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区域重心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0-2010年的人口和GDP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的耦合特征,并通过不一致指数对经济区发展类型进行划分。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口、经济重心均位于区域几何重心偏东方向,二者空间演变关系总体上呈现出耦合关系;人口、经济重心的偏离说明了区域发展的不协调性,但二者之间的距离在逐年减少,说明不协调性有所缓解;根据不一致指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可划分为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型、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相协调型和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型三类。  相似文献   

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现了蓝色产业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中国的完美结合,而行政协议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鉴于检察监督权的广泛性与检察监督的专业性,对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行政协议进行检察监督是针对当前中国之实情所采取的有效措施。对于检察监督的具体实施,可在事前、事中和事后分别进行,以保证行政协议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3.
鲁台经贸合作由来已久,ECFA的签订,对鲁台经济的交流合作又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两地在诸多方面存在开展经贸合作的有利条件,包括自然地理优势、山东半岛的蓝色经济区建设、两地产业互补、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等。两地可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进一步促进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4.
北部湾经济区在迎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机遇与挑战时,提出了区域经济嵌入生产网络的发展模式,那么城市群间产业分工与联系的现状是否适合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运用三次产业相似系数、区位熵和灰色关联度来定量,概述了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现状,进而为制定深化北部湾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以陆促海"原则的指导下,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出发,基于熵值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整体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和区内各城市的差异。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在山东省内具有优势,但区内发展水平差异较大,青岛市形成突出的一极,而大部分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平均值。加大土地利用投入、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6.
从空间差异和空间关联两个角度分析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关系.前者运用标准差和锡尔熵分析方法,得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绝对差异在扩大、相对差异在缩小,其中国内旅游相对差异和入境旅游相对差异均在缩小.后者运用欧式距离方法测算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竞争或互补关系.结果表明,山东蓝色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空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存在很大的不协调性,需要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7.
基于产学研合作理论,利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六地市2003—20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分析产学研合作联盟对经济发展的动态影响。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产学研联盟还未形成,内部产学与产研联盟形式普遍存在;科技生产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独立显现,“学”与“研”未能发挥最大潜能;另外,以青岛领衔的老牌经济强市产学研联盟处于相对成熟阶段。产学研联盟的深入剖析,将为政府制定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并引入区位商模型,通过对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日照、东营等城市的发展比较,研究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对烟台市发展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推动烟台市发展方式转变、区域竞争力提升和产业带培育等方面,而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青岛、日照、东营等城市对烟台市发展空间的挤压以及烟台市主体地位的弱化等。提出了烟台市应转变思路、科学定位、系统规划、扩大开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以蓝色经济区为目标指向,海陆联动发展是其核心问题。特别是在海洋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竞争更为激烈的背景下,实现《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提出的总量目标、产业目标和布局目标面临严峻挑战。从福建区域经济与海洋经济的关联性、海洋经济的拉动效应、海陆产业结构演化轨迹分析来看,必须突破海陆联动发展的制约因素,构建海陆联动的多元驱动机制。为此提出了促进福建海峡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分步骤市场化配置、分区域集中布局、分阶段培育产业、分层次开发港湾海岛"的海陆联动战略思路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大城市区域化发展、区域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以及我国综改试验区建设与发展趋势,以黄河上游河湟两岸城市密集区为研究区域,提出了构建兰州-西宁-银川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从区域空间与产业双重整合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从而推动整个西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小兵与邱立新两位博士联名在2013年第12期《软科学》上发表题为"我国城市能源消费与城市化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一文,认为,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个城市的能源消费与城市化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不同的,在青岛、潍坊和日照3市,能源消费成为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原因,而威海市的情况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外贸竞争力是反映一国、地区或一个城市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自2011年1月起,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烟台对外贸易持续、快速、良好的发展是烟台在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如何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是实现烟台对外贸易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运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论分析了烟台外贸竞争力的现状并提出了提升烟台外贸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培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集群的主要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产业集群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理论模型,以政策引致投资和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为出发点,构建了培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集群的基本框架,并提出培育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集群的政策引致投资策略、城市差异化发展策略和创新区域合作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农业银行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意义,分析了农业银行当前支持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现状和特点,探讨了农业银行在融入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银行应采取相应措施,整体统筹、全面组织,稳步推进对蓝色经济区的金融支持战略。  相似文献   

15.
根据旅游环境复合系统承载功能的内涵,构建包括旅游资源、旅游生态、旅游经济、旅游社会环境四大子系统在内的旅游环境承载水平评价体系,采用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结合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环境系统承载功能协调耦合关系的时间序列变化与空间分异特征进行量化测度和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环境综合承载能力呈稳步上升的态势。系统承载功能的互动耦合和协调发展均有一定的提升潜力,同时协调发展程度在!间上表现出较强的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6.
对比了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地区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了山东半岛的差距,指出,应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特色经济区建设,构建主体功能明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为应对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纷纷加快发展低碳经济,调整产业布局。从长远看,低碳经济必将成为成都经济区产业升级的助力器。因此,成都经济区应以"一极一轴一区块"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为契机,发展低碳经济,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本文分析了低碳模式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及成都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分别从微观(低碳技术)、中观(低碳产业)、宏观(低碳政策)三个层面对低碳模式下成都经济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和东亚经济形势的变化,东亚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大潮下,原本有着密切经贸关系的祖国大陆港澳台地区(简称四方、四地)经济合作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其发展前景不仅将影响四方未来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地位,而且还将影响东亚地区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通过重点分析四地经贸关系的性质与特点,以及四地经济整合的前景,指出尽管存在政治分歧,但四地经济整合的前景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乐观,未来四地区域经济合作可能是复杂的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相结合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在区域合作的国际背景下,东亚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探索进程加快。本文对东亚现有的合作特点进行剖析,指出带动东亚区域发展的合作模式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中心带动力量,其它双边区域合作为外围发展,最终实现东亚整体合作,并从根本上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够担当东亚领头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发展地区货币合作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它将给东亚地区带来显著的经济利益 ,但由于东亚地区本身条件的限制 ,以及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严重滞后 ,其货币合作体系发展缓慢。为了推动东亚货币合作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对东亚货币合作问题作进一步的认识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