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外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计划生育"这一崭新观点;以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对中国人口问题有较深的认识和研究,形成了邓小平人口思想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人口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新的时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并探讨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资本流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加速,货币危机爆发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各种危机理论相应诞生。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四代货币机模型,对第三代和第四代货币危机的模型的基本理论进行初步研究,带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在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以及对其发展阶段和典型模型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理论的演变历史。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是增长率由增长模型本身决定,是由模型的内生变量决定,而不是求助于外生变量;它是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之后的第三次理论革命,为解释经济增长事实和提供政策建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FDI与R&D推动我国技术进步的实证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就外商直接投资(FDI) 和本国投入的研究与发展( R&D )对一国技术进步的技术外溢效应进行对比分析时,先借助于内生性经济增长理论中阿默的"边干边学"模型,将FDI 和R&D经过处理的存量数据分别视为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函数变量代入模型,然后通过构建FDI 、R&D和TFP三个变量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FDI 和R&D作用的时滞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的技术外溢效应有限,而一国的研究开发投入才是推动本国技术进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的新课标的教育思想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论文通过对高级中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以强调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包括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环境四要素等,试图分析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中国与155个国家1995年~2009年间的进口数据,以引力模型分析中非贸易特征。在模型中引入两个与中国对外贸易紧密相关的制度变量——是否承认"一个中国"和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来考察政治因素对于中非贸易的影响,并将非洲国家分为资源丰富国、沿海资源贫乏国和内陆资源贫乏国三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于资源丰富国具有显著的过度进口倾向,而对于沿海资源贫乏国和内陆资源贫乏国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口不足。这一结论可以为中国政府旨在改进中非贸易而提出的"扩大中非贸易规模并优化贸易结构"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朦胧诗以启蒙、反思、诘问的姿态确立了自身的合法性地位和历史价值,对稍迟于其出现的第三代诗而言,它是当之无愧的前驱。根据布鲁姆的"影响的焦虑"这一诗歌理论,第三代诗作为迟来者对朦胧诗产生焦虑便成为一种必然。对此,第三代诗采取"克里纳门""苔瑟拉"和"魔鬼化"三种"修正比"进行超越,虽然付出了一定代价,但却建立起一套独有的诗学观念,成功实现了超越。  相似文献   

9.
经济增长是指财富在数量规模方面的增长。经济增长理论则是以如何增大一国 GDP为研究内容的理论和方法 ,即在弄清决定 GDP水平的基本要素以及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前提下 ,揭示当这些要素随时间变化时 GDP长期增长的规律。文章介绍了主要经济增长学派关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一些基本观点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必然 推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创新,对充分依靠和发挥知识分子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 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融脆弱性、信息不对称与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金融危机的前两代模型难以对亚洲金融危机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产生了第三代模型。第三代模型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其中的道德风险模型受到广泛关注,但该模型并不能对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给予完全令人信服的解释。文章首先阐释了Minsky的金融脆弱性假说并把之扩展到开放经济中,然后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来分析新兴国家金融脆弱性的产生与积聚过程,弥补了Minsky金融脆弱性假说的缺陷。这种基于微观基础的、动态的、结构性的方法有力地解释了新兴国家的金融危机。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启示,这些政策启示对我国同样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金融危机是经济周期的必然结果,其直接原因是以美元为核心的单体国际货币体系和保护主义日益严重导致的全球经济的长期失衡,要通过这场金融危机来平衡全球金融体系和经济的关系。因此,建立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最重大的金融制度的变革。目前金融还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心脏,不能因为金融危机而停止中国金融的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同时,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两个难得的机遇,即人民币的国际化和全球金融中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论西方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政策应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是主张对经济危机实行标本兼治的理论,它既主张在基本经济制度方面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铲除经济危机产生的制度根源,也主张在经济政策方面让各种金融创新和政策工具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从经济政策方面应对西方的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为指导,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同时建立和加强相应的监管,让金融创新立足并服务于实体经济,保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平衡,促进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进一步融合,既发挥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又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金融海啸"本质特征的动态分析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美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的三次泡沫经济危机的动态追溯与分析得出结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泡沫是导致“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金融创新工具的滥用和监管缺位是其帮凶和推手,而资源金融的炒作贯穿危机的前后,加速了泡沫的形成,并重创了实体经济;美国“金融海啸”极有可能把世界经济拖入深度衰退的泥潭。中国应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努力避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同时出现巨大的泡沫;在泡沫彻底破灭前不要轻易“救市”,在泡沫彻底破灭后则要果断“救市”,方法要科学,要善用预期、用好预期。  相似文献   

15.
与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损失相比,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资产的损失并不大,这说明在危机中存在着金融放大机制。文章在借鉴国外学者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资产负债表放大机制、不完全信息放大机制以及金融网络放大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发现,危机爆发后市场参与者的反应和互动形成了多个恶性反馈循环,这些恶性反馈循环通过金融网络使危机内生出更多的能量,最终将相对温和的初始冲击放大成了一场全球性金融风暴。  相似文献   

16.
当前金融危机的不确定性和发展动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全球金融危机已历时两年,至目前为止,危机尚未结束。从危机的发展动向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将在短期内继续蔓延,并通过各种渠道对金融市场、世界各经济体经济增长和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滞后性的负面影响。但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尚不足以引发全面衰退和混乱。随着全球金融体系系统性崩溃风险的显著降低,中国应适时调整政策,以规避和减轻全球金融危机不确定性带来的金融风险,加快经济复苏进程。  相似文献   

17.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于希腊,此后不断升级和蔓延,现已波及整个欧元区国家,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剧烈的冲击。导致这次欧债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欧洲各国长期推行的高福利制度。高福利加重了财政负担、拖累了欧洲经济,导致了政治社会结构变故,扼杀了社会发展动力,加剧了分配不公和贫富悬殊等。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启示我们:要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福利制度、健全社会保障管理模式和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监管。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经济分析包含健康的资产负债表这一假设前提,主要着眼于流量研究,看不到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一事实。有必要通过系统地分析资产负债表来研究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问题,而这需要会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等跨学科的研究。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存量分析,不但丰富了金融危机的微观基础理论研究,同时也为治愈经济危机提供了新的指导原则,即修复资产负债表衰退。只有这样,宏观经济政策才能发挥作用,最终走出长期的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9.
全球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的根源在于金融经济脱离实质经济的过度扩张。恐慌有自我正名的能力,由于市场的双重标准的存在,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抵抗恐慌自我正名机制的能力更加脆弱。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受到恐慌自我正名机制的攻击而爆发金融危机时,危机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会通过一定的途径扩散到其它的一些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空前的系统性风险,从而加剧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由于2007年美国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下跌和房贷的违约上升,引发了次级债金融危机并蔓延,逐渐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中国目前正处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大幅上涨、信贷投放过度的经济运行环境之中,此轮风波对日益开放、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敲响了警钟。对美国次级债危机产生的背景、原因进行研究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防范金融风险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