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明清时期,徽州水旱蝗疫等自然灾害频发,使传统徽州社会宗族内外产生了众多贫民。为济贫饥民于倒悬,徽州官府、宗族、绅商各界采取了灾前预筹与灾时救助相结合,形成了参与社会救助的资助者多,受众广,救助措施全的较为完整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了传统徽州社会的稳定和正常持续的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我国民间纠纷和诉讼多于地方范畴内得以调处。在明代徽州,民间调处大致经历了从里老调处向乡约保甲调处的演变。明中期以后,宗族、文会等社会团体在民间调处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3.
当代赣南闽西地区的修谱活动,既很大程度地继承了传统,也在传统的基础上发生了一定的嬗变,体现了一些符合时代特点的新特征。一方面,修谱活动的组织过程保持了诸多传统的特色,如谱局的成立、调草、发谱仪式等。另一方面,当代宗族也注重吸收现代社会的组织理念和新鲜经验,比如成立更趋民主和平等色彩的现代组织机构理事会;经费筹集上更多地是采用灵活多样的市场化手段,如成立董事会、实施灵活的套餐计划鼓励捐赠等。这表明,宗族不是一个静态的组织,并不封闭、保守,而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开放性。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慈善产品的第三配置,既有个体也有宗族类的血缘共同体和公社类的地缘共同体.在中世纪的欧洲,教会是典型的第三配置体系,到中世纪晚期,国家和世俗公益逐渐取代了教会.中国传统社会出现过的第三配置较有影响的是社邑、寺院、宗族公益组织.这些组织由于受历史、文化、政治、宗教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与西方社会慈善组织风格迥异的演进路径.由于历史的路径依赖和制度的互补性,中西方慈善制度的演变深深根植于各自的传统,产生了不同的组织制度演变形态,从路径演变到提供模式,再到慈善行为的诉求都有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北方汉族居住区宗族聚居的地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宗族聚居"古代北盛于南,近世南盛于北",其南北易势的转折点在宋代.自宋以后,无论从族田、祠堂、族谱及宗族组织和宗族活动上看,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6.
近代以来上海社会经济发生急剧变化,原有的社会秩序难以为继,迫使社会群体做出必要的回应,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徽州茶商在上海的活动因徽茶出口而兴,形成了服务出口兼内销的经营特点。容身于急速发展变迁中的上海社会,徽州茶商开始逐渐从传统延续的经营模式向近代经营模式转变,转变的同时传统因素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与近代因素交互为用成就了徽州茶商。上海茶叶市场上颇具规模的徽州茶商的继续发展,印证了这次转变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了徽派建筑的结构布局、装饰特点、以及居住方式和行为特征等问题。以徽派建筑的审美特点分析为切入点,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提出以下观点:徽派建筑体现了古代徽州文明的律动,它表现出“道法自然”的美学法则,充分反映出徽派建筑是徽州宗法伦理结构的物化,也是徽州商业社会民俗物化了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
徽商的社会流动,有不同的类型和条件,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激活了徽州人营商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给古老的徽州带来了活力。  相似文献   

9.
徽州民居具有独特的装饰风格,简约平和之中又极见装饰的精致。门窗装饰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饰风格的一个缩影。徽州民居的门窗装饰不仅显示建筑的美观,而且与实用相结合,体现了装饰性与实用性的统一需求;徽州民居门窗的装饰特色也成为徽州民风民俗和经济实力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徽州现有的大量历史文化遗存构成了宝贵的徽州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发展当地文化旅游的优质条件。徽州文化旅游资源主要以景观文化、风情文化、艺术文化为主,可在此基础上发展怀古游,开设民俗风情园,打造文化主题游与创意作坊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感知徽州文化的体验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会馆是明清以来北京、贵州等地出现的一种社会机构,是当时乡绅和绅商发挥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影响的重要平台,并因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地方之不同而功能性质各异且在不断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2.
女训是自封建社会建立便存在的一种女子教育。在中国古代,女子不能同男子同等接受教育,只能被束之家庭高阁,因此便兴起女训。女训传统源远流长,其兴起于先秦,形成于汉唐,鼎盛于宋元明清。女训糟粕与精华并存,为了辩证地继承其中优秀的传统品德,了解女训发展的兴盛时期——唐代女训的发展及文献内容情况,对当今女性提炼新型女德,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女性人才,构建和谐社会和家庭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徽商的经营文化是研究徽商的重要方面,通过对徽商经营文化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握徽商的风貌和特性,以及对于认识明清时期的商人精神风貌,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提高商业经营水平和商业道德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徽商的经营文化主要分为经营艺术、商业道德、经营特征三方面,对这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从整体上认识徽商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为主的传统中国,赋税征收多在物质资源有限的基层社会进行.国家要实现赋税的征收,就必须要发动各种基层社会成员,协调种种利益冲突.通过对清代巴县田赋和契税征收的实际运作过程的考察表明,基层社会的赋税征收,更多地依靠书吏、差役、乡绅等非正式国家行政人员进行.在赋税征收上,清代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体现了正式性与非正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明清江南商业经济对闺秀文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江南城市经济的繁荣吸引了大量文人商贾聚居于此,市民阶层日益壮大,都市文化随之兴盛,为闺秀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消费支撑,而进步思想的出现以及江南出版运输业的发达更为闺秀文学的繁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隋唐以前,对蒙学教师的历史记载很少,蒙师在社会上也不受重视,社会地位不高。在明清之际,特别是清朝,随着社会的发展,蒙学教育的成熟,蒙师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蒙师的构成、选择和待遇上都出现了不同于前朝的情况,充分显示了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经济飞速发展,旅游市场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人才,同时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更注重职业经验和感受,尤其是旅游应用型一线服务人才,这要求旅游院校就业指导模式进行不断地变化和尝试。体验式就业,为旅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的新就业指导模式,这种在个人职业体验中提升就业能力的方式能切实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职场。同时也有着我们就业指导不断探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英雄传奇小说作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类型之一,有着自身独特的生成轨迹。经过研究,认为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轨迹起源于上古神话和先秦史传文学,过渡于汉魏小说、唐传奇,积累于宋元话本、元杂剧,最后成熟于明清时期;同时,英雄传奇小说的生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这里试图论述英雄传奇小说在明清成熟时期之前的生成轨迹及其在生成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壁挂艺术,是一种已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它已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中国的壁挂艺术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延续到明清时期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复苏并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