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徽州文化资源,不论是其无形的心智维度,还是其有形的符号维度,都蕴藏和生成着一种设计文化力量。新徽派在建筑、环境、产品及视觉传达等设计领域继承发扬了徽州文化资源的精神要素和符号要素。  相似文献   

2.
黄山地处安徽省南部,辖三区(屯溪区、徽州区和黄山区)四县(歙、黔、休宁、祁门),大体上是古徽州所辖地域(历史上古徽州还包括安徽宣城地区的绩溪、江西的婺源二县)。这里不但有着以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为代表的山水美景,同时也有着灿烂的传统文化。别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大多尚待开发,充分开发利用黄山民俗旅游资源对进一步发展黄山市旅游,促进’95中国民俗风情游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一、黄山民俗旅游资源赋存现状黄山民俗(或曰徽州民俗)作为我国三大地方文化学派之一徽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既独特,又丰富,地域性非常强,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1.徽派建筑徽派建筑具有功能与艺术  相似文献   

3.
陶庸 《企业家天地》2009,(10):201-202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类别中的一支奇葩,是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古建流派,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十分独特,主要体现在祠堂、牌坊、园林、民居之中,传统民居独特的建筑构造有马头墙,砖、木、石雕等,它集中地反映了徽州的山地特征、风水意境和地域美饰倾向。作为一传统建筑流派,融古雅、简洁与富丽于一身的徽式建筑仍然保持着独有的艺术风采。  相似文献   

4.
徽影留芳     
今年和去年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我两趟去皖南徽州采风。距黄山不远的西递、宏村是主要目的地。这里的化遗址遍布山野,2000年已被联合国教科组织列入世界化遗产名录。明清的建筑,以及马头墙、木雕、石雕、砖雕、漏窗、花墙、水系等无不展示徽派艺术的精华。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哗与浮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筑与自然互为交融,化和生态珠联璧合,有一种活泼的流动美,与苏州园林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上帝赋予我们“天人合一”的理想家园。  相似文献   

5.
徽州民居具有独特的装饰风格,简约平和之中又极见装饰的精致。门窗装饰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饰风格的一个缩影。徽州民居的门窗装饰不仅显示建筑的美观,而且与实用相结合,体现了装饰性与实用性的统一需求;徽州民居门窗的装饰特色也成为徽州民风民俗和经济实力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唐晓州 《大众商务》2010,(14):290-290
粉黛的白墙,屋瓦的黝黑与房梁屋檐的错落有致,仅仅几笔便用白的手法勾勒出了婉约的徽派古建筑群风格。这些徽派建筑群和徽派民居可以说都是自然与人文艺、诗文和雕刻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的特定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7.
粉黛的白墙,屋瓦的黝黑与房梁屋檐的错落有致,仅仅几笔便用白的手法勾勒出了婉约的徽派古建筑群风格.这些徽派建筑群和徽派民居可以说都是自然与人文艺、诗文和雕刻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特定时期人们的特定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徽州古建筑木雕装饰图案艺术是徽州民情、民俗的主要载体,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在雕刻技法、构图、造型、取景、表现形式、创作风格上有多样的表现形式及手法,使木雕装饰图案融装饰艺术与建筑结构于一炉,互为连缀,相得益彰,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朴素生动的砖雕赋予建筑以丰富的表情,文章从当时的文化背景出发,探讨了徽州砖雕的风格、工艺手法和文化特质等内容,从新的视角论述了徽州砖雕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激发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徽州砖雕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0.
《方氏墨谱》既是民间工艺与文人文化共同构建的视觉文本,也是徽派版画文人化的范本。墨谱在极具形式意味的视觉生产方面完成徽墨商业目的的转向,却在明代时代风尚与审美结构中,生成新的清雅近古的审美范式,并影响了徽派版画整体风格的转变。《方氏墨谱》强化了徽派版画与明代审美范式间的紧密联系,对其视觉生产在徽派版画发展过程中文化建构的重新定位及明代审美范式的审视极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隐”,概括了文学作品思想情感的美学特征;“秀”,概括了句子的美学特征。“隐”与“秀”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生命整体。  相似文献   

12.
审美是商业的最高境界之一,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消费审美需求日益强烈,消费审美推动商业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又提升了消费者的意识和能力,研究商业美学离不开消费美学。本文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引荐《商业美学》一书。  相似文献   

13.
徽州三雕的现代化转变是对自身的审美元素构成与设计方式进行再加工以满足消费需求的过程,在现代工艺特征上主要表现为路径性和包容性;审美方面则显示为消费指向性与意义多向性特征;在总体的现代应用风格上体现为超文化边界的陌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学海 《嘉兴学院学报》2011,23(4):51-54,86
中国戏曲的生存与发展,有着一大批坚守"活体传承"的坚韧守美者,徐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徐为剧作选》既具有反封建意义和教育价值,又体现了多元的美学追求,让我们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去思考中国戏曲的走向:运用王国维的"以歌舞演故事"应有剧限,那才会不失戏曲的本质;寓当下性的戏曲性,与剧本要有严格的思想蕴涵是不矛盾的;戏曲的美学基础就定位在观众"接受美学"的欢笑与泪水之会通的共鸣中。  相似文献   

15.
道德应用的路径和方法问题是道德教育最大的问题,价值观的应用又是道德应用中最大的问题.从审美的角度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之一.公民道德审美教育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缺乏审美性道德建构活动的传统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官德形象审美价值缺失、新媒介呈现的芜杂道德局面及“托底”制度的缺失是公民道德审美教育所面临的困境,需要从建构公民道德教育体系、加强“官德之美”建设、完善互联网治理体系及制度设计等各方面入手解决.  相似文献   

16.
孔子论美     
孔子眼中的"美",主要指自然美、人格美、艺术美,其美学思想主旨是"尽善尽美"的观点,"美"与"善"的关系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美善同一观;二是美的形式与善的内容相统一的美善对立统一观。孔子所开创的"比德"思维方式,在美学史上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柏格森生命哲学中揭示人类生命本质的“绵延”理论和体悟绵延的“直觉”理论,对意识流小说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题材选择、写作技巧等各个方面都成为了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艺术实践者。《雅各布之屋》《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三部作品,以探究人之真实、人性之深刻和人生之生动不息为目的,试图复现人类触动人心的生命原态,突显文学作品书写人性之真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商界小说文本中的女商人形象,因受“重农抑商”政策和“男性中心”话语的影响而并不多见,但她们还是超越于“商妇”之上,较大程度地突破了“轻商”、“贱商”的传统局限和职业上的局阈,突破了女性依附男性的传统形象,显示出独立自主的精神和价值,传递出中国封建社会思想意识的嬗变和风气的改变,因而具有特殊的审美意义和价值。只不过其突破性意义从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有限的。  相似文献   

19.
旅游审美三论:动态、参与和快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动旅游美学理论的深入,作者借鉴建筑、园林、景观等应用美学的研究成果,对主体动态审美、参与性审美的场景性、审美容量和审美快感等作了初步探讨,提出旅游美学学科的理论基础是主体动态审美;提出审美场所、审美容量等应是旅游美学学科的概念等鲜见的观点和思想。  相似文献   

20.
“知识提纯的批判工作”,是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的批判意识与批判意蕴的思想性质与文化积淀。批判的锋芒显露地或者隐含地存在于几乎所有王充闾历史文化散文之中,这是他的这类散文的思想脊梁、文化底蕴和审美素质之所寄。这种批判锋芒与批判意识,是作品思想性和文学倾向性的显现。它使王充闾的历史文化散文具有了更深厚的思想意义、更高的审美价值并更具有高尚情趣与可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