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左传》是最早记录孔子形象的先秦典籍之一,同《论语》相比,在描述特点上二者既有共性亦有所不同。其共性在于对孔子形象的塑造都具有原质性,不同在于《左传》具有不全面性。本文探讨了《左传》中孔子形象描述的这个特点及成因,亦总结了《左传》中孔子形象的两个主要特点即维护礼及睿智。此外还对《左传》中孔子的勇武性格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自孔子去世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不同时代的不同学派、不同执政者都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甚至重塑孔子的形象,从而使孔子形象发生了诸多变异,丧失了其原质性。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最早是由《论语》奠定的,与其它先秦典籍相比,《论语》中塑造的孔子形象较为丰满与全面,亦更为真实和可靠,是一个按本然形象塑造的,具有原质性特点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3.
自孔子去世以后的漫长岁月中,不同时代的不同学派,不同执政都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甚至重塑孔子的形象,从而使孔子形象发生了诸多变异,丧失了其原质性,历史上孔子的形象最早是由《论语》奠定的,与其它先秦典籍相比,《论语》中塑造的孔子形象较为丰满与全面,亦更为真实和可靠,是一个按本然形象塑造的,具有原质性特点的孔子形象。  相似文献   

4.
《左传》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管理思想,它保存了“三皇五帝”至武周公的安邦治国的管理理念;描述了孔子的管理思想及其管理实践;展示了《孙子兵法》的时代背影和孙武的军事管理活动;揭示了二个半世纪人类积累起来的斗争谋略和人事管理思想,为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发展历程提供了生动的材料和鲜活的案例。  相似文献   

5.
《左传》的文学性是对其真实性的补充,《左传》中虚饰的存在,在使其历史叙事实现一贯性的同时,也在阅读接受的层面上实现了历史"在场感"与"道德感"的传递,从诠释学的角度实现了《左传》作为历史叙事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6.
提及杨玉环大家都耳熟能详,知道她有贵妃之衔,知道她备受宠爱.自唐以来,杨玉环的形象有着明显的流变,《长恨歌》《长恨歌传》《梧桐雨》《长生殿》等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杨玉环形象.单就《长恨歌传》和《长生殿》而言,就为我们塑造了杨玉环的不同形象,或深明大义,或恃宠而骄.我们可以通过这两部作品中杨玉环政治形象、爱情形象、文学形象、历史形象的比较来分析她的复杂形象.  相似文献   

7.
《左传》是一部系统的历史著述,它虽以《春秋》记事为纲,但叙事详瞻,后人对春秋时代历史的了解多据《左传》而来。事理、情韵融为一炉,构成了《左传》亦文亦史的独特风格。本文在史官文化发展研究的基础上,对《左传》的叙事模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洪昇《长生殿》的独到之处在于为贵妃杨玉环洗刷了红颜祸水、误国祸民的罪名,该作品表明了作者对女性的认知观点:女性的嫉妒是真情实意的体现.该剧通过怨妒情绪刻画了一个情真意切的女性形象——杨玉环.对玉环怨妒心理的描写主要体现在其对梅妃、虢国夫人的嫉妒和她对唐明皇的埋怨.针对作品做的心理学分析主要是从怨妒在心理学上的定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众心理理论三个方面进行的.探究这一独特的女性形象的深层心理颇有意义且研究价值较大,文学与心理学双学科交叉研究更能透彻地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心性.现代京剧《贵妃醉酒》中亦有表述出贵妃强烈的怨妒情绪的情节,且集中突出的人物形象也是杨玉环,两剧具有可比之处.其对比主要针对怨妒情节中的唱词、道白、举止.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析《吕氏春秋》中"文无畏过宋"文本同《左传》、清华简《系年》中相关文本内容上的异同,可以得出吕本是以左本或与左本相似文本为主要参照本,糅合当时流传的其他文本所形成。不过其过程并非是对参照文本的简单照抄,在吕本形成时亦可能存在出于说理需求对其参照文本的改写,其中包括对情节的增删修改和将郑伯"肉袒执牺以逆"情节错置其中。  相似文献   

10.
孔子形象在不同时代被不同程度地改变塑造,更有甚者把他定义为不食人间烟火、天生的圣人,以致使孔子的形象发生了变形。本文意在还原孔子的真实面貌,尽可能接近真实的孔子形象。孔子并非是一个无所不知、接近完美的圣人形象,他其实是一个普通人,有真性情,高兴了会唱歌,也会开玩笑,伤心了会痛哭,生气了会现于色,看不顺眼时也会骂人,甚至说些过头的话。做事有成功亦有失败,但知错就改,好学谦虚,既受人爱戴,亦会遭受诋毁。  相似文献   

