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大陆寿险业正处于超常规的快速发展时期。根据WTO的协定,2004年12月11日大陆保险市场全面对外开放。海外寿险公司将大量进入大陆市场,大陆寿险市场成为海内外寿险公司竞争的焦点区域。本文试图讨论两岸寿险业的优、劣势所在,理性分析大陆寿险市场潜力,扩大两岸寿险业的竞争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寿险业面对新形势,惟有不断创新,方能提高竞争实力。产品的创新是寿险业各项创新中的重要方面。保险投资是寿险产品创新的基础,通过寿险产品的创新将有效化解利差损失实现保险资金的有效运用,从而为寿险业创造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寿险业产品预定利率受银行储蓄利率影响大、资金运用渠道狭窄、经营指导思路不明晰等原因导致我国寿险业形成了一定量的利差损,这很有可能威胁到国内寿险公司的稳健经营与生存、寿险业的市场占有率、国民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的稳定。我们应该客观地认识利差损问题,采取有效的化解措施,增强国内保险公司竞争的实力。  相似文献   

4.
从日本寿险业的发展的盛衰变迁入手,指出日本寿险市场近几年来一直面临着严重的衰退,并着重分析了导致其衰退的深层次原因。就中日两国寿险市场的基础条件的比较,寻找对中国寿险业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建议中国寿险业界着重开发新险种、适当放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进一步加强对保险公司的法人监管、资金的专业化管理、建立健全保险业社团法人体系等诸方面作为解决之道,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寿险市场。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2001~2004年的中国寿险业相关数据,对中国寿险业的市场结构、成本效率和经营绩效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目前中国寿险业是市场集中度极高的市场结构类型,这种高集中度虽然在逐渐下降,但是短时间内寡头垄断的局面并未被打破。利用SFA技术进行测定寿险公司的成本效率。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寿险公司绩效水平主要取决于市场结构,而成本效率对寿险公司绩效水平影响为负,但并不是很显著,实证研究结论支持了市场力量假说。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逐步开放,寿险公司的发展面临着双重竞争压力,一是来自势力雄厚的国际保险集团,二是来自国内网络资源丰富的互联网公司.分析当前我国寿险营销的内、外部环境现状,与时俱进地进行“互联网+寿险营销”的路径创新,已成为国内寿险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在互联网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创新、在互联网监督体制下进行营销服务创新、在互联网渠道里进行经营创新、在互联网宣传手段中进行品牌创新,有助于推进互联网与寿险业的深度融合,开创我国寿险营销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论寿险市场营销及渠道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营销员制度改变了保险公司传统展业模式和整个保险市场格局,对人身险保费规模的变动具有重要影响。寿险公司在谋求业务发展时的非正常手段给寿险市场发展留下了隐患,因此要克服非正常营销行为。现有寿险营销模式对寿险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保险经营理念的创新与挑战。创新寿险营销渠道模式已经成为推动寿险营销策略步向个性化、多元化的重要因素和寿险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当前宏观经济政策对寿险业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了寿险行业的竞争形势,指出了寿险行业的发展机遇。从竞争策略、产品策略、销售策略、人力策略和品牌策略方面,提出了中国人寿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12月11日保监会公布《关于履行入世承诺的公告》拓宽外资寿险公司经营业务范围后,中国寿险业步入全面开放的历史进程。为了评估比较全面开放后中资与外资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寿险公司的总体经营效率低于中资寿险公司;中国寿险业的经营效率在样本区间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与经营效率之间没有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识别中国寿险行业的技术进步偏向。从微观主体入手,将寿险公司承保与投资活动同时纳入分析框架,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分解法构建了技术进步偏向模型,给出了中资及外资寿险公司在人力、经营费用和资本的投入偏向,以及承保和投资的产出偏向判断,来回答中国寿险公司技术进步是否存在异质性的现实问题。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寿险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由技术效率向技术进步迁移;中国寿险业的技术进步整体偏向于密集使用费用和资本;中资与外资寿险公司具有不同的投入要素偏向,前者偏向于密集使用费用,后者则偏向于密集使用资本;同时投资收益则是产出端的技术进步偏向方向所在,而对赔付支出的偏向性较弱。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寿险业如何稳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寿险业快速发展,其中寿险营销功不可没。