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以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问题为对象,采取文献综合和实证对比的方法分析现阶段应用型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将特色创新创业课程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实践过程中要以项目为抓手,在培养路径上打通"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平台,构建课程、项目、平台为一体的联动模式,从而实现高层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校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实现劳动创新的重要举措。劳动教育对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普遍性有良好助力,二者在教育目标上互补、教育内容上关联、方式方法上共通,为二者紧密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在实践中,可以从劳创融合教育目标设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分层教学课程体系、开发实践课程、产学合作搭建劳创融合平台、积极融入专业竞赛与创新创业竞赛、加强劳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动多方合作,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劳动能力,提升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和全面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等职业教育是人性化、开放性、多样化的教育,高职学生应具备道德理想、工匠精神、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从环境、教学、文化着手。创新创业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非凡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应做到:专创融合,以育人目标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从顶层设计上明确核心素养养成;与时俱进,重构课程内容,丰富教学资源,从教学内容上保障核心素养养成;内外兼修,加强教育培训,打造“匠心”双创师资,从团队素质上保证核心素养养成;以人为本,融汇课程思政,创新教学设计,从教学组织上落实核心素养养成。  相似文献   

4.
墨子“述作结合”思想倡导传承与创新相融合,注重以实践开展创新。在国家大力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挖掘“述作结合”思想的理论内涵和当代价值,将“实践性学习”贯穿创新创业教育始终,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协同发展、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发展,对新时代推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工程建筑制图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工程素养能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通过课程内容和评价体系改革,将企业创想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设计环节融入课程,将企业LOGO设计作为美育内容向课堂渗透,达到专业教育、创业教育、美育融合。通过教学改革,提升了课程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6.
深化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在专业教育中拓展学术属性,融入职业属性和通识属性,促进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两者彼此融合提高创新创业的专业水平和效果。培养创新创业素养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加强创业与专业两种教育的融合,需要加强规划,在课程、师资、评价等方面深层次融合发展,在融合的方法途径上有效拓展,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的职能定位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地位。以新《职教法》颁布实施为契机,通过深入剖析财会类专业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明确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方向,探索专创融合新模式、新机制、新路径,通过建设以学校为依托的专创融合实体,为职业院校突破现有财经类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痛点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职创业教育本质上既是一种与职业素养教育相契合的全面的素质教育,也是职业教育所追求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现路径,更是满足社会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人才的现实需求.本文通过阐述创业教育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意义,分析高职创业教育过程中的局限性和优势性,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为例,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大赛、服务、孵化”四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切实提升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将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9.
创业教育是提高国家和地区创业能力的根本,创业教育教学体系设计是实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结合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基于专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训、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体系,旨在为管理类本科专业探寻一条较为适合的、有特色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之路,同时也希望能为其他专业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然而,高职院校不可盲从,应在职业教育的导向下合理规划,进行实效性探索。以课程项目化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创业课程教师、创业项目评审人员、创业实践导师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补充;以科研量化管理促进学校专业教育、科研创新与创业项目市场化运作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1.
基于义乌“信息光电”产业视角,以技术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提出职业教育在产业发展模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建设、技术传播与转化、产业现场工程师培养、数字化改革应用等方面的赋能路径,推进区域“产学研”深度融合及大学生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需要,社会对于经管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大批创新创业意识高、实践能力素质强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也能够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以天津农学院为例,提出除优化经管类学科理论课相关教学内容外,还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其与经管类专业教育融为一体,并对学校把创新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经管类学科创业教育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3.
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教育生态环境之间构成了密不可分的生态联系。从深层逻辑而言,研究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环境,不仅仅是解决已存在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优化事理环境、探寻地理环境、融合人文环境以及稳定心理环境,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生成和谐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从而突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桎梏,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科的教学之中,使创业学习和研究成为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普遍行为,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基础学科,作为高职院校开设课程覆盖专业面最广、课程延续性最强的学科,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远未发挥出来,与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研究成果至今尚未形成。本文旨在通过基于创业过程的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探讨创业教育对基础学科课程教学过程的渗透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围绕西部地区财经院校经管类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将开放教育与全程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在经管类各专业推行引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开放教育,设计并实施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五层次”实验教学体系和“三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着眼于构建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联系平台与衔接机制,实现了西部地区财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6.
构建类型教育特征鲜明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存在教学技术手段不能适应时代需要、就业能力培养不能适应职业教育需求、教学队伍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彰显、课程体系没有充分考虑中高本衔接等问题。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应注重推进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强化课程就业能力培养定位、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举措、增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活力、构建完善的中高本课程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7.
由于国家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作为建设新型国家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发展可谓如火如荼。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部分,也在致力于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创新人才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实现融合发展。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双创教育基础课程——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为例,从高职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出发,找出两者之间实现融合发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分析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和自身教学实践,研究了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传统学科高等数学创新教育问题,分析了高等数学创新教育为什么要迫切突出创业教育、高等数学创新教育为什么能与创业教育相融合和高等数学创新教育怎么样与创业教育相融合三个问题,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高等数学创新教育的新模式-高等数学研究型教学,为国际教育发展新趋势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计艺术专业教学路径需要在科学系统性观念引导下,实现从课程教学改革、设计成果转化到服务创新创业的转变.我们探讨并形成了"竞赛项目课程化、设计作品成果化、实践育人综合化与成果转化常态化"等实践教育模式,并完善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体系,构建了以创意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多元化教育范式.  相似文献   

20.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是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3D打印技术以其快速呈现原型、制作成本较低的优势,成为创新设计实践上的主要手段。以阳光学院为例,依托学校大学生双创园区创客实作工坊及"创意、创新、创业、创客"的创四方教育生态系统,将3D打印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课程的实践探索。从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提升,课程改革突出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专业实践技能及创业综合素质的训练,助力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