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制造业的产品价值创造体系 ,即价值链体系正在经历着大规模的重组。与此同时 ,制造业的国际间转移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景象。近 2 0多年来 ,中国通过对这种产业转移和积极吸纳而保持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是否能够在继续保持产业吸纳强劲势头的同时 ,成功实现在同一价值链内不断向“高位环节”逼近和在不同价值链中不断向“高位链条”跃迁 ,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能否使自己的制造业区位优势得到有效的保持与提升。  相似文献   

2.
南京制造业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环境,决定其有可能成为国际制造业新一轮产业转移中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在总体上尚未摆脱“跟进式”、低层次的引进模式,尚未形成自主创新的研发体系,南京制造业应依托自然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不断提升竞争战略和制度创新的竞争优势,大力吸引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提升本土企业的技术吸纳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与跨国公司在服务领域的投资合作,拓展南京制造业价值链的增值空间。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际生产性服务业出现了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融合进一步增强,国际间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化日益明显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陕西应当充分利用本地区制造业、区位、人才和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制造业转型升级、开发区建设和国际产业转移等形势,从不同路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2021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TiVA数据库,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及全球价值链分解法,测算国际产业转移规模,研究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制造业GVC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产业输入和输出均与制造业GVC地位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度弱化了国际产业输入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倒U型关系,后向参与度强化了国际产业输入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倒U型关系,而全球价值链前向、后向参与度对国际产业输出没有显著的调节效应;中间产品比最终产品国际产业转移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倒U型曲线更平缓;国际产业输入和输出协同会促使其与制造业GVC地位的倒U型曲线较基准回归结果更陡峭。  相似文献   

5.
比较优势理论与烟台市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在分析烟台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对烟台产业发展提出的看法和建议是应充分利用烟台的区位优势以及日韩产业转移的契机发展加工制造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应注意保持农业的产业优势;应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中小型企业;应合理发展产业园区,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应重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推动产业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6.
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跨国公司战略投资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国,跨国公司直接投资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最主要载体。在国际产业转移的各种模式中,产业链边际环节的转移已经成为主流模式,东道国主动吸纳的模式也在迅速发展。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国内地区间存在一定的竞争性。辽宁的优势在于产业集群、劳动力价格和成本、人才与区位优势等。辽宁的弱势也很明显,市场发育不充分、设备陈旧等都制约着辽宁的引资战略。辽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应该理顺产业对接点,要把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经济国际化发展,国际产业资本加快向我国转移,推动了中国制造业成为国际重要制造基地。但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廉、档次低,在产业价值链中处于末端。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业国际化发展中的问题,是与忽视营销在产业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有关,而产业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生产规模与遍布世界的营销网络。因此,推动我国制造业国际化进程必须重视营销的作用,以在世界市场上建立营销网络作为促进制造业竞争力提高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算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在彼此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增加值分布,构建并测算价值链互补指数,从而研究它们的价值链互补性。研究表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绝大多数制造业价值链的多数环节互补性较强,它们的价值链分工有向高端化发展的趋势。其他"金砖国家"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的互补性相对较弱,且主要体现在资源产品及服务环节。其中,印度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的互补性相对较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基本具备了构建区域价值链的条件,中国在其中能够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中国应通过建立"金砖国家"长效合作机制,创新并深化"金砖国家"产业合作领域,与其他"金砖国家"联合布局建立产业价值链的区域协同机制,加大对其他"金砖国家"的投资等方式,构建自主型价值链。  相似文献   

