我两个维度,对先秦至今中国支配阶级、普通社会民众、教育思想家、教师自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是一个不断建构的动态过程,文艺学的文化转向切合了文艺学的现实品格和实践精神,凸显了知识分子的批判者与启蒙者的身份认同,文艺学研究者应该改变依附性的传统身份认同,弱化与民众脱离的精英情结,不断进行自我批判与反思,以边缘的立场来介入中心。  相似文献   

13.
海西经济区获得重视和"海峡论坛"升格并高调亮相,从本质上讲,就是为着服务于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这一历史重任。台湾问题,在我们的对外表述中,是一个涉及国家和民族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主流价值文化自身因素、各地域人群构成及其素质的影响,不同地域民众对我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存在巨大差异。为消弭差异,提升民众对主流价值文化认同,可着重围绕主流价值文化传播模式的大众化;主流价值文化传播内容的现实化;主流价值文化传播对象的素质化等方面开展工作,彰显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生命力,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1979年之前,由于海峡两岸关系紧张,澳台双方的经贸关系几乎处于停顿状态。随着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澳台的经贸关系也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但澳台经贸关系远不如澳门与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关系紧密。在80年代中期,澳门与台湾的经济关系仅限于双方的贸易关系,主要表现为澳门从台湾的少量进口,而台湾从澳门的进口则没有统计资料。同时,由于澳门政府允许台湾民众可以落地签证进入澳门停留20天,大大方便了台湾旅客来澳门观光旅游。1987年底,台湾当局宣布开放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旅游,有一部分台湾民众经由澳门进入大陆。与此同时,一部分台商也开始到澳门投资,澳台经贸关系进一步深化。随之澳门与台湾的贸易额,从1981年到1991年的十年间增长3.5倍。特别是1995年底澳门国际机场的启用,澳台航线的开通,澳台经贸关系得到快速发展。1985年澳台贸易总额仅740万美元,但到1995年已达215.8百万美元,是1985年的29倍。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的资料显示,台湾一直是澳门的第五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16.
台湾是大陆重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对2002年1月2003年3月台湾的《联合报》所刊登的旅行社广告进行了整理分析,揭示了岛内民众及旅行社业前往和开发大陆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态势,并阐述了台湾旅行社业所做广告具有的鲜明特点,这些都值得大陆旅行社业关注与借鉴;最后提出建议以促进台湾客源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现代社会下产生的"情感产业",凝结着消费者对乡村的深厚情感,符合大众的情感与社会认同的一致性需求。通过乡村旅游中的情感消费,构建了乡村时间与空间层次的乡愁符号。应从保护与重建乡愁记忆场所、注重乡愁文化传承和设计乡愁旅游体验产品中来建设发展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18.
海峡两岸有着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繁荣,以人文结合经济发展来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共同要求。要增强台湾民众对中国大陆的民族认同感,只靠经济上的让利、合作,是不够的。在维持两岸经济合作交流的同时,还要借助文化产业等有效的文化影响手段来增强台湾民众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应把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纳入到国家文化建设战略规划大局,纳入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国家宏观布局。要重视对海峡两岸文化一体的解释力,创新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形式,建成规模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挖掘文化与经济之间的价值链,做到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比翼齐飞,从而积累和凝聚海峡两岸民众的文化向心力,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19.
台湾对内地居民的旅游吸引力之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吸引力是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促使其付诸现实空间运动的最重要因子。2005年,随着国务院宣布开放内地居民赴台旅游,其相关事宜便引起了两岸业界、民众的极大关注。运用理论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台湾的旅游资源拉力和台湾影响内地居民旅游感知的因素,并通过市场调研,总结了内地居民对台湾的旅游感知度和旅游需求,从而展望了台湾对内地居民的旅游吸引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运用知识图谱绘制工具CiteSpace共现网络、聚类与突变等功能,对CNKI中城市记忆研究文献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研究表明,近20年来,国内城市记忆研究受到持续性关注,形成城市记忆工程、社会记忆、文化记忆、历史建筑、城市文化等五个类别,对城市历史空间的开发利用是当下的研究热点。目前,城市记忆面临自身理论建构与数字技术下研究范式转变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