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在分析目前各类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优劣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改革发展要求,构建了新农村开发试点区新模式。该模式以保证农民实际拥有土地权益为前提,借鉴委托代理理论和工商企业组织经营管理经验,将实现农业职业经理人与农村资源的有效结合、农村地区企业化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和区域内农民的共同富裕,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农村公共品供求的数量不足、质量低下和结构不合理已成为普遍现象,农村居民对公共品的旺盛需求与政府财力有限的矛盾导致了公共品供给模式的多维新变化。实地调研表明,在政府供给机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农村公共品的市场供给机制被引入并日趋活跃,同时出现了自愿供给机制等多种模式。在完善当前政府主导供给模式的同时,政府应采取各种公共政策加强和完善“政府诱导”模式来供给农村公共物品,通过经济支持、政策优惠和市场监管等手段利用市场机制提供能满足农民需求多样化的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农村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农民福利改进的一种主要途径。本文通过构建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需求函数,分析政府在新农保中的投入、政府构建的新农保制度、农民收入、农民对养老保险模式的偏好以及农民参保后的收益水平是如何影响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并在此基础上以宝鸡模式为例,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因素作用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机理,最后,依据合作思想提出了促进新农保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江阴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阴模式是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中涌现出来的另类模式,特色鲜明。江阴模式避免了政府完全操办的传统合作医疗的种种弊端,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降低了农村医保运作和管理的成本,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和欢迎。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国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存在缺陷,农民通过灰色渠道筹集资金为自己提供公共服务,使得农村治理形成基于政府、市场和社会“有效”合作的多中心权威的格局,且运作“良好”,但降低了政府的权威,扩大了社会风险。变革中的中国属于一个风险社会。为应对风险社会的挑战,善治要求政府承担更大的责任、安排更多的财政预算、更有效的政策和政治方面的制度创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良性发展,赢得绩效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6.
从动力源视角和目标导向视角构建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基于此视角将农村社区建设划分为外生型城市化、外生型现代化、内生型城市化和内生型现代化四种模式。结合当前语境对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做现实选择,探讨农村社会制度、政府管理、农村发展状况、农民意愿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从农村制度、政府管理、农民地位三个层次预测未来发展方向,以期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建国后,中国农村经济的兴衰沉浮与国家行为和农民产权的变革息息相关。国家主导的工业化建设导致农民产权的异化,促成农村经济的衰败。后来经过国家的调整与改革,又促进了农民产权的同化,促成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改革仍然有不彻底性,农民产权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表面领域,最终造成农民收入的停滞和三农问题的出现。今天,在后危机时代,政府需要继续深化农民产权改革,而在推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培育公民社会不失为今后发展的一项目标。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60年来我国农村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949-1978年的农村发展,通过完成土地改革,实施统购统销政策、人民公社体制和户籍制度,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1979-2009年的农村改革发展,通过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民主体地位,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变革和整合了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加强和改善了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在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摆上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在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和完善市场基础性作用中,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9.
推进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既是在新时代维护农民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又是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具有方向性的重大课题。对四川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温江模式”“龙华模式”和“三水模式”等的考察表明,虽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思想认识问题、资产量化和改革范围问题、成员身份确认问题、股权设置及管理和转让问题、治理结构问题、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或社区管理的关系问题、政策优惠问题、相关政策配套和协同问题等,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妥善处理,以便深入、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社会转型变革中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和政府信息服务的内涵、实质与实现。基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目标与发展环境,认为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改革应是“十二五”经济社会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地方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改革应该体现超前、便民特色,寻求和创建地方政府信息服务特有模式,同时提出建设政府信息集成共享公共服务平台等铜陵市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改革主要建议项目,服务“十二五”大建设与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变迁的过程,发现每次变迁几乎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其变迁结果却差强人意;而且,由于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等几乎垄断了农村金融,其进行自我变革的内在动力不足,根据制度变迁理论并引入制度变迁的跨时期成本分析,应进行“增量改革”,即发展新的金融组织以对现有的金融机构施加外在压力,利用市场竞争促使其进行自我变革,满足农村金融需求以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福建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成为实现农村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引擎.基于省域农村产业基础的不同,各地区逐渐形成各自较为成功的电子商务模式,不同的电子商务模式又通过不同路径推动当地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提高农村产业经济效益、改善农民生活、推进城镇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各地区在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应形成合力,因地制宜加快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链建设,实现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从西方经济学的公共品和市场失灵视角,还是从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过程来看,明确农村医疗保障政府责任的主要地位,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政府责任必要性和国际上农村医疗保障模式比较研究发现,保险业参与“新农合”的运作模式应该是我国农村医保制度的最优选择,必须明确政府部门与保险公司在“新农合”中的关系,强化政府在法制建设、制度设计、宣传引导、合理监督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充分利用商业保险的经营管理经验和技术水平,降低制度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4.
面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府主导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当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经济转型中的农村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紧紧围绕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农民有效增收机制的建立,既要有农村发展的内部增长,还要在二元结构经济调整中建构内部机制与外部机构相结合的模式。文章通过西部省份的断面数据实证分析了增长机制的运行机理,研究表明,政府主导下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就应当成为农民增收的长期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在西部农村实现“管理民主”,有赖于一个良好的治理模式。通过西部八省(市)长达一年时间的新农村治理调查研究,发现治理模式的核心是农村基层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农村非政府组织及村民的关系协调。针对当前西部农村治理现状,建议构建多元合作治理模式,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治理能力,积极培育农村非政府组织,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的综合素质,建立多元治理主体互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这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存,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也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一直以来,政府不仅对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而且还忽视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将大部分资金投到城市,造成城乡医疗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因此,政府应转变思路,拓宽筹资渠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保障农民基本的平等的生存权利,为全面实现小康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征收、征用城市周边的农村集体土地已成为趋势。征地行为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威胁到了被征地农民的各种社会权利和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由于征地拆迁制度不健全、对农户补偿不合理,各种类型的农民维权行为不断发生,呈现出集体化、非理性化、无效化的特点。针对现阶段被征地农民维权的无序和混乱,政府应当从加强农民法律素质教育,提供高效畅通的维权渠道,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鼓励被征地农民多渠道就业等几个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前,我国城镇的养老保险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但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却迟迟没有在全国建立统一的模式。本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完全个人储蓄,政府负责基本养老金的保值增值”的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农民住房等基本生活设施、卫生习惯、生活习俗(主要是婚嫁方式)、生存方式等生活模式的变化角度出发,认为在现阶段的农村城市化中,农民仅仅是身份上的变化,思想、心理、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仍然带有强烈的农村色彩。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必须对城市化的主体——农民进行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各方面综合的再社会化工程,合理健康地推进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20.
改革农村教育体制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民素质是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是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