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2014年两期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消除不可观测的个体异质性的影响,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差异变动进行分位数分解。通过分析发现,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工资变化的差异,能够由个体特征变化解释的部分所占比例较低,绝大部分都是由户籍歧视造成的,工资分布顶端的歧视现象更加严重。这说明长期以来与户籍制度相关的资源和利益分配规则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消失,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工资歧视问题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构建城乡分割体制下的二元经济模型来分析转型期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制,并基于省区数据建立交叉项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城乡劳动力流动率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方向随农民工工资和城镇化水平的临界值由扩大转为缩小;(2)近年来超过三成的城乡收入差距是由城市就业市场对农民工歧视产生的农民工向城市的转移价值带来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CHIP2007的流动人口数据,采用非条件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和扩展的Machato—Mata方法对不同地区的流动人口性别工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各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工资差异中,有超过80%的部分应该归于歧视。随着收入水平增加歧视部分呈降低趋势,但各地区降低的速率存在差异;(2)对影响性别歧视的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教育因素对性别歧视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发现分地区分水平一些特征变量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存在不同,甚至有相反的影响。因而建议在制定反性别工资歧视的政策措施时,应该充分考虑地区特征以达到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随着妇女广泛进入劳动力市场参加工作,工资差距,职业分割等许多男女不平等现象开始突现出来。女性就业歧视严重地阻碍着人的发展潜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和谐进步。文章结合女性就业影响因素,根据新古典经济学家代表贝克尔的“偏好性歧视”理论和女权经济学家的理论,从不同理论角度,对女性就业歧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了反女性就业歧视对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户籍、家庭禀赋和城市特征三类因素对城市家庭住房不平等的影响;运用夏普利值分解、Oaxaca-Blinder分解区分"努力"和"环境"因素、户籍歧视和禀赋效应的贡献。研究发现:户籍可解释住房等级不平等的54.2%;"努力"因素对住房水平起正向作用;在户籍间住房等级不平等中户籍歧视效应占主导,在住房面积不平等中禀赋效应占主导,外地户口居民住房水平低源于"环境"因素趋弱,农业户口居民则源于"努力"和"环境"因素叠加趋弱;由于生活成本效应占主导,城市规模和流动人口占比越大,居民住房等级趋低,而城市土地供给增长有助于提升住房水平。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广义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户籍、家庭禀赋和城市特征三类因素对城市家庭住房不平等的影响;运用夏普利值分解、Oaxaca-Blinder分解区分"努力"和"环境"因素、户籍歧视和禀赋效应的贡献。研究发现:户籍可解释住房等级不平等的54.2%;"努力"因素对住房水平起正向作用;在户籍间住房等级不平等中户籍歧视效应占主导,在住房面积不平等中禀赋效应占主导,外地户口居民住房水平低源于"环境"因素趋弱,农业户口居民则源于"努力"和"环境"因素叠加趋弱;由于生活成本效应占主导,城市规模和流动人口占比越大,居民住房等级趋低,而城市土地供给增长有助于提升住房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构建了一个城市劳动力供给—失业均衡模型,引入住房价格和户籍歧视因素,得出城市房价上涨导致城市失业率下降和户籍歧视减弱引致城市失业率上升的两个命题。在此基础上,利用1998~2012年中国3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城市房价上涨对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产生阻碍,导致城市失业率下降。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扩大促使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引发城市失业率上升。户籍歧视减弱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导致城市失业率上升。东中西部不同区域城市房价波动和户籍歧视对城市失业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城市房价上涨,是阻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有效抑制城市房价上涨,十分重视和加强农民工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促使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8.
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民工缺乏技能,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在流入地站稳脚跟、再谋发展,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只能接受低工资.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工资价格与流入地职工工资存在显著差异,农民工工资价格歧视现象严重,贵州农民工歧视系数高达87.8%.缩小城乡差别,增加农民工收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需要政府支持、企业规范,更重要的则是农民工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性是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和充分就业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条件,竞争性的培育是我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重要目标。但相对于其他要素或产品市场,制度性因素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更大,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竞争性改革的进程。以户籍登记制度为核心的二元户籍制度体系造成了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歧视问题,使城乡劳动力在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就业机会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仅如此,公共教育政策设计的"城市导向"还使农村劳动力面临教育起点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10.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是我国人口大规模"非正式迁移"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从经济学视角看,户籍制度在不同等级城市政府间出现改革程度及进度的差异有着内生性根源,数量模型推导的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流动的原动力来自城市和农村效用最大化的组合决策,依附于户口差别的收入和福利差距以及城市和农村两个维度的户籍门槛内生性地调控着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转移的规模,同时引导着非农就业转移劳动力及其附载人口在不同城市之间的户籍配置。  相似文献   