11.
郭钦 《企业家天地》2011,(5):160-161
以《湘军志》的《曾军篇》及《曾军后篇》中关于曾国藩在湘军中的地位、曾国荃与天京之战的论述,对照《湘军志平议》、《湘军记》所记史实的研究表明:自述历史与旁观描述的历史书写是有很大差别的,出现差别的史观就在于:为何作史,为谁作史?  相似文献   

12.
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作为早期孔门论诗的宝贵资料,以《诗》教弟子的过程中,注重在理解诗歌内涵的前提下阐发其中的道德意义。这一特点是受几种原因相互作用、影响而形成的。它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也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左传》所记齐鲁两国女性的行事多与婚恋有关,因而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在东夷文化的大背景中,齐鲁两国习俗和精神文化的相同与互异、冲突与融合;展现了男权文化伊始时,齐鲁女性的情感、遭遇和命运;同时为后世塑造了一系列个性彰显的女性形象,并且由她们忧郁的命运及她们自己咀嚼了无数遍的情感积淀成了经典的文学原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小说的文化精神历来强调忧患感,即“忧世伤生”,这种忧患成为儒家占统治地位的入世思想理论体系中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国文化及后世文学影响深广。不管是《红楼梦》还是《围城》,透过作品的语言层,尽管它们的形象系列,思想命题,主题意向大相径庭,但作者借助象征的手法并表达到主题级的程度,塑造了孤独的多余人的形象,其中共同蕴涵着的文化精神,都表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不同层面和发展着的不同形态。  相似文献   

15.
黄强 《企业家天地》2010,(5):182-183
由冯小刚导演的《夜宴》,是把《哈姆雷特》放在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语境下的重新演绎。此部影片在继承莎士比亚剧作方面抓住了作品中的在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的元素,主要体现在:描述了人性与欲望的同时将其塑造得更加合理;塑造了美的形象的同时也把这种美表现到极至;延续死亡阴影的同时有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16.
荒原在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哈代的小说《还乡》中亦多次出现荒原主题,荒原是《还乡》的灵魂。哈代通过小说《还乡》表达了回归荒原、回归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7.
《庄子》一书历来被认为是道家经典之作,庄子也是公认的先秦道家主要代表人物。其实,通过对《庄子》一书中关于孔子本人及其儒家思想的态度,不难看出,《庄子》思想与儒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雷雨》和《北京人》在其创作主题、艺术特点及类别性质上 ,既有相似又有不同 ,各具特色。这两部剧作分别描写了代表着官僚资产阶级家庭的周公馆和封建世家的曾公馆 ,通过对剧中周朴园、曾皓、蘩漪、曾思懿、鲁侍萍等典型人物的塑造 ,深刻描绘了人物的灵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无论《雷雨》中错综复杂的矛盾 ,还是《北京人》中隐晦、曲折的纠葛 ,最终揭示了两个不同时期剥削阶级大家庭必将走向坟墓的命运。《雷雨》是一部悲剧 ,而《北京人》则是一部悲喜剧交融的社会正剧。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从表层故事的形象描写,到表层故事背后人物行为模式,再到深层结构中的辩证法思想,都与世俗生活有着极大的共通性:《三国演义》表层故事形象与生活现象共有的丰富性,使它的运用价值具有多方面的启发性;表层故事背后的行为模式与其它生活领域行为模式的相似性,使它具有应用的直接性;而深层结构中兵家辩证法与生活辩证法的共同性,使它的应用价值具有科学性。与世俗生活对照,故事表层文化隐义的共同性,构成了《三国演义》应用学的基础,使《三国演义》具有应用学的永久魅力。  相似文献   

20.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为都市女性的生存架构了人物、空间、时间的三重镜像,主人公王琦瑶一生辗转挣扎于"上海三小姐的形象"、"上海的形象"、"过去的形象"这三重镜像之间,始终未能走出镜像为其带来的浮于生存实质表面的悬空感与无根感。而这种镜像式生存的本质,则是一种非我的他者生存。正是在这种亦真亦幻的镜像式生存境遇中,王琦瑶一步步走上了满溢着欲望的不归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