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他者性教学交往是对主体性教学交往和主体间性教学交往的超越,它一改以往的交往范式的知识论特征,而将交往的伦理性置于首位,从而在根本上实现教学交往范式的结构性转型。他者性教学交往是以列维纳斯的他者理论为依据,对他者负责的交往,这里的责任是自我对他者的道德承诺。自我在责任的承诺中、并在责任的践行中表达着对他者的尊重、实现着自我的超越,并构建出异于分配范式的教学正义。  相似文献   

2.
在五四高扬人性的大潮中,郁达夫一方面推崇个性解放,反抗传统伦理对人性的压制,提出了对个体本位主义的“自我”的追求,并将这种“自我”贯彻落实到了文学创作中去。但是,另一方面,在对“自我”的追求中,郁迭夫却又无法从内部确定其存在的意义,导致“自我”实现层的丧失,他的自然观点、文艺理论上的宣泄说的提出、他的消极避世与忏悔的思想以及他后期对革命的摇摆态度上都体现他的迷失性。本文揭示了郁达夫这一迷失性特征,同时从文化及时代背景的角度出发对其这一美学品格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托尔金的《魔戒》作为一部奇幻神话作品满足了现代人的巨大心灵需要,他为现代人创造了神话,并且通过神话为人类救赎提供了三条路径:一是克制欲望的横行泛滥,说明机器大工业带来物质丰富的同时也放大了人类的占有欲,欲望正是堕落的根源。二是回归并尊重自然,说明与自然和谐才能达到自我救赎。三是英雄归来,小说塑造了更接近于人类本身的带着缺点的英雄,通过这些英雄的成功表达出现代人在经历创伤之后完全有自我救赎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欲望真空     
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曾以其思想的独特,艺术的新颖横空出世,而后陆续有学者关注这个经典文本,不断加以个性化的阐释。笔者试图从女主人公莎菲自我拯救的角度出发探究这种拯救的意义。主要从三个层面展开阐释:对莎菲肉体和精神困境的审视;莎菲对凌吉士身体的欲望化想象;欲望真空。对凌吉士身体的欲望化想象不能真正拯救在爱情上追求灵肉一致的莎菲,莎菲只能在此种欲望真空地带欣赏一段时间的奇幻美景,欲望化的想象终究要回归现实。  相似文献   

5.
服饰被看作是人类社会语言的一部分,人们通过它们发现自我,理解他人并进入到某种有意义的联系中去。“性意味”就是这种语言中极为生动的词汇。人类社会是由相对、相吸的男女两性组成的,作为直接反映这种性别差别心理投射物质载体的女装,总是或强或弱的带有女性意味。由此所引导出的女装时尚的“性意味”所指的是:女装以某种结构形式与女性肢体结合后形成了含蓄的带有情色联想的女性美的情调、情趣。值得一提的是,“性意味”这个概念却是性行为与生殖活动日益分离的产物。“性意味”的含义比性要丰富得多。它和色情的联系是很紧密的,这是一种观念上、幻想上、欲望上的东西,与实际的性行为或生殖行为保持着相当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尤凤伟的小说总是潜藏着一种尖锐的疼痛。这种疼痛,源于生命内在的两难对立。它以自我撕裂的方式,不断将人物置于各种伦理观念、权力欲望、以及人格尊严的对抗之中。他选取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去发掘"困境"中的人性:一方面淡化人物生存的政治、社会等大的背景,将无所傍依的个体的人推到最近前,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发现人性的复杂和深邃;另一方面,他又极力突出环境的险恶,将人物置于一种冲突激烈的极端状态中,从中发掘常态下无从发现的人的心理结构中最隐秘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广告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广告的魅力,除了与其所处的“后工业化社会”化语境密不可分,更源自于它是人类的欲望载体和符号性转换,而且它深深触及到人类的原始生存欲望。正是在对欲望进行编码的过程中,广告成了主宰人类的新上帝。  相似文献   

8.
"欲望"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杠杆",在新时期文学中已经占有了自己的位置并得到了充足的展示.本文意在通过对新时期文学中的历史欲望叙事、女性(权)主义欲望叙事和暴力欲望叙事的辩证分析,揭示其内核、弊端和现实效应.  相似文献   