但综观寿险营销的现状,粗放式的经营理念导致团队建设中存在诸多症结,成为寿险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从转变思路、加强培训、战略创新、激发潜能等方面提出了打造优秀寿险营销团队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和挑战。银行服务作为国内银行业最为薄弱的环节,问题集中反映在五重五轻上,即重硬件轻软件、重服务形式轻服务落实、重顾客开发轻顾客忠诚、重产品开发轻顾客需求、重工作规范轻工作技能。改变现状,商业银行必须切实开展服务营销,使顾客满意,树立品牌特色服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加入WTO,作为中国经济领域最后对外开放的行业,保险市场的开放将伴随巨大的压力,也孕育着巨大的机遇.本文从中国的国情分析入手,阐明了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必将首先挑战中国寿险业的必然性.那么,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国寿险人必须正视自身的不足,关键靠自己、苦练内功,锐意改革,革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和思想障碍.只有这样,中国寿险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1982年恢复寿险业以来,寿险业历经四次大的波动,第一次是1984年-1986年,保费增长率由594%下降到159%;第二次是1987年-1997年,保费增长率由58%增长到92%。从以上四次波动时间和幅度来看,前三次正是我国通货膨胀高发期,而且其波动高峰与通货膨胀高峰相吻合,第四次波动是市场利率政策性调整的结果。尽管寿险经营风险的外部表现是由于利率波和通货膨胀,而其深层原因是由于险种设计开发落和资金运用渠道和结构不合理。这也正是影响我国当前寿险业发展的症结所在。本文试图通过美国寿险产品的阶段发展与我国寿险产品现状的比较,剖析我国寿险产品的不足,并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险种开发战略及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基本社会保障的不足及政府鼓励民间投资养老社区和“以房养老”政策的试点给商业养老保险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将寿险产品与实体养老服务将结合,对均衡寿险业务结构、优化资产负债匹配和寿险业竞争力具有一定意义.建议大型寿险公司通过进军养老社区延伸产业链,中小型寿险公司通过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模式或在农村建立养老社区延伸产业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寿险保单的退保居高不下。高退保严重影响了寿险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寿险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寿险公司应认真冷静分析原因,着力从提升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出发,积极探索应对高退保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寿险资金投资渠道能否得到拓宽已关系到我国寿险业的长远发展,参照国际保险的发展经验,资本市场的投资收益是寿险公司盈利、竞争力力和偿付能力的重要源泉,因此,我国放松对寿险资金进入资本市场的管制应成为当前的主流方向,尽管现在有间接投资股票市场的渠道,但现有的基金这种类显然无法满足寿命资金的投资需求,尤其是与寿险投资连接产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相适应的基金品种更为缺乏,本文拟设计一种拓宽寿险资金渠道的方案-构建专业寿险投资基金,为寿险投资运作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寿险市场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竞争也会日益激烈。要迎接这种挑战,我国的寿险公司就必须从现在做起,改变粗放式的经营理念,对长远发展做出规划。首先就是要对自身经营战略的定位进行重新思考,并通过对产品、渠道和服务等战术细节的定位来保证公司整体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寿险公司普遍采用个人营销体制,极大地促进了寿险业的发展。长久以来,学术界及保险业界关注到寿险代理的严重流失情况。寿险代理是寿险公司的业务来源,亦是利润来源。寿险代理流失就是寿险公司的业务流失及利润损失。本文目的是解构寿险代理在入职后不同阶段的留存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ABCD四大粮商和孟山都等为主要代表的跨国农业垄断公司加速从资本、技术和服务领域对中国农业产业链进行渗透。在资本方面,跨国农业垄断公司已在中国进行深耕,并开始进入更多细分市场;在技术方面,对核心技术的高效转化和集中掌握使其占据了农业产业链的制高点;在服务方面,对贸易、加工、仓储等服务环节的渗透使其获得了高额利润。中国农业企业是抵御跨国农业垄断公司渗透的根本,但目前中国农业企业的竞争力整体上低于跨国农业垄断公司,未能掌握核心技术、因投资回报率低而不愿深耕农业以及市场机制被扭曲是中国农业企业竞争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面对跨国农业垄断公司的多维渗透,中国应加强“监督审查”以构筑农业产业发展安全网,强化“创新引领”以打造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主动“扎根县域”以厚植农业企业的国内发展根基,积极“乘船出海”以拓展农业企业的全球发展空间,坚持“市场主导”以优化农业企业运营市场环境,进而谋求中国农业企业与跨国农业垄断公司的竞争均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