11.
就业歧视是我国当前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就业歧视主要有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疾病歧视、学历与经验歧视、身高与客貌歧视等等表现形式。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一些制度安排也从外部环境上加剧了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的泛滥。  相似文献   

12.
就业歧视是我国当前就业中的热点问题,主要有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疾病歧视、学历与经验歧视、身高与容貌歧视等表现形式。由于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一些制度安排,也从外部环境上加剧了就业歧视现象的滋生。  相似文献   

13.
劳动者权益维护是中国迈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后面临的重大问题,科学疏导劳资矛盾成为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之举。实证研究表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对于提高劳动者权益具有正面作用;户籍、所有制和地区分割是主导不同群体权益差别的核心因素。当前我国劳动者的维权行为主要围绕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等基本权益展开。从维权影响因素和管理方式来看,制度改革均是未来劳动者权益维护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虽然目前我国已在宪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相关立法中对农民工平等就业权进行保护,但城乡二元化的户籍法律制度的存在,国内相关立法与国际核心劳动标准的不一致,国内相关立法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等,使得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受到侵犯的现象还较为严重。我国应尽快废除户籍歧视法律,制定功能单一的《户籍法》,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成立专门的公平就业机会委员会,立法强化就业歧视侵害者的法律责任,以充分保护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缓慢、行业间收入差距加大、企业领导人与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过大等焦点问题,可将税收增长因素纳入工资指导线制定之中,完善对社会工资增长的宏观调控.并建立"调高扩中保低"的行业工资分配指导机制,完善对不同行业工资分配的中观指导;建立超额累退的工资总额管理制度,完善对企业工资分配的微观管理,从而促进企业职工工资增长机制的完善,使我国企业职工工资增长真正反映职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歧视也越来越严重,其表现为性别歧视、体貌歧视、健康状况歧视、户籍歧视和经验歧视等。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是他们遭遇歧视的背景,用人体制不完善、不健全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条件,社会保障制度和户籍制度不健全是产生就业歧视的制度环境,公平就业立法滞后是导致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歧视的法律条件,而观念习俗的影响则是产生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诱因。  相似文献   

17.
行业收入不但与行业的技术水平、行业工人的人力资本含量、资本劳动比率等因素有关,而且还与行业的行政垄断程度有着巨大的相关性.行政性垄断行业通过行政垄断的力量获取高额利润,同时由于在行政垄断行业所有者缺位,以及行政性垄断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之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市场歧视的联合作用下,行政垄断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之间形成了持久的巨大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8.
企业招聘行为中存在着大量的歧视行为,目前备受关注的更多的是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等问题,而基于大学毕业生毕业院校类型的不同而存在的院校歧视并没有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基于对我国东北某大型国企实地考察的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中的院校歧视行为对于用人单位主要发挥着简历筛选、标示、被动抵御用人不正之风等三方面的功能。院校歧视行为绝不只是单纯基于认知的片面性而形成的毫无道理的偏见,它与我国宏观劳动力市场环境、宏观产业结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情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就业流动视角出发,运用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分析范式,考察了垄断行业和竞争行业间的收入差距问题。研究发现行业间存在非对称的就业流动,影响国有垄断行业就业流动的因素主要体现为体制性特征,且其与其他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明显,表明该行业与其他部门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特征;而对于非国有垄断行业来说,非经济性因素对其影响非常有限,虽然该行业和竞争行业间仍存在工资差距,但并不足以证明其与竞争行业存在市场分割。竞争行业内部同样存在收入差距,影响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间流动的因素体现出市场性和体制性混合但偏向市场竞争的特征,表明市场化的改革推动了竞争行业走向公平竞争,但是福利待遇等非工资性收入差距仍是改革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歧视作为一个社会问题一直为西方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所关注,经济学当然也不例外。文章试着从歧视入手,分析了个人偏见理论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工资歧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