9.
"口红效应"实际是经济衰退时期,人们对收入预期降低的一种现实选择。既然未来捉摸不定,名牌奢侈品难以承受,而人又不能不消费,降格以求就成为满足自我欲望的慰藉。论文从口红效应在消费过程中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及心理慰藉的角度,分析了其对我国传媒业、娱乐业、电子商务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经济理论界欲望分析的现状出发,在论述了欲望分析的理论研究地位及其趋势的基础上,进而对欲望的基本含义、基本性质进行了探讨,说明了认识欲望的基本性质对于经济理论分析与引导消费者正确、科学消费以及生产者通过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看来,休闲带来享受、幸福和怡乐,是目的向善、个人自愿、理性自觉的美德,是"成为人"的过程。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拥有闲暇,却迷失自我,纵身金钱,享受荣华、物欲,精神空虚、无聊,麻木不仁;盖茨比以宴会营造休闲,幻想以此与黛西旧梦重温,就其爱情理想而言,具有执著、忠诚、富于责任感的精神向度,然而呈现更多的是外在的、物化的欲望性游乐,与个体成就自身的美德存在距离。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论的发展过程中,师生交往经历了主体性范式与主体间性范式,但这里的主体因为其认识论和知识论特征而遭到了后现代的解构,从而使交往主体经历了死亡的阵痛。师生交往的他者转向为主体的重生带来了契机。新的主体通过对认识主体的超越而成就了自身伦理主体的地位,从而使自我与他者的关系演变为自我向他者靠近、为他者负责的伦理关系,也使师生交往过程成为充满责任与正义的道德的过程。这一新生的主体既是责任的主体,亦是正义的主体;既是被动的主体,也是主动的主体,最终促成了伦理型教师的诞生。  相似文献   

13.
萨特基于他的三维本体论的哲学思维方法,形成了他的存在主义意识观和自我观,他的意识观和自我观较以前哲学家的意识观和自我观作出了一个极大的推进,反驳了胡塞尔之前的自我先验性,并解决了一些以往哲学上无法逃避却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他的哲学方法和意识观、自我观无论在观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出身卑微的盖茨比为了达到自己的梦想努力拼搏但最终却丧命的故事。借助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剖析盖茨比欲望的源头和其欲望的驱动力,可得出结论:因为他的欲望是虚幻的,所以终究会破灭。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弗洛伊德的“暗恐”视角分析了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凯特·格伦维尔的《神秘的河流》中主人公威廉·索尼尔边缘性人格,即在时空策略下透视索尼尔边缘性人格的形成、发展、强化、自我痊愈的过程。通过对索尼尔边缘性人格的书写揭示出从“边缘”到“中心”的欲望机制下英国社会权力话语(主流社会与非主流社会对话)以及在悉尼的种族中心主义(白人与非白种人的对话)和殖民主义(宗主国与殖民地的对话)之间的互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视角解读了菲利·普罗斯的《美国牧歌》中主人公塞莫尔的人生悲剧。主人公生活向我们展示了其自我在渴望成为真正美国人的本我欲望和由犹太文化及宗教教义主导的超我相互冲突中的调停妥协。正是人格体系这三大系统的不协调,加之动荡的外界环境最终导致了塞莫尔的不幸。  相似文献   

17.
余华“十年磨一剑”的长篇新作《兄弟》,仍然继续保持着他独特的写作风格,运用他一贯的残酷与血腥的死亡叙述视角以及汪洋恣肆的暴力话语,为我们再现了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重塑了一段让人恐惧、不安甚至绝望的历史,透视了在新的时代下人们对欲望的追求与挥霍。作家对欲望的叙述同时与其自身叙述的欲望结合起来,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失控而不失真的图卷。  相似文献   

18.
薛荣慧 《全国商情》2010,(1):116-117
兴趣是获取知识、拓展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内部驱动力,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科学现象的欲望,教师应在学生每次探究过程中,精心设计各类“兴趣性”教学环境,给学生提出一些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引起他们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起他们好奇、生疑、新鲜、亲近的情绪,引发情感体验,使探究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19.
军旅作家党益民军旅小说《一路格桑花》关注的是人性与社会,小说中既有对爱情、婚姻、家庭冷暖、国家利益的思考,也有对自我欲望膨胀导致的人性扭曲、价值变异的批判。小说通过写几个不同身份女人走西藏的故事,表达出对人性的审视和思考,彰显了在当代社会坚守善良人性的可贵。  相似文献   

20.
论文在对拉康欲望与镜像理论的简单阐述的基础上,分析媒介与人的欲望及需求的关系,试图表明在当代社会中媒介起着镜像的作用,承载着心像与完形的形象,成为受众认同的目标,通过完形和心像的诱捕力使受众产生特定的欲望,进而付出行动,而这种行动通常是为精英阶级统治服务的,维护了阶级间的剥削,维持着现状的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