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战略的评价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介绍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所属类型及其政策效应,指出必须从发展战略和结构调整的高度,注重改善我国收入分配关系,以实现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研究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如何解决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不公,消除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入手,重点探讨了人力资本机制、市场规模机制、经济波动与社会稳定机制对二者之间的影响,并提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平等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收入分配不平等不是促进而是阻碍经济增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已经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前景。应当树立以民为本的经济建设宗旨,促使区域经济平衡增长,调节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努力实现有利于公平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笔者围绕"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互动机理,审视了"收入分配——经济增长"的经典分析框架与理论,在此基础上,从"收入—分配"的相互动态作用视角探讨了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收入分配格局变动与演进。提出了一个以"收入一分配互动机理"为核心内容的分析框架与思路。最后结合转型时期中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现实状况,对重建中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互动关系"概括了几点结论,以期这一探索的不断深入和实现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人们对此问题更为关注。因此,文章对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以便使相关研究成果较为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6.
在对近期文献资料中关于财政政策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研究结论对中国目前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现状的政策启示,提出改革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2010年前我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10年前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物质基础 ,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坚强领导和政治优势等有利因素 ;同时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收入分配不规范、国际竞争压力增大等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中国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不同阶段下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门槛(8.97年),未跨越门槛时收入分配差距表现为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跨越门槛后则转变为不利于经济增长。虽然我国整体及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未跨越该门槛,但随着经济发展转变为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当前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不同地区旅游业发展、收入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将旅游收入、收入分配引进福利函数,构建旅游产业、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影响的一般均衡模型,对旅游业发展、收入分配失衡的社会福利影响进行理论分析显示: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经济增长存在正面影响,增加其社会福利,但对其收入分配失衡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间接地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社会福利产生负面影响。基于四大世界双重遗产地、张家界等旅游区的实证资料验证了该内在影响的存在性,该研究为不同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10.
收入分配与民生息息相关,在今年的两会上收入分配问题再次成为热点议题。社会财富迅速增长,社会分配的不公导致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由此引起的社会冲突和矛盾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缩小贫富差距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分配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是我国小康社会实现的前提条件。本文就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原因。探析收入分配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成因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从总体状况、地区差异、垄断因素三个方面对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成因分析,发现行业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垄断程度、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造成行业收入差异的主要因素。最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从短期看,行业收入差距扩大对促进经济增长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同时经济增长使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迹象也不明显;从长期看,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具有同向变动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日益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尤为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我国二元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文章基于我国1978—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同时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建模和差别化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纭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存在一定的内部联系。  相似文献   

13.
基于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逻辑构建经济增长模型,论证技术变动和收入分配通过利润率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中国经济数据,估算相关劳动价值论指标,并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以上理论。研究发现,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是中国前一个阶段经济增长放缓的重要因素。而通过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可以实现劳动收入份额提高的同时,维持利润率水平和持续经济增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1978—200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城乡收入差距只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动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相反,经济增长在中长期内还会进一步加大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VAR模型,利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国1982—2004年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前者是后者的Granger成因;金融发展规模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前者也是后者的Granger成因;金融发展效率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负相关,并且两者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增长实证分析:1978~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笔者提出的内能增长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5年的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结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次第渐进式改革使得由人们经济努力的主观意愿组成的经济内能始终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仍然能够维持较高的经济内能水平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关键是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控制收入增长速度,鼓励人们进行经济努力,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等和谐和收入分配公平等。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开放,入境旅游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通过促进关联产业发展带动宏观经济增长。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具有时变性:一方面,入境旅游自身的发展质量及其同相关产业的关联性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随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带动效应趋于增强;另一方面,入境旅游属于资源依赖型(出口)产业,随着其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比重的持续提高,可能面临“资源诅咒”困境,尤其是对经济增长带动效应更强的制造业的挤出不利于整体经济增长,进而使其经济增长带动效应趋于减弱。采用1995—2017年107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以入境旅游专业化程度(国际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分析表明: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带动效应逐渐增强;无论是高收入国家和地区,还是中等收入及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入境旅游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均随着入境旅游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弱。因此,应促进入境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积极开发新型旅游资源、持续促进技术创新等路径有效提升入境旅游的经济增长带动效应;同时,要注意维护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整体平衡关系,避免入境旅游过度发展对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85--2010年西安市的经济收入和旅游收入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长期内西安市经济增长受旅游收入水平滞后和经济增长水平滞后等因素的影响,西安市旅游收入则受其自身收入滞后因素影响较大。此外,文章还引入修正误差项ECM建立VEC模型对西安市经济增长和本地区旅游收入的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短期内西安市旅游收入对本地区经济增长有单向推动作用,而经济增长对本地区旅游收入的作用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