9.
从全球价值链中的知识转移、知识扩散和组织学习角度出发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本地企业技术能力的形成过程和产业升级的机制,从创新类型和技术专有性两个维度构建了价值链升级的坐标体系,从工艺、产品、功能和跨越价值链四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产业升级路径。最后以联想公司为例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如何在价值链中攀升从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和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本文采用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RCA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服务业RCA三项指标,基于OECD-Ti VA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对2005~2015年13个服务行业进行研究,通过三项指标的核算与比较综合评估分析我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状况。结果表明,由于未能核算包含在其他行业出口中的服务业附加值,传统RCA指标总体上低估了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以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核算,金融保险业是我国2015年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也是2005~2015年间比较优势提高幅度最大的服务业,在G20中已居于前列。以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RCA核算显示,我国各项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都呈比较劣势,我国制造业部门在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相对较多的价值链收入,服务业部门获取的价值链收入也在增加。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间接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获取,2015年金融保险、运输仓储、电信业、膳宿业和艺术与文化娱乐五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2005~2015我国服务业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RCA迅速提升,也带动了各服务业附加值出口RCA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很大,其供应链规模也很大,但供应链结构不优化,严重影响到中国制造业和整个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必须通过供应链管理来改造和提升中国制造业。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供应链管理的跨越式发展:一是要实现理念转换,重视供应链管理;二是要实施流程再造,建设供应链管理体系;三是需要政府推动和行业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低碳经济理念纳入中国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框架,利用2000-201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多重中介模型,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如何影响装备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研究发现:在装备制造业整体层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可以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和前向关联效应两条路径促进全球价值链低碳升级,但边际产业转...  相似文献   

13.
实行自有品牌商品战略可以通过产品差别化政策确保竞争优势,可以通过独创性的开发新产品谋求丰厚的利润,可以通过生产———流通过程的合理化设计和革新,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可以通过不断自主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可与生产厂商相抗衡,打破厂商支配的价格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零售业中,自有品牌商品已有了长足的发展。而自有品牌在我国才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4.
全球价值链驱动的"二元集聚"割裂产业间的前后向技术联系,从而可能弱化外向经济的产业升级效应。通过新增控制变量的计量模型,对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较大的8个产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表明,以垂直专业化指数测度的全球价值链分工驱动非但没有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反而明显弱化了技术的溢出效应。这也意味着生产加工功能集聚扩张并不必然转化为高级要素积累与创新优势,而构建融合全球价值链驱动与国内市场引致创新的平衡增长路径才是实现我国未来产业升级的合意之策。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经济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回归从专业化和多样化层面探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不论是专业化还是多样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样本检验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沿海省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中小企业。在作用机制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主要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而多样化集聚则通过加快要素流动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在2007年将延续自2003年以来增长的势头。但与高速增长伴随而来的物质生产份额与价值实现份额的“大分流”现象并未消除。通过对我国单位GDP能耗和美国1949年的单位GDP能耗进行对比,可以看出这种“大分流”现象是由中国经济尤其是长三角区域的“车间经济”式的发展模式引致的。如果继续这种发展模式,中国经济的未来定位将会是以传统制造业群为主——走向蓝领经济,占据世界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如果要改变这种命运,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走向指数与信息经济时代。中国将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国经济的崛起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程中,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文章依据2011—2016 年国际及国内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对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分工地位进行了现状分析与测度,并运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对其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及其国际分工地位水平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且创新能力对国际分工地位促进作用显著。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有利于我国制造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进程中的地位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2007—2017年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及分位数回归,实证分析了OFDI对中国制造业攀升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发现:OFDI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并且滞后3年仍然具有显著性影响;不同技术水平类别下也都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低等、中等和高等技术制造业的影响程度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其中对中等技术制造业的积极作用最为明显;针对处于不同价值链地位的制造业,OFDI的分位数回归系数基本呈现先升后降的格局,即在全球价值链低端和高端的制造业行业中,OFDI对价值链攀升的促进程度相对较弱,而在处于价值链中端的制造业行业中,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嘉兴传统制造业五大"竞争要素"的优势受到挑战,转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难度较大,产业链的定位出现问题,且缺乏高效整合。营造嘉兴制造业竞争优势需要注重科学发展、标本兼治、自主创新,同时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整合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支持性产业,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还要发挥政府在制造业竞争优势再造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