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高校人才需求发生五大变化: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市场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二是随着我国法制化建设的推进,许多部门实行了人才准入制度;三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交叉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多;四是订单式教育已从高职、高专生延伸到本科生;五是不少学生立志自主创业。应变对策:构建高校人才培养的五种新模式,及“高素质、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高素质、应用型、‘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高素质、应用型、交叉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高素质、应用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高素质、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上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取得了初步但甚为可喜的成效:毕业生就业率高居不下。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会计专业因其特殊的行业背景和岗位需求,难以全面深入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现行条件下,只有通过创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依托行业和社会建立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来促进“工学结合”模式的顺利施行。  相似文献   

3.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精心设计、协同推进并进行实践检验。基于一般院校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条件,介绍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框架和不同侧面,从基础模式、目标模式、实现模式、过程模式、管理模式、课程设置、质量保证等方面,系统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发展方向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艺术设计教育的迅猛发展需要高校走复合型人才培养之路,综合性大学设置艺术设计专业,在办学模式上应也与传统美术学院有所不同,以满足社会对艺术类人才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以经、管类学科为主的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专业依托本校优势,制定艺术设计专业设计与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并贯彻在教学活动中,逐步进行艺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的“工学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条接受职业技能教育的新途径。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社会经验,是一种实用性和针对性很强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在实施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因此,探索有效的实施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独立学院自身发展和转型的需求、适应社会对管理类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具备独特竞争优势的应用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构建校政行企“六个共同”的深度合作、无缝对接的“联盟联动”模式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的能力、改善企业经营能力,促进政府科学决策,实现四方合力共赢。管理类人才“联盟联动”培养模式的探究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工程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在探寻中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模式的进程中,“新工科”运动正蓬勃兴起,校企协同育人成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以“城市地下空间专业”学科为载体,对“新工科”背景下的协同育人模式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实践基地、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新工科”背景下协同育人模式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建立中国特色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教育“新体系”,立足培养满足社会、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中国需要卓越法律人才。要培养我国的卓越法律人才,就需要使学生同时具备“法”、“商”的知识结构,能综合运用“法”、“商”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法律专业学生就业困难El益加剧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五维一体”的“法商结合”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有效的路径,它可以突破湖南省乃至我国法律人才就业瓶颈,提升法律人才培养的社会适用性。  相似文献   

9.
采取“5+1+1+1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改革旧的教学模式,培养能力型、功能兼备型、综合素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都在积极探索的课题。我院构想与实践了“5+1+1+1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果。实践证明经过这种模式培养的毕业生深化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在此基础上我院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使“5+1+1+1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当全球金融危机到来时,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努力探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所肩负的重任,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途径。突破传统人才培养定势,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值得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等学校就其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学生的培养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惟其颠覆中国大学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让大学和企业同社会教育培训机构携起手来,并让年轻学子在入校之日就制定且落实职业规划,将考试本位转变为就业本位,方能突破人才培养模式上的种种困境。为此,【黑马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一个公式、两个结构、三大体系为高等学校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围绕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经管类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开放教育与全程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在经管类各专业推行引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开放教育,设计并实施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五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和“三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着眼于构建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平台与衔接机制,实现了西部地区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以突出职业性、实践、工学结合为特点。工学结合只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不是其全部内容,还需要“赛学”结合、“研学”结合的两翼配合。可以说,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点是工学结合,亮点是“赛学”结合,难点是“研学”结合。“一主(工学结合)两翼”(“赛学”结合、“研学”结合)是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完整解释。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面对社会对教育需求的多样化特点,高校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培养的学生在从业适应能力、接受新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上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财经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我校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持续开展了基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形成了招生与就业“入口”和“出口”的良性循环,实现了量质双赢,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5.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国际商务专业的固有特性、用人单位的人才诉求等,都要求国际商务专业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自升本以来,上海海关学院国际商务专业就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资格考试等多方面积极探索和践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应用能力的提高,从校内情境模拟实验到校外的社会实践,均从不同角度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途径。在讨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提出“双导师制”创新模式与实施方案,强调利用校外导师资源,实现高校与社会的零距离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降低培养成本、缩短岗位适应期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     
为进一步加强财经类高等学校建设,深化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湖南商学院承办的财经类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研讨会暨高等财经院校第三届校长论坛于2009年10月28日在湖南商学院举行。本次会议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打造财经院校办学特色”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财经教育的人才培养”为主题,  相似文献   

18.
世界高职教育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发达国家的双元制、CBE、TAFE、BTEC、教学工厂和国内的行业办学、订单培养、产学研结合、双证书制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构建中国特色的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校升本成功,全校师生沉浸于无限的喜悦之中,然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诸如教学观念的转变问题,管理方式转变的问题,人才培养模式转变问题等等,笔者以为专科升本科的实质性转变在于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由这一转变来带动其他观念的转变,这将能尽量避免现行本科院校发展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同时尽量避免走回专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它就是关于人才培养过程质态的总体表述,即对人才培养过程的一种设计建构和管理,在人力、培养中起着统帅的作用。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更高,社会所需要的不在是那种只会技能而不会思考的人,也不在是那种只会纸上谈兵而不会技能的人,而是技能和理论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高等院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不言而喻,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那么高等院校就应该培养相应的人才输送给社会。然而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流业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和转型的重要时期,高校作为物流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必须密切掌握行业的发展趋势,培养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物流人才。从现代物流发展对物流人才培养的需求来看,高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着定位不清晰、教学资源建设滞后、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突出问题。以物流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定位人才培养方向,以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的创新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校企联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